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小白不请自来,刚好上周迫于淫(li)威(you)之下,很没骨气地放弃休息时间帮人整理了一下2019年职业教育政策,信息复用一下,接受大众的锤炼,欢迎交流。

——————

一、政策利好,国家重磅政策频发,引入社会资本发挥作用

说明:无论是学历职业教育还是非学历职业教育,政府 都是职教体系的rule maker,所以管你是哪个细分赛道,都得按政策来布局。

整体感观上,职业教育近五年发展非常迅速。14年可以说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节点,一方面是国务院等相继出台《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等政策,另一方面,「互联网」开始冲击各行各业,中国教育产业开始从「线下」开始走向「线上」,职业教育也不例外。

19年职业教育一系列相关重大改革举措应运而生,国家重磅支持政策频发,推动加快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大力培养技术技能紧缺人才,在培养模式上强调要深化产教融合,推动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相关专业标准制定、课程开发、教学实施等,推进集团化办学,建设产学研用联盟。

图片自制,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图片自制,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19年1月国务院成文《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也称「职教二十条」),根据国务院的要求,2020年,我国需建成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教二十条」中对于投资者而言最重点的是「建设多元办学格局」,经过5~10年左右时间,职业教育要基本完成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这对于投资者而言,是个利好信号,职业教育的建设需要社会资本发挥作用。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国家虽然欢迎社会资本进入职业教育,但「公益性」还是教育的基本属性。

今年9月教育部等联合发布的《关于教育支持社会服务产业发展 提高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质量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培养适应新业态、新模式需要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主动适应家政服务业与养老、育幼、物业、快递等融合发展新模式,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要求,家政电商、「互联网+家政」「物业+养老服务」「互联网+养老」等新业态。

政策层面看目前社会投资参与职业教育的三个主要途径是投资办学、职业培训、第三方教育服务。从已颁布的职业教育政策来看,新增的投资机会主要来自于产教融合服务与现代服务业人才供给方面

投资有风险,一是日前教育部研究制定了《中国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国家正逐步明晰职业教育内涵及其发展,征求意见稿修改的内容主要包括职业教育举办机制、管理体制、产教融合制度、教育质量评价机制、以及学校办学自主权等等。

二是近期教育部、财政部公布了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计划名单,即职业教育「双高计划」,按照该计划,每五年一个支持周期,每年投入20余亿,资金将重点投入在教学改革、课程标准研发、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项目学校要按照备案的建设方案和任务书实施建设,教育部等会适时开展项目绩效评价,评价结果作为下一周期遴选的重要依据。

二、高技能人才需求旺盛,市场规模稳步增长,有望长期保持高景气度

根据人社部的资料显示,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劳动力市场存在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缺乏熟练技术人才的结构性问题。根据教育部的资料和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由于培训人次及学费增长,中国职业教育行业从2013 年的6016 亿元稳步增长至2017 年的7681 亿元,2013 至2017 年年复合增速为6.3%,且预计于2022 年将达到10623 亿元,2017-2022 年预测的年复合增速为6.7%。

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中国东方教育招股书等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在国家的倡导下,各地市政府积极开展各类培训。其中,《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 年)》中明确指出三年共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5000 万人次以上,其中2019 年培训1500 万人次以上;经过努力,到2021 年底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达到25%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30%以上。

地方结合市场需求与区域特色也推出独具特色的培训项目。比如北京围绕服务世园会、冬奥会、冬残奥会、大兴国际机场、城市副中心建设等重大项目,加大冰雪产业、园艺产业、餐饮服务、航空安检员等领域的就业技能培训力度,广东这两年很火热地实施「粤菜师傅」工程,大规模开展「粤菜师傅」职业培训。

企业可考虑精准对接如下重点领域的人才需求:

(1)制造业: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我国制造业面临较大的高级技能人才缺口,预计2020 年,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缺口总计为1913 万人,到了2025 年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缺口总计将达到2986 万人。

(2)服务业:如烹饪、汽车、家政、育幼等。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烹饪职业技能教育市场总收入从2013 年的24 亿元增至2017 年的40 亿元,预计于2022 年将提升至64 亿元,增长主要来自于消费升级驱动了餐饮行业的蓬勃发展,消费者对食品质量、服务及品相认知度日益提高,对专业厨师的需求增加。

