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数学博士@Dr How的观点深表赞同:中医,无论是来自科学的经验,还是来自数学的理性,我都看不出有什么问题。

陈浩:为什么有些学科学的人对实证科学以外的体系(如中医)抱有敌意和忽视?

我一直在思考如何用数学的理性来证明中医理论的合理性。比如近世代数、群论里面的Monoid、Matrix、Isomorphism等概念,就让我想到了五行里的中土、中药里的升降浮沉。高则抑之,下则举之等博大精深的思想。但是一人能力有限,希望大家一起研究,群策群力。给中医理论打一个坚实的数学基础。


谢邀。

问这种问题恐怕对数学有很深的误解。数学不是实证学科。不要说人体系统这么复杂的对象,数学连牛顿力学三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这么简单的力学规律都推不出来——那都是通过力学实验、天文观测得到数据,然后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得出的经验结论。那数学能干什么呢?

数学能在承认开普勒行星定律或者万有引力定律+牛顿力学框架的前提条件下,加上一些理想化近似假设,推导出行星绕日公转轨道是个椭圆,太阳位于一个焦点。数学能在承认量子力学基本假设、薛定谔方程的条件下,推导氢原子能级分布。而力学基本定律、薛定谔方程这些东西,叫做物理上的「第一性原理」,有点像数学上的公理。推导第一性原理不是数学家的活,是自然科学家的活。数学负责从第一性原理出发,解释其他科学规律/科学现象。

所以你要找数学家来论证中医对人体运行规律的基本假设的合理性,你还真找错人了。这种事情你还真就只能找生理学家或者医学家辩论。数学家能检查你们双方在论证过程中有没有数学推导上的错误或者逻辑谬误,统计学家能指出你们各自在数据处理方面有没有犯什么错误,仅此而已。

不过就我个人来说,我还是觉得建立在解剖学上的现代医学更有说服力。但是中医的诊疗/调理方案,somehow works for no obvious reasons。人类对人体系统的了解还是太少。

最后说一下,就量化程度来说,现代医学/生理学显然比传统的中医高很多,最起码现在有生物统计、生物数学等等子学科,能用到统计学、微分方程等等量化工具。中医如果真想跟数学建立更多联系,不妨多引进一些数学工具,多学点数学。


比如近世代数、群论里面的Monoid、Matrix、Isomorphism等概念,就让我想到了五行里的中土、中药里的升降浮沉。高则抑之,下则举之等博大精深的思想。

这边建议您从头再学一遍数学哦


请问题主,中医中药作为一个连统计学都不相信的"学科",要如何用数学去证明它自己?你不觉得你这问题很魔幻吗?

「因为e^iπ+1=0,所以中医合理。请回答!」


我只知道,前一段时间,丹参滴丸在美国FDA做试验,中医粉集体高潮,后来失败了,中医粉什么话都没了。

中医粉说了,美国人都在用中医,美国FDA一条禁令就禁止了中医药,完美。

中医不是有数据吗?不是很多人治好了吗?怎么那些数据到了美国FDA那里就不管用了么?美国人都在用中医啊。


把数学和中医扯到一起,不是耍流氓就是抹黑数学。

数学基于理论,中医基于经验。两者根本不能混为一谈。

数学是建立在各种公理体系上的,算术建立在皮亚诺公理上,平面几何建立在欧式几何公设上。任何定理推论都是由公理推出的,任何结论都有确定的答案(客观上确定)。比如2+2一定等于4,不会等于别的数。欧式几何下三角形内角和一定是 [公式] ,非欧几何里三角形内角和一定不是 [公式]

中医理论呢?

中医理论有这么精确吗?拿个最简单的病来说,感冒。中医里感冒分成风热和风寒两种,用药也是不一样的,许多感冒药上注明了风热(风寒)不适用,然后看说明书,风热是什么症状,风寒是什么症状……

风寒的症状一般这样写: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风热的一般这样写: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

然后问题来了,如果我有发热却无汗呢?到底是风寒还是风热?

从数学上说,就是已知条件 [公式] 。然而s和p是不相容的,无论你把s还是p作为最终结论,都会产生矛盾。

然后看一下近世代数里那些概念:

Monoid:含幺半群

Matrix:矩阵

Isomorphism:同构

我是无法理解这些概念和五行里的中土、中药里的升降浮沉有什么联系。

群论简单说就是一个集合和定义在这个集合上的一个二元运算(需满足一定条件)组成的代数结构。你用群论去研究中医理论,把中医的概念全部放到一个集合里倒是没问题,问题是你怎么定义这个集合里的运算?水+火=什么?风+寒=什么?

