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所有中国人都是如此,因此增加一个限定词以使问题更严谨。


因为他们是单身


所有不放假的节日

都是耍流氓


文化是民族的,不是世界的。

鲁迅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 嗯,这真是他说的。从这个角度来说,结合上一句确实可以推理得出文化是世界的,但是归根结底,它首先是民族的。对于一个民族来说,保留自己文化的存在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人容得下各种洋节日,前提是自身的文化基本不被破坏。


大概是因为另外一部分人眼里只有洋节日。


好,我来尝试对这个问题从我的认识来发表一下我的看法。

洋这个字,本身是一个对立性的字。洋的反义就是土,你对一个人说你长得真洋气,人家会很开心,而你只能在心里说你长得可真土气。

洋有很多都是赞美之词,土很多都是贬义之意。

为什么?

我的理解,从1840年之后,中国人逐渐逐渐逐渐的失去了以天朝大国为自居的心态,多少学子求学海外,对国外的事物、文明、科学真的是叹为观止,回国后广为传播。

这就是不对等的,如果是一个中国人在中世纪的时候去巴黎大街看到遍地的粪便、潮湿的环境和奇怪的宗教禁锢思想,估计不会产生什么媚外的心理。反倒那时候欧洲对东方的崇拜和向往,是值得说道的。

所以,凡事成了对立,就有反抗。你看大多数人特别喜欢说一句话:农村人怎么了?我就是农民怎么了?用这样的豪言壮语给自己心里都不认同的「卑贱」出生打气。

中国有很多对立面,城里人、乡下人。上海人,苏北人。中国人、外国人。

很多人会愤世嫉俗说一句:西餐到底有什么好吃?哪里有我中餐那么的香。你要是问他到底哪里香,他反倒不好说点什么。

很多人就喜欢抬杠,你是土的,他就喜欢嘲笑你。你是洋的,他就喜欢鄙夷你。因为对立、因为各自不能理解各自的生活。

根在哪里?

因为我们的街区混搭在一起。信菩萨的和信基督的可能住对门,你在屋里天天早上放大悲咒,扰民不说,反倒似乎在给我传教一番。你若上门和他理论,他反倒说自己在传播传统文化。

张村和李庄可能一个是炼丹的,一个是信天主的。你这天天教堂里敲钟,还真影响全村人修仙。

熔炉而已,杂烩而已。所以这乱哄哄的声音谁都过不好。

你信你的就得了,为什么要传呢?为什么要告诉别人你信这个呢?土的、洋的、中国的、印度的、地中海的、欧洲的。大家各自关起门来拜各自的神得了。


中国人过节,不论什么节,都是给「改善」一下找的借口。所以节不怕多,天天过节才好。

容不下洋节日的人,很可能也不能容下所有的「土节日」。当领导的,其任务就是让手下人不能舒服。手下人舒服了,这个领导就没当好,以后晋升就没希望。当然不愿意你们天天过节!趋炎附势的人当然要拍领导的MP,也一样跟著容不下,坚决容不下。


当全球化有利于美国时,美国说自由经济好;当不利美国时,美国说我退群,美国利益优先。这世道,连阳光都不是世界的,更何况人文,该有多幼稚才会相信这种鬼话。


说得好,让欧美日一起和我们过国庆节吧?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世界!


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都是洋节日。


无神论怎么能容下有神论的节日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