从政策支持和需求增长的角度看,随著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社会对技能人才需求提升,政策对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大,个人感觉行业发展还是可以保持乐观态度的。


德国模式,很好呀,不过这种模式在咱们这里能不能发展好就难说了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栉

种子是个好种子

至于咱们这块土壤,我个人是很悲观的

为什么说是好种子呢,在德国双轨制教育

有很多好处

1.比如灵活,读职高一段时间感觉不合适还是可以转到正常高中的

2.在德国读职高出来社会地位高、薪资高

为什么我悲观呢

1.对于咱们的教育领域改革的执行力真的不敢恭维

2.双轨制教育需要企业和教育联动,而这种执行力也很不容乐观

3.咱们社会对于职高毕业的学员,是歧视的

4.如果要求职高出来,比大学生工资高,这篇土壤?你别逗了

我们现有的社会问题「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

都不能解决,现在来一个职业教育,你觉得能发展的好吗?


2018,K12算是很火热的一个创业领域,如今2019年职业教育成了风口。

从2019年开始,国家围绕职业教育密集出台多项政策,如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高职扩招100万人;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部署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双高计划」),提出要集中力量建设50所左右高水平高职学校和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职业教育一跃成为热门话题,大大小小峰会、研讨会如雨后春笋。

截至2018年,全国共有职业院校1.17万所,开设近10万个专业点,在校生约2686万,中职、高职教育接近中国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现实生活中,中职、高职教育其实已经被人诟病,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原本职业教育出来的学生并不具备本专业技能,成为了商业化教育不成熟的牺牲品,中职教育尤甚。

如今政策推动,「新职业教育」呼之欲出,大有一番作为之势。

当互联网行业热门的时候,编程技术相关工作成为很热门的岗位,但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于是很多培训机构应时而生,为中国互联网的蓬勃发展贡献了一部分力量,其中不乏一些的高职中职学校的学生,但是同样一份岗位,本科生和专科生一起面试,专科生会吃亏,但是从编程技术来讲,大部分的工作专科生完全可以胜任,高职教育在大众眼中陈旧观念还需要时间来转变,但是这与其定位有关,现在国家「扶正」高职教育,接下来希望有所改观。但是中职高职应该适应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5G等新一代技术引领科技革命中去,让定位和目标协同结果产出,产生更深远的社会意义,职业教育发展前景可期。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也就是我们国内说的现代学徒制、校企融合,是世界职业教育学习的典范,因为职业教育是技术型人才的摇篮,而作为最具世界经济竞争力的制造业是靠技术性人才支撑的,所以现在世界各国都尤其重视制造业,美国提出了再工业化、德国提出了工业4.0,中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中国包括教育部在内的六部位提出了:中国85%的本科院校要转变成职业院校,能有机会奔赴德国学到最先进技术和参加到世界最顶尖的职业教育的留学生,回到母国必然成为炙手可热的制造业争聘人才,进国内职校当个主任、副校长也完全可以胜任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当前国内正在从「人口红利」阶段向「人才红利」阶段过渡,随著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慧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依靠传统人力来完成的工作任务将逐渐由智能体来完成,所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能够帮助更多的职场人来完成岗位升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出现的就业难问题。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职业教育的意义还是非常大的,目前职业教育也确实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很多行业资源也在向职业教育领域汇集。

由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以技能型人才为主,所以职业教育的生源必然会更加复杂,既有应届的高中生、初中生,也会有下岗职工、复员军人等等,所以职业教育本身的教育难度还是相对比较大的,尤其是管理难度会更大一些。

站在职业教育发展的角度来看,未来职业教育也是职场人进行终身教育的一个选项,把职业教育常态化是不断提升职场人职场价值的重要方式,所以职业教育也应该从传统的职前教育向职后教育覆盖,让更多的职场人可以借助于职业教育来不断获得岗位升级。实际上,很多行业的职场人都会由于知识结构陈旧的问题而陷入到职场发展的瓶颈当中,比如在IT行业这一问题就比较突出。

最后,站在学习者的角度来看,参加职业教育也是提升自身职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职业教育本身的教育门槛相对比较低,而且职业教育更注重对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职业教育也是比较实用的教育方式。

工业4.0背景下德国职业教育发展战略京东去购买?

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慧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慧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