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问题被收录至活动「十万个是什么」中。

  • 「预防医学」专业的主要课程有哪些?
  • 开设院校及专业排名是怎样的?
  • 就业方向和发展前景如何?

活动时间:2019/05/20-06/20


活动规则:大于 200 字的客观事实定义,且注明可信来源,创作时间在前的优先采纳。


活动内容:欢迎参与活动分享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优质内容将有机会被收录在话题中,同时还有机会获得一份精美的知乎周边礼物。更多相关问题请进入活动文章了解。


本问题将作为「知识库」栏目的一部分,你的创作将有机会被收录在相关话题的百科简介中,为知友们解答各种十万个是什么。


2020.07.27更新

把我七年来读本家专业的肺腑之言直接贴上来。通过评论区精选评论移步我的想法去看原帖也是可以哒。希望对小伙伴们的大学专业选择与考研专业选择有所帮助。


2020.03.31更新

一场黑天鹅般的疫情来袭,才让我们看到了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特殊重要性。希望世界经此一疫,会对这个平时的冷门学科有更多的认识和思考。

硝烟中的无名英雄,寒风灯影里的疾控人!?

mp.weixin.qq.com图标

谢邀。每次遇到我大预防的问题,内心总是一阵波澜(啊,你掀~起~波~澜)。


  • 关于预防医学的概念

预防医学的「官方」和「权威」定义有不少,因国内外各版教材的不同而不同。就我个人来说,经过这么几年对预防医学的学习,我对「预防医学」的概念理解是:预防医学,是一门以人群为研究对象,以流行病学(思维)、卫生毒理学(实验)、卫生统计学(方法)为研究手段,以疾病分布特征(其中最经典的内容莫过于由人群特征分布、时间特征分布、空间特征分布所组成的「三间分布」)和疾病影响因素为研究内容,以(群体性)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为愿景目标的医学类专业。

  • 关于预防医学的主干课程

(1)本科阶段

依据我个人的理解和求学经历,预防医学专业的主要课程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专业核心三大部分(同时从相关课程的授课时间顺序来说,一般也是按照我所列的这个顺序来依次进行的;尽管每个部分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时间交叉)。这一阶段的课程开课目的主要在于为本专业学生提供相应的学科知识,让其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常规实验内容。

基础医学部分的主要课程有:解剖学、生理学、胚胎组织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基础医学实验等内容。

临床医学部分的主要课程有: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妇科学等内容。

预防医学专业核心部分的课程有: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卫生毒理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

(2)硕、博士研究生阶段

本阶段的主干课程主要依据所选择的具体研究方向而定。不同专业类型、不同研究方向的研究生的课程可能会有较大不同。一般来说,这一阶段所上的课程是对本科课程进行强化和加深;同时还有一些具体研究方向上的相关课程。这一阶段的课程开课目的主要在于让本专业的研究生掌握必要的科研技能与科研方法(包括科研思路、实验操作方法、数据处理与分析、论文撰写等等)。

  • 关于预防医学的开设院校和专业排名

目前,大多数的大型或资深一本院校和医科类院校都有开设本专业。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评估结果(2018-2019)为例,可以看到的是,当前各校的预防医学学科发展,也许都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一些老字号的传统强校可能由于地域因素、人才因素、政策因素而出现了一些发展变动,当然同时也有一批年轻或较年轻的公共卫生学院在崛起)。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评估结果(2018-2019)
  • 就业方向和发展前景

这可能是每个就读于预防医学专业的童鞋都最感兴趣的部分。

从传统路径的角度来说,预防医学的童鞋就业方向非常清晰。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级卫健委(卫计委)、各级海关、国家检验检疫局、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各类医院的非临床科室部门(主要指院感科、医务科)及对行政/秘书/医学科研人员有需求的科室,都是大家可以去的去处。当然,体制内的单位,就意味著要在岗位有需求(空缺)的情况下,参加相应的事业编或公务员考试并通过后才能就职。另外在本路径下还有一个相对比较少人会做的选择是(也可能是门槛太高),到高校任教,成为一名预防医学专业的大学教师,乃至硕导、博导、教授。

