谢邀。。。

哈哈哈哈哈哈哈让我先笑会儿。。。

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米饭属于淀粉类食物,由于唾液淀粉酶,淀粉类的消化在口腔已经进行了一部分。这是大家众所周知的。

但是如果继续学习生物化学,我们就可以知道,酶这种东西是可以有促进剂的。在促进剂的作用下,酶可以发挥比以前更高的效率。

唾液淀粉酶就有一种促进剂叫氯离子,我们日常吃的食盐是氯化钠,在水里能电离出氯离子来。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说「吃饭就咸菜」的原因。

而西瓜是甜口的,里面的氯离子可以说微乎其微,而且大量的水份还会稀释口腔里的唾液淀粉酶,当然会让米饭无法在口腔里更好消化。

综上,应该是人类拒绝西瓜拌米饭的原因,其他的食物应该也有类似的道理吧!

。。。。。。。奇妙的混割线。。。。。。。。

大家都很友好地交流著各种暗黑料理,我看得很欢(dao)乐(wei),然后就大家问的比较多的几个问题进行下统一回答哈:

1.白米粥为什么加了这么多水还容易消化?

粥这种食物在烹调的时候就放了很多水进去,在加热过程中淀粉溶出并糊化,变成容易消化的状态,不需要咀嚼粉碎的过程。所以不存在与唾液淀粉酶等淀粉酶融合不充分的问题,加糖也就无关消化状态。

2.菠萝饭和芒果饭也很好吃哇,这与西瓜拌饭有什么不同?

这两个例子举得很好。因为菠萝和芒果里含有蛋白酶,盐是唾液淀粉酶的促进剂,但却是这两种水果里蛋白酶的抑制剂。所以这两种水果沾盐吃,会抑制蛋白酶的作用,从而大大降低过敏的几率。

我在厦门吃过菠萝饭,具体做法是:给一个菠萝一分为二,在不弄坏菠萝皮的状况下把菠萝肉弄出来切成丁,再加上胡萝卜丁、青豆、火腿丁一起放在锅里,加上米饭和佐料用油炒,出锅的时候装在之前的菠萝皮里。味道还是不错的。

3.本能与习惯有什么不同?

本能,是与生俱来的,一般是生物经过多年进化所得到的不需要学习便可掌握的能力,通常关乎到生物体本身的存活率和健康。不仅人类,生物很多本能都是写在基因里代代相传的。而习惯则是后天通过学习得到的,与人后天生活环境或者个人意识相关。习惯可能遵循本能,也可能违背本能。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大家常常用一些「习惯」的操作来说事,但是,有些习惯并不是人的本能。

4.糯米饭跟大米饭有什么差距?为什么把糯米做甜一些比把大米做成甜口的接受度高?

这就说到糯米和大米的质地和主要成分了,大家尝一尝就可以知道,糯米比大米粘度高,这说明糯米里主要成分是 支链淀粉,而大米里主要是 直链淀粉。这两者的差距很大,从消化的难易程度到吸水性来说,在做成饭的程度来讲都不一样。

而且,非常重要的一点:支链淀粉很难被唾液淀粉酶水解。

要不然你可以做个实验,用相同的水蒸相同重量的糯米和大米,然后把蒸好的米饭舀同样多的一勺放嘴里咀嚼15秒钟以上,大米饭会变甜,而糯米不明显。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糯米饭做成甜口比大米饭做成甜口容易被接受的重要原因。

5.为啥加了白糖或者红糖的米饭挺好吃呢?或者说面食「糖包」为什么这么受欢迎?

这个问题我在这里必须讲清楚,白糖 和 糖水,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白糖主要成分是蔗糖,蔗糖的微观结构里有许多羟基(-OH),这是个亲水基团,所以干燥的白糖具有吸潮的能力。白糖拌饭吃到嘴里之后,由于吸潮加上极甜的口感,会刺激唾液分泌,这样就会有更多的唾液淀粉酶参与到消化当中来。

而糖水,尤其是低浓度的糖水,不仅不吸潮,而且还会冲淡口腔中原有的唾液,使得唾液淀粉酶进一步稀释,这样就会导致淀粉不容易被消化。

6.拌饭 的吃法跟 就饭 有什么区别?

在我的理解,拌饭吃 是把两种以上的食材在碗等容器里经过搅拌,混合在一起,然后共同放进口腔里被咀嚼然后咽下去的过程。而 就饭吃 是一口这个食材一口那个食材,有先后地放在口腔里被咀嚼,一般是前一种进嘴的东西被咀嚼到尝到味道后再放后一种进嘴里。

这两者的区别就在于混合在一起的时间不同,而这差距正意味著饭在口腔当中进行消化的环节。简言之,就饭 的吃法,在口腔中咀嚼的平均用时是比吃 拌饭 时间长的,所以,在汤水较多的情况下,就饭 的吃法要比 拌饭 的吃法消化要充分一些。


我没有吃过那个,不知道会不会排斥。

我每天在家里吃完饭以后,会接著吃一点西瓜,西瓜是那种切成块的,放在水果盘里。

昨天晚上,我叉著一块西瓜往嘴里送,结果一不小心掉菜里了,菜是泡椒炒鸡杂,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把它叉起来了,送到了我的嘴里。

它刚刚接触到我舌头时,我尝到了辣味、咸味和泡椒香味,然后我瞬间把它咬碎了,一股西瓜汁液溢满我的口腔,我的天啦,我居然觉得味道还不错。

所以西瓜拌饭嘛,如果我尝尝,说不定会喜欢呢。


这个更像是演化心理学的问题。为什么有些人会本能地排斥一些食物,而另一些人则不排斥这些食物?

