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哈哈哈哈哈哈哈讓我先笑會兒。。。

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因為米飯屬於澱粉類食物,由於唾液澱粉酶,澱粉類的消化在口腔已經進行了一部分。這是大家眾所周知的。

但是如果繼續學習生物化學,我們就可以知道,酶這種東西是可以有促進劑的。在促進劑的作用下,酶可以發揮比以前更高的效率。

唾液澱粉酶就有一種促進劑叫氯離子,我們日常喫的食鹽是氯化鈉,在水裡能電離出氯離子來。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大家都說「喫飯就鹹菜」的原因。

而西瓜是甜口的,裡面的氯離子可以說微乎其微,而且大量的水份還會稀釋口腔裏的唾液澱粉酶,當然會讓米飯無法在口腔裏更好消化。

綜上,應該是人類拒絕西瓜拌米飯的原因,其他的食物應該也有類似的道理吧!

。。。。。。。奇妙的混割線。。。。。。。。

大家都很友好地交流著各種暗黑料理,我看得很歡(dao)樂(wei),然後就大家問的比較多的幾個問題進行下統一回答哈:

1.白米粥為什麼加了這麼多水還容易消化?

粥這種食物在烹調的時候就放了很多水進去,在加熱過程中澱粉溶出並糊化,變成容易消化的狀態,不需要咀嚼粉碎的過程。所以不存在與唾液澱粉酶等澱粉酶融合不充分的問題,加糖也就無關消化狀態。

2.菠蘿飯和芒果飯也很好喫哇,這與西瓜拌飯有什麼不同?

這兩個例子舉得很好。因為菠蘿和芒果裏含有蛋白酶,鹽是唾液澱粉酶的促進劑,但卻是這兩種水果裏蛋白酶的抑製劑。所以這兩種水果沾鹽喫,會抑制蛋白酶的作用,從而大大降低過敏的幾率。

我在廈門喫過菠蘿飯,具體做法是:給一個菠蘿一分為二,在不弄壞菠蘿皮的狀況下把菠蘿肉弄出來切成丁,再加上胡蘿蔔丁、青豆、火腿丁一起放在鍋裏,加上米飯和佐料用油炒,出鍋的時候裝在之前的菠蘿皮裏。味道還是不錯的。

3.本能與習慣有什麼不同?

本能,是與生俱來的,一般是生物經過多年進化所得到的不需要學習便可掌握的能力,通常關乎到生物體本身的存活率和健康。不僅人類,生物很多本能都是寫在基因裏代代相傳的。而習慣則是後天通過學習得到的,與人後天生活環境或者個人意識相關。習慣可能遵循本能,也可能違背本能。

所以在這個問題上,大家常常用一些「習慣」的操作來說事,但是,有些習慣並不是人的本能。

4.糯米飯跟大米飯有什麼差距?為什麼把糯米做甜一些比把大米做成甜口的接受度高?

這就說到糯米和大米的質地和主要成分了,大家嘗一嘗就可以知道,糯米比大米粘度高,這說明糯米里主要成分是 支鏈澱粉,而大米里主要是 直鏈澱粉。這兩者的差距很大,從消化的難易程度到吸水性來說,在做成飯的程度來講都不一樣。

而且,非常重要的一點:支鏈澱粉很難被唾液澱粉酶水解。

要不然你可以做個實驗,用相同的水蒸相同重量的糯米和大米,然後把蒸好的米飯舀同樣多的一勺放嘴裡咀嚼15秒鐘以上,大米飯會變甜,而糯米不明顯。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糯米飯做成甜口比大米飯做成甜口容易被接受的重要原因。

5.為啥加了白糖或者紅糖的米飯挺好喫呢?或者說麵食「糖包」為什麼這麼受歡迎?

這個問題我在這裡必須講清楚,白糖 和 糖水,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白糖主要成分是蔗糖,蔗糖的微觀結構裏有許多羥基(-OH),這是個親水基團,所以乾燥的白糖具有吸潮的能力。白糖拌飯喫到嘴裡之後,由於吸潮加上極甜的口感,會刺激唾液分泌,這樣就會有更多的唾液澱粉酶參與到消化當中來。

而糖水,尤其是低濃度的糖水,不僅不吸潮,而且還會沖淡口腔中原有的唾液,使得唾液澱粉酶進一步稀釋,這樣就會導致澱粉不容易被消化。

6.拌飯 的喫法跟 就飯 有什麼區別?

在我的理解,拌飯喫 是把兩種以上的食材在碗等容器裏經過攪拌,混合在一起,然後共同放進口腔裏被咀嚼然後嚥下去的過程。而 就飯喫 是一口這個食材一口那個食材,有先後地放在口腔裏被咀嚼,一般是前一種進嘴的東西被咀嚼到嘗到味道後再放後一種進嘴裡。

這兩者的區別就在於混合在一起的時間不同,而這差距正意味著飯在口腔當中進行消化的環節。簡言之,就飯 的喫法,在口腔中咀嚼的平均用時是比喫 拌飯 時間長的,所以,在湯水較多的情況下,就飯 的喫法要比 拌飯 的喫法消化要充分一些。


我沒有喫過那個,不知道會不會排斥。

我每天在家裡喫完飯以後,會接著喫一點西瓜,西瓜是那種切成塊的,放在水果盤裡。

昨天晚上,我叉著一塊西瓜往嘴裡送,結果一不小心掉菜裏了,菜是泡椒炒雞雜,我猶豫了一下,還是把它叉起來了,送到了我的嘴裡。

它剛剛接觸到我舌頭時,我嘗到了辣味、鹹味和泡椒香味,然後我瞬間把它咬碎了,一股西瓜汁液溢滿我的口腔,我的天啦,我居然覺得味道還不錯。

所以西瓜拌飯嘛,如果我嘗嘗,說不定會喜歡呢。


這個更像是演化心理學的問題。為什麼有些人會本能地排斥一些食物,而另一些人則不排斥這些食物?