当然,当今也是一个信息高度流动、社会快速变化的时代。在体制外,一些医药公司亦能提供本专业的一些相关岗位,如医药代表、CRC/CRA、卫生统计师等。此外,若能在这个新时代以敏锐的眼光发现一些专业相关的机遇,并把握住它,我想,这绝对不失为一个良选。

至于未来的工作前景,其实这是一个预测性的话题。只能说,从既往的经验与资料来看,传统路径下的选择大多今后工作稳定(也可能是枯燥)、发展平稳,对于年收入没有那种动辄数十万的追求、不想过劳死、不渴望「工作风光」、也不想在纳斯达克敲钟的人来说,公卫人传统路径下的工作是很适合他们的。然而,随著生活压力与生活成本的不断上升,以及卫生系统未来的改制变数,传统路径是否仍然是就业时的第一首选,将会存疑。而如若选择了体制外的工作,其前景因具体工作(也包括转行)而异(这其中的个中差别,就非常巨大了),不好概论。

  • 小结

预防医学是一门医学类的学科,但是又与其他医学类的专业大不相同(特别是与临床医学)。作为一个读出来后在中国没有处方权、内容性质侧重研究而非实务的医科专业,预防医学的确是一个神奇的存在。但是如果我们从「健康中国」、「全民健康」的高度来看待预防医学,也许会在某个深处发现,她那远被低估的独有价值。


本科厦大预防,今年刚好毕业十年,来分享一下对预防医学就业的认识。

我看了这个问题下大家的回答,对专业的学科设置、学习内容等已经都讲的很到位了,比如厦大师弟 @独孤泠潇 的回答,让我也重温了下当初学习的专业知识。那我作为过来人,主要就来聊聊预防医学的【就业】。

厦大预防医学是2003年成立,2004年首届招生,我是2005年入学的。我们大部分同学都是专业调剂过来的,入学时候对预防医学完全不了解,在读书时候,也因为不知道未来就业方向而感到迷茫。这种迷茫,影响了大家在校期间的学习动力、专业信心、就业准备。

现在想想,如果大一大二就能清晰的知道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有很多事情可以准备的更好,这也是我来写这份回答的初心,希望能给还在校的师弟师妹一些方向,限于自己接触到的预防医学就业方向有限,这篇文章主要还是给本科生、研究生看的。

我看到有很多人吐槽说预防医学就业难,其实在我看来,预防医学这个专业就业还是比较容易的,包括很多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医院、高校、企业,都有用人需求。特别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未来几年对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会有明显增长,就我所了解到的一些预防医学专业相关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岗位已经有扩招的计划,各位师弟师妹把握好机会哦,加油~

一、公务员

(一)国家公务员考试招考

1、中央国家行政机关(1)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3)海关总署(4)国家红十字会说明:这部分是中央部委岗位,一般每个单位每年会有1-2个名额拿来招考,需要的条件相对比较高,要有研究生学历、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验、党员等条件才能参加考试,相对竞争比较激烈。岗位工作在中央部委,相对来说平台高,成长快,但同时工作压力、生活压力都会比较大一些。入职方式:参加每年11月底-12月初的国家公务员考试,试卷是副省级以上。有意者大学期间就可以提前开始准备公务员考试。2、国家行政机关省级以下直属机构

各级海关卫生检疫岗位,主要职责包括:

