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过《逍遥游》,当时想的是世界上没有一物是随心所欲的,万物都有所依托,究竟是否正确,如何才算自由,我也无从知晓,希望有高人解惑。


庄子《逍遥游》中有: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把握六气变化规律,而在无边无际的宇宙中遨游的人,他们还有什么可依赖的?

见到了天地之大,掌握了世界运行法则,真实自然的人就不会有自我的偏见,神人没有要建功立业的偏见,圣人也不会追求任何名望荣耀。

所以,万事万物要顺应本质需要,在自己的环境下才能找到舒适畅快的自然体验。此时,才能随心所欲,任意无穷。

以上是我对庄子逍遥游的理解,肯定有偏差,仅供参考。

之所以是随心所欲,而不是为所欲为,就在于遵守世界的运行法则,顺应事物发展的环境需要,这个随心所欲就还是有界限,有条件的。因为,世界的运行法则,天地运行规律都有它的为和不为,都必须有敬畏,否则就成了任性,肆意妄为了。

我文言文学的不好,只能理解这么多,不对的地方,再向大神请教吧。


高度自律和有智慧的人可以随心所欲。因为高度自律的人知道什么是陷阱和危险,并且懂得如何避免陷阱和危险。

智慧的人肯定高度自律。


随心所欲应该有两个前提条件

  1. 欲是符合尊重事实的
  2. 知道事实规律,并有定力依事实规律行事

或许有人说第一条是在欲上加了一个限制条件,那叫什么随心所欲,但我们不能否认有的人的所有欲就是符合尊重事实的。不尊重事实如何达到呢?

第二条是很难达到的,相当于佛家修行中的定慧成就。


你心底深处最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有什么事情是即使别人都说很完美了,但是你还是想死磕到底(自己跟自己较劲的)。如果能从事这种职业就很好了,一辈子都在完成自己的事业。

记得看过皮克斯纪录片,全都是一群「疯子」,在自己的爱好中游玩一辈子,顺便成就了事业的幸运人,推荐看看。(我很喜欢看各种纪录片,因为很真实,也很切实感受到他们内心的炽烈。)

之前我说过一句话:「什么是热爱,就是当你从事画画的工作时,偷懒摸鱼的时候是画自己的画。当你从事写作工作时,摸鱼的时候是写自己的随笔。当你从事IT技术工作时,摸鱼的时候是自己玩自己的代码。」这证明,你是真的爱这个事业,当你闲暇非工作时间段也是在「把玩」它。

当然,世界上随心所欲需要运气,当你的「心之所向」无法支撑你在世界上生活的话,那么智能绕道而行曲线救国,慢慢地再走向自己的所属地。

当然,生活的成本其实不高,真正因为兴趣爱好而没饭吃的很少很少,只要你投入,喂饱自己三餐是没问题的,只是很多人不敢罢了。之前有人说过,大家都想成为梵高,但都不敢割耳朵,因为那太疼了。(这里的割耳朵并非纯属指你非得自残,而是你愿不愿意为了心之所向放弃一些浮华。)


逍遥游的随心所欲(没看过),应该是有所随有所不随,虽可欲但不乱欲,随可随的,欲能欲的,此般随心所欲,可能就是他说的有所依附,也许是有一定的界限,懂得那界线,随心所欲才有了随心所欲该有的样子。正不正确,也许懂了的时候,就知道正不正确了。


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想做什么就不做。


应邀

佛法认为,只有超越了二元分别,才能随心所欲!

当然,此欲非彼欲!


准确的说 你应该是看过逍遥游 不是学过 就像骑单车 学过就会骑 不会骑就是没学过

想学 光看逍遥游没有任何用处 老庄是一个整体 道德经 庄子内篇外篇杂篇都要看 要背 能背多少是多少

复杂的我也不说了 简单说一点 逍遥就像在泥潭里打滚的乌龟 在水里面游的鱼 把鱼放在陆地上 逍遥的起来吗 把人放在太空中 活不过几分钟就死了 通俗点说 学习压力过大自杀的学生 猝死在工作中的劳动者 都是在人造的太空中 只要在那样的的环境 不可能逍遥的 所以庄子不去当官


对周遭事物的评价可以影响到一个人自由的感觉,甚至能左右其痛苦与否、学习能力和才智的发挥。

把握诚实和激励的分寸,能做到观察、尝试和反思是有条件的。安定和羡慕是有利心态,而威胁和嘲笑则会剥夺精神利益。

当原则受到冲击时,就会有「我不配」的想法,而经验当中的成功事例,则会给人勇气。所以,底线是傲慢的代名词,钦佩是谦虚的开山斧。


谢邀。

这个问题简单,无欲方可随心。

无欲,是说没有「必须得到」的欲,随缘。

如果什么都要随「必须得到」的欲,哪里还叫随心,那是被欲牵著鼻子走。


谢邀。

孔子说过:四十不惑,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在这句话里面孔子告诉了我们想要随心所欲的方式和方法。

第一,需要不惑。

第二,需要把「不逾矩」变成理所当然的事。

达成了之后,你的思想就可以开始随心所欲了,你的潜意识会自动帮你「不逾矩」。


在法律道德允许的范围内做自己喜欢的事,不用有所顾忌,不用扭扭捏捏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