不只是所謂西瓜拌飯,有些人愛喫蠍子、蠶蛹、象拔蚌、沙蠶等東西,而有些人則對這些東西避之不及。這是為什麼呢?

這個問題背後的原理,就是動物的取食行為的演化機制。

人類是一種雜食性動物,既喫植物,也喫動物。但人類這種動物要想成功地繁衍生息,必須在從低認知能力的嬰兒成長為高認知能力的成年人的過程中,學會分辨什麼食物能喫,什麼東西不能當作食物。

而在這個食物選擇的過程中,哪些因素起到了關鍵作用呢?

1.遺傳信息:比如哺乳動物剛出生,不需要經過任何學習,在沒有任何對外部世界的認識的情況下,就能知道母乳是可以喫的。這種最基本的食物分辨能力,就來源於遺傳。

2.對同類羣體的觀察:比較複雜的動物除了完全根據本能和遺傳來辨別什麼能喫,什麼不能喫外,還可以觀察同類喫什麼東西。這叫做觀察學習或者社會性學習。簡單來說,就是別的個體喫了那東西,過段時間後,還沒死,也沒生病,那麼那個東西應該能喫。

3.信賴嗅覺和味覺:好的氣味或味道作為一種獎勵信號,能提醒個體判定食物的營養價值。一般來說,越有營養的東西,其氣味和味道就會越好。在人類看來,腐爛屍體的味道特別糟糕,所以人不會去喫腐爛屍體。而紅頭美洲鷲那裡,腐爛屍體的氣味一定非常棒。不過,這個信號並不總是成立,因為人類是一種很聰明的動物,可以製作出大量沒什麼營養但氣味或味道又很好的調味品。

4.個體的實踐與學習:典型的案例有味覺厭惡學習(又叫Garcia effect),就是說,自己嘗試去喫某種東西,如果一段時間後,自己出現了嘔吐等現象,那就以後再也不喫這種東西。這有點類似操作性條件反射,一次懲罰,終身有效。不過,這個Garcia effect雖然可以幫助人類辨別什麼能喫,什麼不能喫,但它在化療時有副作用。因為化療後人們常有嘔吐反應,如果化療前喫了什麼東西,那化療後,可能就不再願意喫那種東西了,即便那種東西完全是可以喫的。

5.拒絕大量攝取新東西作為食物:一些人將這種傾向稱之為「恐新反應」。就是說,人們在面臨自己從未見過的全新的東西,不管是植物的果實或塊莖,還是新的動物時,都不會立即將其當作食物,大量攝取。因為,萬一這些東西里含有對自身不利的毒素,那就完蛋了。所以,這種面對新奇潛在食物的保守傾向,也算是一種雜食性動物在解決食物問題上的適應器。

如果要具體到西瓜拌飯這個案例,那起作用的應該主要是5和2這兩個因素。一些人在成長過程中,沒有看到過同伴喫西瓜拌飯,西瓜拌飯對自己來說是全新的潛在食物。那麼,人們一般會拒絕這種新奇的東西。

不過,西瓜拌飯這個案例和沙蠶以及蠶蛹等案例不太相似。西瓜和飯兩種東西,本來都是可以喫的。將其混在一起後,並不確定會不會被個體判定為新食物。所以,可能還要考慮一些社會學的因素,比如食物加工機制的保守性。


因為達不到期待吧。比如說喫西瓜,期待是它很甜,喫米飯呢是期待飽腹感。

而西瓜拌飯,我理解通常情況是期待它「好喫」,而好喫是有條件的一件事,面對凡塵世間諸多【好喫的東西】,西瓜拌飯【用人類多年的經驗】來說達不到好喫的標準。

括弧裏的就是這個問題所需的條件,設想如果可選的食品僅有大叔腳皮裹蛆蘸大糞料理,榴槤折耳根香菜苦瓜特辣披薩,鯡魚罐頭嶗山蛇草水特飲,西瓜拌飯。

看,西瓜拌飯是不是瞬間變好喫了,能夠滿足好喫的期待也不排斥了。同理,給沒有人生經驗的不會說話的小孩喫西瓜拌飯,他也不會排斥。

成年人真的很辛苦呢。


我發現了,拆尼斯們也太高估人類的下限了,

「西瓜拌飯」這種東西,只是反拆尼斯,並不反「人類」,

因為某些人類是沒有下限的,特別是某幾個把大米當零食喫的蠻子國家,例如:

三文魚藜麥飯配西瓜莎莎醬

香草西瓜配野米沙拉

檸檬醬西瓜沙拉拌飯

西瓜香草乳酪拌飯

西瓜椰汁飯

西瓜黑米沙拉

西瓜調味飯

不但可以拌飯,拌麪也是可以的

夾麵包也是可以的

意粉也沒問題

對某些可以用意麵做甜甜圈的國家,

你們和他們講「排斥」?

至於我們拆尼斯為什麼會排斥西瓜拌飯?

簡單,除了某些味覺不正常的以外,

對於拆尼斯而言,喫飯時候喫進去的「菜」,即「副食」,主要的作用是「下飯」,

作為「下飯菜」的副食,當然是越「下飯」越好,

就下飯效果,鹹酸辣&>重甜&>……&>西瓜在內的清甜。

所以自然沒人喫這玩意。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