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我借此火得度一生的茫茫黑夜。

这是海子的诗。

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被很多人知道。

我并没有读懂海子的诗,我只知道诗里,歌里,有海子的声音,影子。海子很年轻就选择了一种特别的方式,离开世界,到诗歌的季节轮回里,到太阳那,到春暖花开的大海去。书页对海子的介绍,用了一句,永远的海子。

我在海子的诗里,读到了春天,秋天,大海,太阳,村庄,野花,我在海子的诗里,读到了孤独,读到了生命。

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只身打马过草原

我不知道该读到什么,我只是听到了呜咽的琴声,我还看到了那茫茫的草原,在梦的马背上坐著一个人,我想那个人应该是海子。

我读到了谷仓,海子说谷仓太荒凉,在丰收中看到了阎王的眼睛。我著实打颤,谷仓里是有多寂寞。我不知道寂寞的谷仓里,还会有阎王的眼睛。

海子的诗里,枫是殷红的血,果结在深深的地下,他的脸是碗里的土豆,从地里长出了温暖的骨头。海子的诗里,野鸽子吐出了黑色火焰,它打开翅膀,不知道飞往何方。海子的诗里,他背上了黄挎包,装著薄薄的诗集,到草原去了。海子的诗里,白杨树,山谷,野花,麦地,哪里都是生命。

海子说,当我痛苦地站在你面前,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你也不能说我两手空空

海子说,活在珍贵的世间,人类和植物一样幸福,爱情和雨水一样幸福

我不知道为何海子选择了大海,

他说他有三次受难:流浪、爱情、生存;他有三种幸福:诗歌、王位、太阳

我曾听说一些海子的流言,但我不相信那是真的,因为海子在1989年3月14凌晨3点作了一首诗,他说,有十个海子,春天里,全部会复活。(海子1989年3月26日离开了世界)

我并没有读懂他的诗,每一个读过海子的诗的人,都能感受到热腾腾的生命。他选择了永恒,把所有的梦想,生活,和生命,都以诗歌的方式写尽了,在7年的时间里,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我们总能从他的诗歌里读到一些什么,而又意犹未尽,我们知道,他在诗歌里创作了生命,在生命里奔流不息。


海子可以说是典型的「乡村知识分子」,无论走到何方,无论怎样落笔,乡村的记忆都弥漫在他的诗歌中,他是用诗歌在建造一个乡村的乌托邦。在他的诗里,可以嗅到四季的轮回、麦子的成长和以梦为马的天真,海子的诗中有一种不可抑制的内在快乐。

但是,海子对诗歌的狂热迷恋使他远离了人间烟火,这个有超级理想气质的诗人似乎并没有涉入现实生活琐碎的切面,海子,是被自己艺术世界的狂妄压垮的典型。

海子曾经说过,「诗就是把自由和沉默还给人类的东西」。在我们这个时代,至少还有写诗和读诗的人,都会爱海子,敬仰海子,因为在一个物质的时代,海子提示著对精神性毫不妥协的人文关怀。
空灵,孤寂。他在挣扎抗议,却又无可奈何。唯有沉寂在自己的世界里,沉寂在诗的世界里。
孤独却不寂寞,颓废却不堕落。


说点浅见。在海子的诗中,海子描绘了两个具有哲学意义的人,『』我的瘦哥哥『』梵高和『』我热爱的诗人『』荷尔德林,这两个人,过多或少都有精神方面的疾病,而对艺术,诗歌有著宗教一般的狂热。可能是这种狂热影响了海子,他的作品写太阳,写王位,这种恢宏的叙事,但另一方面,画家和诗人在艺术上登峰造极的同时,个人生活也遭到巨大不幸。海子亦如此,贫穷,爱情和孤独缠绕著他,所以他也写农耕文明中『』养我性命的麦子『』,写三姐妹,写在昌平的孤独。给我震撼的,恰恰不是海子宏大的长诗,而是那些或抑郁,或明快的刀砍斧凿后的短诗,比如《日记》,《远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幸福的一日》,《活在这珍贵的人间》。。。海子是最具天才,最具激情的诗人,看完当代人写的口水诗,羊羔体,我才知道,幸好我们民族出了一个海子,否则,我们的现代诗里真没有什么深刻的,让人回味的东西。

只要你在寂静的黑夜里点一根火烛,也就理解了海子和老舍吧。在火焰中蜡烛的幸福和照不到出黑夜的痛苦。


海子完成了自己这件事,触动了每一个自己。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