不只是所谓西瓜拌饭,有些人爱吃蝎子、蚕蛹、象拔蚌、沙蚕等东西,而有些人则对这些东西避之不及。这是为什么呢?

这个问题背后的原理,就是动物的取食行为的演化机制。

人类是一种杂食性动物,既吃植物,也吃动物。但人类这种动物要想成功地繁衍生息,必须在从低认知能力的婴儿成长为高认知能力的成年人的过程中,学会分辨什么食物能吃,什么东西不能当作食物。

而在这个食物选择的过程中,哪些因素起到了关键作用呢?

1.遗传信息:比如哺乳动物刚出生,不需要经过任何学习,在没有任何对外部世界的认识的情况下,就能知道母乳是可以吃的。这种最基本的食物分辨能力,就来源于遗传。

2.对同类群体的观察:比较复杂的动物除了完全根据本能和遗传来辨别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外,还可以观察同类吃什么东西。这叫做观察学习或者社会性学习。简单来说,就是别的个体吃了那东西,过段时间后,还没死,也没生病,那么那个东西应该能吃。

3.信赖嗅觉和味觉:好的气味或味道作为一种奖励信号,能提醒个体判定食物的营养价值。一般来说,越有营养的东西,其气味和味道就会越好。在人类看来,腐烂尸体的味道特别糟糕,所以人不会去吃腐烂尸体。而红头美洲鹫那里,腐烂尸体的气味一定非常棒。不过,这个信号并不总是成立,因为人类是一种很聪明的动物,可以制作出大量没什么营养但气味或味道又很好的调味品。

4.个体的实践与学习:典型的案例有味觉厌恶学习(又叫Garcia effect),就是说,自己尝试去吃某种东西,如果一段时间后,自己出现了呕吐等现象,那就以后再也不吃这种东西。这有点类似操作性条件反射,一次惩罚,终身有效。不过,这个Garcia effect虽然可以帮助人类辨别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但它在化疗时有副作用。因为化疗后人们常有呕吐反应,如果化疗前吃了什么东西,那化疗后,可能就不再愿意吃那种东西了,即便那种东西完全是可以吃的。

5.拒绝大量摄取新东西作为食物:一些人将这种倾向称之为「恐新反应」。就是说,人们在面临自己从未见过的全新的东西,不管是植物的果实或块茎,还是新的动物时,都不会立即将其当作食物,大量摄取。因为,万一这些东西里含有对自身不利的毒素,那就完蛋了。所以,这种面对新奇潜在食物的保守倾向,也算是一种杂食性动物在解决食物问题上的适应器。

如果要具体到西瓜拌饭这个案例,那起作用的应该主要是5和2这两个因素。一些人在成长过程中,没有看到过同伴吃西瓜拌饭,西瓜拌饭对自己来说是全新的潜在食物。那么,人们一般会拒绝这种新奇的东西。

不过,西瓜拌饭这个案例和沙蚕以及蚕蛹等案例不太相似。西瓜和饭两种东西,本来都是可以吃的。将其混在一起后,并不确定会不会被个体判定为新食物。所以,可能还要考虑一些社会学的因素,比如食物加工机制的保守性。


因为达不到期待吧。比如说吃西瓜,期待是它很甜,吃米饭呢是期待饱腹感。

而西瓜拌饭,我理解通常情况是期待它「好吃」,而好吃是有条件的一件事,面对凡尘世间诸多【好吃的东西】,西瓜拌饭【用人类多年的经验】来说达不到好吃的标准。

括弧里的就是这个问题所需的条件,设想如果可选的食品仅有大叔脚皮裹蛆蘸大粪料理,榴梿折耳根香菜苦瓜特辣披萨,鲱鱼罐头崂山蛇草水特饮,西瓜拌饭。

看,西瓜拌饭是不是瞬间变好吃了,能够满足好吃的期待也不排斥了。同理,给没有人生经验的不会说话的小孩吃西瓜拌饭,他也不会排斥。

成年人真的很辛苦呢。


我发现了,拆尼斯们也太高估人类的下限了,

「西瓜拌饭」这种东西,只是反拆尼斯,并不反「人类」,

因为某些人类是没有下限的,特别是某几个把大米当零食吃的蛮子国家,例如:

三文鱼藜麦饭配西瓜莎莎酱

香草西瓜配野米沙拉

柠檬酱西瓜沙拉拌饭

西瓜香草乳酪拌饭

西瓜椰汁饭

西瓜黑米沙拉

西瓜调味饭

不但可以拌饭,拌面也是可以的

夹面包也是可以的

意粉也没问题

对某些可以用意面做甜甜圈的国家,

你们和他们讲「排斥」?

至于我们拆尼斯为什么会排斥西瓜拌饭?

简单,除了某些味觉不正常的以外,

对于拆尼斯而言,吃饭时候吃进去的「菜」,即「副食」,主要的作用是「下饭」,

作为「下饭菜」的副食,当然是越「下饭」越好,

就下饭效果,咸酸辣&>重甜&>……&>西瓜在内的清甜。

所以自然没人吃这玩意。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