原谅我差点笑死。


恰好有了相似的想法。

但由于我的数学不行,只能抛砖引玉。

在这个世界上,事物是无穷无尽的。

想要避免生病,如果把所有原因都一个个穷举出来,显然那是不可能的。

在这个充满恶劣危险的世界中,祖先是怎么寻找出一个方法,然后简单扼要地告诉后代呢?

祖先们就用概括的方法,或者在现代数学中叫做拓扑,把世界上所有的事物分成两类。所有隐晦的、低下的、背面的、寒冷的、弱势的……都归纳成『阴』。所有显现的、高上的、正面的、炙热的、强势的……都归纳成『阳』。

人,如果接触阴太过频繁,或是太久,就会生病,如果没有改善的话,就会死亡。

但,如果接触阳太过频繁,或是太久,依然也会生病,死亡。那么,人如果要活得健康,就要『阴阳调和』。就是阴不能太过多,也不能太过少。同样的,阳不能太过多,也不能太过少。

原本,如果要告诉后代怎么样避开危险,即使用上几十万字都不肯能述说完毕,例如『不能太寒冷』,『不能太炙热』,『不能太潮湿』,『不能太干燥』,『风不能一直吹』,『空气不能太闷』……

但运用上拓扑,祖先用『阴阳』两字,就把所有的东西包含在内,告诉后代怎么生存了。

在远古时代,根本就没有什么数学家开发什么拓扑来解决穷举的问题。祖先们就用他们的智慧,开发出跟拓扑原理一样的阴阳,来解决无穷无尽的状况。

即使到今天,我们仍然知道,依然有无穷无尽的事物未知未测。

如果等待科学一个一个难题去攻克,那是永远都不会完结的。你如果去读个西医,需要花费几十万张纸,还未必能记好。在远古时代,在没有纸张的情况下,字字千金。只用阴阳两个字,就为自己的族群,点亮正确行走的方法,是奇迹般的发明,因此伏羲为三皇之一,而且大部份的记载中都是三皇之首,绝对是实至名归。祖先这种运用拓扑方式来创立中医,在当时环境看来,也是最合理、最正确的方式。

在中医里,几乎所有的名词,都和阴阳一样,都是包含著很多很多元素的。

例如精气,个人认为,精就是指营养(包含所有养料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甚至连基因这种能转化成身体的,也都算在内,也就是一切物质性的代表,如果人体是一部手机,那么精就是硬体需要的原料),气就是指能量(和精相似但对立的,如果人体是一部手机,那么气就是传达调节命令的电、波动、节奏等等随时改变、抽象……一切非物质性的代表)。所以先天精气(出生时就拥有的营养和能量)如果不足,就很容易导致没办法很好吸收后天精气。

还有很多,例如中医里的脏腑,都不是现实意义上的脏腑。古人不可能没有解剖过尸体,不可能不知道人的内脏是怎么样的,但是内经上却从来没有提过脏腑的形状,也没提过脏腑的位置,里面每篇有提到脏腑的,都是集中述说这些脏腑的功能和权柄。因此,我们可以了解到,这其实就跟阴阳一样,是指一个庞大的集合系统,任何情况只要符合这个系统的功能,那么就可以归纳到这个脏腑中。这些都是用数学拓扑的方式,简化复杂的情况,以便达到精简扼要。

接下来,祖先再把世界上所有对人有意义的功能,归纳成五个:五行。

原本我想用群论去解释五行,不过很显然的,我数学水平不够,无法驾驭群论。后来想了下,即使我能用群论来解释了,绝大部份的人也根本看不懂。

所以就只能抛砖引玉……

……让闲得发慌的大神去玩弄数学。

中医从业者如果不好好学数学,跟那些清华北大的数学博士生有什么区别

上面的一句话来自一位中医的妹纸。而她又是改编蓝翔校长的话,当然是半开玩笑的话。

说真的,数学真的很重要,而数学也不仅仅是算数,不是只有统计学或者高数等。

以算命的为例:现在用八卦算命的或者搞哲学的都深入研究数学了。

举个例子。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也就是太极生二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中医的基础就是阴阳五行,五行对应著四象。