(1)旅客检疫(2)交通工具检疫(3)生物安全(4)媒介防治(5)健康体检说明:参加国考,地方垂直管理部门预防医学能报考的主要就是各级海关。原先是出入境检验检疫局,2018年机构改革,被并入海关。主要工作是在口岸开展出入境旅客、交通工具的卫生检疫,同时还有国门生物安全、病媒生物防治等工作。另外,海关国境旅行保健中心有承担出入境人员体检、疫苗接种、实验室检测等职责,这部分过去是事业编制招考,未来有可能也会放在国考中招考。海关虽然这几年福利待遇不如九十年代那么夸张,但整体福利待遇还算不错(PS:个别地方经济发达财政收入高,海关作为中直机关可能待遇不如地方公务员)。入职方式:参加每年11月底-12月初的国家公务员考试,试卷是地市级试卷。海关很多岗位有英语四六级限制,最好在大学期间把六级给考过了,这样选择空间会多不少。(二)地方公务员考试招考1、市场监督管理局:与预防医学专业相关的岗位,主要是原先食药监局的食品检测职能与卫生监督局的餐饮行业监管职能,行政编制。

2、卫健委:主要是原卫生局职能,包括医政管理、疾病预防、卫生应急办等,重点在政策制定、落实、管理,行政编制。

3、卫生监督所:主要职能包括公共场所卫生、饮用水卫生、医疗卫生、放射卫生、传染病防治等监督执法工作。卫生监督所在少数地区如北京市是行政执法部门,但是在大部分省市都是参公单位,个别地方改革后是公益二类,大家在报考选择岗位之前慎重研究。4、环保局:核辐射防治相关职能,行政编制。入职方式:参加各省、市公务员考试,主要科目、考试题型跟国考一样,还是行测+申论,多省联考时间一般是当年4月,国考后可以继续复习备考,准备参加省考。如果能报考行政单位,还是建议报考行政单位。

二、事业单位

1、疾控中心:预防医学就业的本家,主要职责包括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报告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实验室检测检验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等等。如果说前面提到的几个公务员行政单位,主要是管理、监督、执法,疾控主要就是技术支持。疾控目前是公益二类,财政全额拨款,待遇比地方公务员稍低一些,晋升上主要走职称路线。

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主要开展人群健康建档与教育、疫苗接种、慢病保健康复、计生等工作,在城市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是卫生院,这块也是国家目前重点推广的全科医生计划,待遇比以前有提高,整体还可以。3、医院:医院的行政岗每年都会招预防医学的,比如党政管理科室比如人事科,绩效科,服务保障科室比如总务科,器材科,技术管理科室比如院感科,信息科。业务类科室可能就是传染科、呼吸科会收一些预防医学的。4、高校、科研院所:主要是负责科研,包括实验室分析、统计学分析等 ,一般会兼实验室老师之类。入职方式:疾控中心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般是参加事业单位考试招考,笔试内容基本是职业能力测试(行测),面试除了结构化面试,也有可能考专业题,准备的时候,就按公务员考试准备就差不多。医院、高校之类,一般要研究生毕业后才有机会入职,这些每年招聘都是单位直接组织笔试、面试,最好是能在学校期间就跟老师处好关系,通过推荐的形式去应聘,上的概率比较大。

三、企业

1、药代:国内外大型医药公司的销售代表,做的好的话收入挺高的,但是目前的政策环境,可操作空间越来越小。

2、疫苗:疫苗研发、生产、销售的相关企业,会需要预防医学人才。3、食品营养:食品安全、营养检测相关工作,一般也是实验室居多。4、健康管理:一些互联网医疗企业,大健康企业、高端的体检中心等,比较重视针对人群的健康情况进行分析与管理。5、大数据分析:预防医学专业里,我觉得除了传染病学、流行病学,最重要的就是医学统计学了,学好SPSS,能开展流调、大数据分析,在很多行业都能找到机会。比如一些保险公司的健康保险精算师,除了经济学人才,也喜欢招预防医学的。

四、转行

我们以前读书时候,系主任开玩笑说预防医学「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预防医学所学专业非常多、非常杂,讲实话,比起培养专业技术,更重要的是培养综合能力。

