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台湾小哥一看就是被台积电的宣传洗了脑,没自己动脑袋思考。其实问题也不难。张忠谋退休之后接受过多次采访,已经把这个问题说的很清楚了。

1.张忠谋说过,台湾在半导体设计和半导体销售上都没有什么优势。台湾前几十年制造业发展的不错,可以切入半导体制造。

2.张忠谋说过,蒋经国和李鼎国都不懂半导体。半导体行业是一个高度垄断的行业,不做到细分全球前三就赚不到钱。台湾地幅狭小,人口也不多,贪大求全容易在细分行业被各个击破。抓住某一个细分行业,单点突破,能够保持长时间的垄断高额利润。

3.台积电有晶元设计能力,而且很强,也设计了7nm的晶元,但主要目的是配合客户做好生产配套工作。因为心里明白,有技术是一回事,进行商业竞争又是另一回事。技术只是其中一环,台湾的资源不够再培育一个成体系的晶元设计产业。

结论

尊重知识产权,拥有契约精神都不是真正的理由。真正的理由是台积电作为台湾当局一手扶持起来的企业,其代表的利益决定了只能这么做。

比如台积电严格限制懂技术的工程师前往大陆,每年都有想到大陆的台积电工程师被抓捕和判刑。台湾当局的情报部门对台积电工程师都有严密的监控。这里就不是什么保护人身自由,纯粹是为了防止技术泄露。


是的。台积电只是一个代工厂,自己不会设计完整的晶元。虽然他们做很多模块的能力可能远强于设计厂商。设计厂商用这些模块都要使用他们提供的IP。

为什么?商业定位。这样和客户才不会有利益冲突。客户才会放心把单子交给他做。

假设你是台积电的一个典型客户,一个fabless设计厂商。你砸了几千万几亿的设计费用,几百号工程师忙活了一两年,所有工作的结果就是最后tapeout出来的那些设计文件。如果台积电也自己做完整晶元产品,你把这些文件交给一个既做代工,又自己做晶元的厂商,你是不是心底里也在冒寒气?如果过几个月,台积电自己设计一个类似的竞品晶元(即使完全没有参考你的设计)跟你抢市场,你是不是也要抓狂?再说到底参考没参考,一百张嘴也说不清楚吧?下次你还找他吗?

专注才能做到最好当然也是原因之一,但我认为是小原因,根本原因还是商业定位。代工厂自己也做晶元的话,瓜田李下嫌疑太大。


先回答大问题再说为什么:

1、是的,台积电只是个代工厂。

从台积电的全称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就可以知道,这是一家专注于制造的公司。

2、会,但不会。They can, buy they wont. (无歧义)

需要明确一点:台积电是有设计晶元的能力,这是客观事实,2019年台积电就展示过一款自己设计和生产的晶元。

2019年6月24日,台积电在日本京都举行的大型集成电路设计研讨会(VLSI Symposium 2019),展示一款台积电自行设计和生产的晶元,称为「This」。此晶元具备双片(die)架构,而单一个晶片(die)都具 4 个 Arm Cortex A72 核心,以及内建 6MB 的 L3 快取存储器。整个晶元均以7nm制程技术打造,总面积为 4.4×6.2 mm(27.28 mm2), 且使用晶圆级先进扇形封装。

这个晶元也仅供向客户展示,作为一种晶元制造封装方案的参考,不做量产商用。

下图为展示图:

下图为设计示意图

为什么台积电有设计晶元的能力,却不会设计晶元(将设计晶元作为纳入自身业务)?

原因很简单,这样做没有好处,为什么没有好处?因为很难有利益,台积电是一个企业不是研究所或者实验室,因此要不要做晶元设计,不仅仅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要考虑这么做的商业价值和经济效益。

无论是遵循摩尔定理的高性能逻辑晶元领域,或是被四大IDM垄断的存储晶元领域,还是不追求先进位程的模拟晶元领域,都是强者林立,不是被高通、博通、海思这样的设计巨头占领,就是被TI、NI、英飞凌这种历史悠久的老玩家垄断,集成电路行业集中度极高,新手很难做大做强,台积电进入晶元设计领域无论技术上、销售渠道上的都没有优势。


设计晶元并不难,台湾有联发科,设计人才可以找。

但是台积电注重信誉,契约精神,专注于客户上面,所以台积电才能有今天的立足之地。不会像某些企业,搞些小动作,拿客户东西,搞逆向工程,剽窃人家技术,然后自己自立门户

你自己想想看,你如果今天开发一项产品,你找一家厂商把你做,结果那家厂商过没多久后突然自己搞品牌了,此时你会怎么想?丧失信誉,剽窃,不会对客户保密的厂商,这件事一传开,以后还有人敢找他做东西啊?

或是有些叫兽,另用学生研究的成果,把学生的东西变自己的,好来为自己的前途铺路。

总归一句话,重视智慧财产权


您好

会和需要是两个概念

台积很明显不仅会而且强的很

需要介入吗?————不能介入

是不能,守信第一,客户至上

仅供参考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