上面的叫哈斯图,是一个偏序捣鼓出来的图。上图是有向图。没有学过离散数学的人肯定一脸懵逼。

人家画的哈斯图真画对了。

重构的八卦卦爻图与离散数学中格论 的布尔格 ( 布尔代数) 同构。

上面的哈斯图也画对了。

最后

经过中医工作者的重构工作,中国古老的中医基础理论完全视为现代电子计算机与信息技术逻辑运算的 「先 驱」,同时也是量子纠缠理论的先驱。

中医的数学格理论如下:

上面的哈斯图有一点点瑕疵,就是剩余格要往下挪一个层级就对了。

窝草,上面真是一个搞哲学的人弄的。关键是他还真画对了哈斯图,尽管这个偏序有点难理解。

所以呀,那个中医的妹纸真没有说错。现在算命的数学都这么牛逼了。中医从业者还不好好学数学,跟那些北大清华的人有什么区别?

基于上古四大神兽演化来的网路四大神兽(雅蠛蝶、法克鱿、草泥马、菊花熊)夹逼原理对TOPSIS的魔改与ISM(又叫偏序哈斯图)方法?

www.huaxuejia.cn图标

1、用形而上学的 Meta 元 1&>0&<2 数字回答吧?

2、 凡医学 1 绝对合理&>0-张仲景伤寒论-0&

3、 凡医学 1 绝对合理&>0-Miller麻醉学-0&


找到中国的进位即从二进位到十六进位到六十进位的普遍规律即可证明。下图是我的证明材料和结果,定名「圆周八卦」。

来补一下回答(不要单位就是消元)

然而图片就是发不上来,明天我再用电脑试试


问题自然没有,但证明没必要也不现实。科学是不证自明的,因为它比起「伪科学」本身没什么特殊之处,人们的选择而已。

也不是说一切都不能证明,一些可以证明另一些,但追根到底总有只能选择而不能证明的东西


阴阳五行,本来就是数学啊,这个很好证明的

阴阳五行源于,河图,洛书

河图,洛书就是数列,八卦就是二进位

所谓升降沉浮,生克制化,就是计算方法和相互关系

五行以类天下万物,说白了,五行就是用数学方法对宇宙中的事物分类,升降沉浮,就是不同类别的事物之间的作用关系,只不过这个分类目前没有得到系统总结,只要系统总结了,这就是科学之外的又一种认识宇宙的系统。

就是根据本宇宙的最初数学模型,对万物进行分类,并描述其中的作用关系。

你如果真有兴趣,就叫上@Dr How ,我给你们说下河洛和五行的数学关系,然后你们看看怎么深入。

至于其他的人回答,就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不用计较。


谢邀。

题主问的看上去是一个基本的逻辑问题,但实际上是个哲学问题。假如我把问题换成「如何用逻辑证明实证的合逻辑性」,那么我相信题主很快就会发现这个问题问错了。

如果题主还是不能理解,那么我拿数学举个例子:现在我要用3进位,4进位,5进位,6进位,7进位……27进位,28进位……192进位,193进位……等等来证明我们物质世界的所有可实证的东西是合逻辑的。你能证明么?

你只能通过实证世界的东西来证明逻辑的可用性——也就是倒过来。譬如我们创造计算机科学,然后发现2进位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从而证明了2进位的可用性。然后我们如何证明其他无数种进位的可用性?也设计一套这样的玩意吗?你在浪费时间。

如果撇开中医涉及医学领域,涉及物质世界和实证层面的事实不看,你想怎么用数学去解题都可以,中医理论无论怎么设计逻辑结构都没关系。逻辑在自己的领域内是没法被否定的。但很不巧的是:中医理论不是数学,更不是纯逻辑。到了实证层面、物质世界、医学问题上,一部分逻辑体系就是永远都派不上用场的。如果你无法接受这一点,那么我建议你先用192进位的逻辑规则,创造出一些我们现实世界可用的造物出来,然后再来反对。

物质世界的所有抽象逻辑关系都能在逻辑和数学中找到模型。但这不等于逻辑学和数学世界中的所有内容都可以转化为现实。我们对实证以外的学科没有敌意,但请搞基础研究的朋友分清逻辑和实证的边界,多问问「中医的研究对象」究竟是什么。

之前我关于中医语义和逻辑问题的回答已把中医理论的逻辑说清楚了,可见:

大青蛙:逻辑适用于中医吗?

大青蛙:你听信过最久的谣言或谎言是什么?