我们本科同学毕业后,转行去其他行业发展好的也不少,包括投行、银行、证券、律师、教培、互联网创业等等,大家有兴趣、有能力,就业方向也是可以脱离专业方向的。

其实预防医学跟临床医学不一样,临床医学更注重个体治疗,预防医学更注重健康管理,预防医学的大部分就业岗位都落是在体制内。

我们本科毕业时候,一个系50人,其中保研9人,考研7人,读研的学校都挺好的,有5个去北大,2个复旦,3个中山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大部分还是考了公务员。目前就业情况,在公务员行政单位有15人,事业单位(疾控、社区、医院)有21人,基本上都到了体制内。

所以,我建议大家在校期间,可以早点开始准备公务员考试,行测、申论,该学该练的,可以趁早进行,不用等到毕业最后一学期才匆匆忙忙开始准备。

关于公务员的利弊分析、福利待遇,以及公务员复习备考的一些经验、心得,你们可以看下我的另外一个答案

对公务员(国考,省考)一无所知,该怎样准备??

www.zhihu.com图标

也欢迎大家关注我的专栏

明哲公考?

zhuanlan.zhihu.com图标

大家对于专业就业有任何问题,可以留言评论哦~


过几天有空在前面写个专业的介绍吧,相当于一个概述,要不然秃秃的感觉很不习惯

一. 预防医学的主要课程

每个学校的课程有所不同,但课程的基本结构是大致相同的。

主干课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

基础医学课程:细胞生物学,系统解剖学,组织与胚胎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寄生虫学,药理学等以及各科配套实验等。

临床医学课程:诊断学,影像学,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等以及各科配套示教等。

预防医学课程(专业课程):卫生法学,社会医学,毒理学,卫生化学,营养与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妇幼与儿少卫生学,健康教育学,卫生事业管理学等以及各科配套实验和实践。

实习:临床实习和专业实习,临床实习基本是去医院,专业实习大部分会去疾控,也有去当地卫健委实习的。

除此之外,在大一学校还会安排基础教育课程,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但不同学校所安排的基础教育课程往往有差别,课程次序也不相同。

医学类院校所开课程往往为医学生所设计,而且他们能够更早的接触医学类课程,以哈尔滨医科大学为例,他们的基础教育课程包括:医用高等数学,医用物理学,基础化学,有机化学,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等

综合类院校课程基础教育课程往往会和本部的其他系学生一起上课,基础教育课程也往往由本部的各院系承担,以复旦大学为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普通化学,基础物理实验,现代生物科学导论,有机化学等

中医类院校会开设一些比较具有中医特色的课程,额,因为我没有找到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培养方案,所以只能简单说一下,他们的课程里面会含有一些有中医特色的课程,我推测可能是中医学,中药学之类的,如果有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小伙伴看到了,欢迎指正。

除此之外的话,就是一些政治课,英语课,体育课之类的了,这些课程每个专业都是类似的,也没啥好说的。

预防医学的课程相对而言是比较多的,难度的话其实医学类课程都在于记忆。基础医学类课程学的比较多,也不浅。临床医学课程难度比较大,但是相对而言没有那么多,而且学得也比临床简单,至于专业课程,我个人感觉难度也没有太大,但也不能说很简单,和前几年学的基础医学课程与临床医学课程大致相仿。化学和统计也会涉及得比较多一点,总而言之,这是一个不太好水的专业。

二. 开设院校和专业排名

截止到2017年,中国开设预防医学专业的院校共有96所,其中有博士点的院校34所,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32所院校具有博士点的院校参与排名,22所具有硕士授权的单位也参与了排名,以下是排名结果