谢邀。

并非一切都要通过数学才能证明其合理性。如果真是这样,也可以提出这样一些问题,如何用数学证明西医的合理性?如何用数学证明男人和女人谈恋爱的合理性?如何用数学证明人要吃饭的合理性?人的生活并非皆是由数和数学构成的。


嗯……统计学算吗?


你觉得数学能证明一切吗。。不可能的。数学连离自己最近的物理化学都不能完全证明,还想去证明中医?想多了


很多人认为拓扑学可以引入到中医理论,我们看看拓扑学的定义:

拓扑学(topology)是研究几何图形或空间在连续改变形状后还能保持不变的一些性质的学科。它只考虑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而不考虑它们的形状和大小。在拓扑学里,重要的拓扑性质包括连通性与紧致性。

中医理论研究的是生命现象和规律,那么物质与物质的作用关系除了位置还有数量,大小,变化速率,方向等等,所以拓扑学并不能单独解决中医理论问题。

再看近世代数,各种集合,群等概念和关系,他们研究的是物质对应的数量关系,或具有一定数学规律的物质群体间关系,这在系统生物学里有一定的应用,但苦于无具体的工具或方式落地,很少有具体的应用在医学上。

再看数理统计学,在满足随机独立条件下进行大样本比对分析的结果比较接近科学的结论,可惜大部分生命现象和规律具有内在发生的必然性,并不满足独立随机的条件。

回过来看中医理论,她研究的是动态连续变化的生命现象和规律,按现代数学的说法是如何探讨动态变化的多因素对应多结果的对应关系,这不是线性处理就可以解决的问题。通俗简单地说,温度,湿度对你在户外运动的频率和进食频率是有影响的,你需要的是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分析这些变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但现实环境下影响你运动及进食频率的因素实用太多了,而且这些因素导致其它的行为结果也是胜不胜数,而这些因果还随著生命内外环境的变化而连续变化,这种对应关系可以用固定的数学模型概括表达吗?显然此路不通。

中医理论伟大在哪里?她绕开了物质之间的直接对应关系,她研究的是这些连续变化的对应关系之间的关系,这是个有关关系域的研究问题,现代数学没有任何分支研究这类问题,当然哲学包罗万象,自然有辩证法包含。那么关键是这种关系域的结论有实用意义吗?其实只要生命体如果存在标准的数学架构,那么比对任何现有经取样所得的静态架构与标准架构,我们就知道偏差和纠正的方向,现代科学告诉我们生命是有遗传的,其原始架构或许就源于DNA。中医理论告诉我们的是,这种关系域的数学结构可以用阴阳表达其平衡关系,而且运用五行变化关系去表述其中的某些状态变化逻辑而已。这种新的数学分支如果成立,她解决的是易学的数学化问题,同时也将几干年的中华文化解密。


用近现代数学的观点(虽然它很热闹)根本无法诠释中医理论基础。

中华古文明只有一个源头,中医当然也不例外。从最基本的源头到各学科之间,我们缺失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易医一理」,「易」当然是基于数学,只是我们无论如何也无法合理地解释「易」与近现代数学之间的联系。若依拙见,中国古文明是通过仰观俯察,也就是从天地自然这个大实验室得出了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无处不在、无所不包的哲学和数理。如老子所说:「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试图用近现代数学「证明」中医理论基础这个「大象」,其结果也只能是管窥蠡测和瞎子摸象。

中医的医理是客观存在的,几千年中医的实践和先贤留下的典籍是宝贵的明证,但是只能是这个「理」囊括了近现代数学所有内容(包括未发现的部分),而不可能是我们可以依据近现代数学的架构,找到一个「新的」中医理论基础。


别的不说了。

就服题主一句话:近世代数、群论里面的Monoid、Matrix、Isomorphism等概念,就让我想到了五行里的中土、中药里的升降浮沉。


你怎么不弄阴阳五行八卦,给科学打下坚实的玄学基础呢?怎么不尝试让西医用阴阳五行解释一套呢?

用西医那套东西解释中医,和用阴阳五行解释西医一样荒唐。什么时候你能用数学解释李白杜甫的诗为什么优美了,就能用数学解释中医了。

中医是用中药作为辞汇,描述患者的疾病的一门艺术。你很难接受医学是一门艺术,但为什么很容易接受医学是一门科学?

然而中医最大的失败之处就是,科学可以套公式,文学不可以,会用matlab的千千万,金庸就一个。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