在双一流的建设名单中,华科和北大是仅有的两所预防医学进入名单的高效,对于南医没有上榜,可能还是有一些其他的因素在里面吧。复旦的预防在上个世纪的时候很出名,去医院见习的时候,很多老师都说在他们读书的时候他们出去都敢说复旦的预防是全国第一,但现在我们肯定是不敢说这个话的哈哈哈。以前复旦的预防有很多的重点实验室,像什么劳卫啊,环卫啊,流病啊,卫管啊,后来慢慢的都被摘牌了,我入学的那年还挂著流病和卫管的重点实验室牌子,去年变成了卫生技术评估和公共卫生安全重点实验室,虽然有了一个国重,但是其实给人一种衰落的感觉,而且以后怎么样也说不好,但我其实并不是太在意这个排名,因为这排名对于个人而言,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不过我们院长倒是很在意这个事情,去年他给我们解释了一下这个名单,说我们学校公卫地方太小,办公室实验室全挤在几十年前的八号楼里面,样本都没地方放,华科主要是资金多,实验室地方大。去年申请到了复星楼一些楼层,谁知道会不会有所改观呢。他当时还提了一句南医的院长是我们学校的公卫出去的,大概是想表达一种遍地开花的意思吧。

对于想学这个专业的人来说,在能考上的前提下我觉得北大是最优的选择,方方面面都是这样。北大对于一个人能力(不仅是科研能力)和眼界的培养,都胜过这份榜单中其他高校。今年有个去协和读流病的学姐回过一次学校,她给协和流病的评价并不高。

三. 就业前景和发展方向

作为一名还在校的学生,对于就业的理解肯定是没有各位学长学姐深刻,我只能从自己获取到的有限信息中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各大论坛上对于预防医学的职业发展都是一片叫衰的声音,看起来这个行业中的大部分前辈毕业后都走上了疾控这条路,以前我大一的时候也有一种自己毕业后很可能就局限于疾控这样的想法,再加上几乎没有人说疾控的好,那段时间我曾经很消沉,对未来也比较悲观。但后来随著自己对自己的定位没那么高,而且也逐渐了解到更多的信息以后,我认为在复旦读公卫也不是一件很悲观的事,决定你能够到达什么样的境地的东西,从来都不是专业和学校这些因素。在上海我接触到的大部分是复旦系统的人,也有一部分交大系统的学长学姐,他们毕业之后的去向也五花八门,我印象很深刻的一句话是大二的时候我导师给我说过的一句话:

「疾控不是唯一的出路,甚至可以说是最差的出路,很多人去疾控只是为了拿到户口」

现在我还没能验证这句话的真假,等以后毕业再回来斟酌这句话吧哈哈哈。

以下是一些我了解到的毕业去向:

3.1 国内保研:这可能是占比最大的一部分,很大一部分人留在本校继续读研,也有一些人去其他的学校读研,比如北大,协和,华西等等。除了本专业以外,也有一些人跨到其他的专业,各种专业都有,比如有研究微生物的,有计算机的,有搞数学的,还有一个12级的最后去了国务学院。

3.2 出国:校学校总体每年可能有30%的人会出国,在公卫占比就小一点,可能不到20%,出国的专业类别也很多,而且也不是成绩好的人才出国,很多排名靠后的人也都出国读研了,目前大家出国基本都是申的和统计有关的专业,去的国家也五花八门。

3.3 疾控:感觉我身边的人其实并没有那么多去疾控的,很多人去疾控可能也就像我导师说的那样,是为了拿户口,而且江浙这一带疾控的待遇貌似也并不差。另一方面,临床医学院和基础医学院的老师上课的时候经常会给我们说疾控钱和设备都很到位,很多时候他们和疾控合作就是为了让疾控提供设备和资金,原话是「在疾控的资源很丰富,去那里面搞科研肯定大有作为」

3.4 医院:每年很多医院都会来公卫招人,大致分为行政岗和研究岗,行政岗居多,有技术管理科室比如院感科,信息科,党政管理科室比如人事科,绩效科,服务保障科室比如总务科,器材科。研究岗的话就是在医院做临床研究,大数据挖掘,帮助医生发文章等等,而且研究岗的收入不菲……在医院工作的话收入比较稳定,压力也不大,最主要的是看病很方便,毕竟中国其实是一个人际关系社会,缺点的话就是晋升较难,而且人际关系很微妙。说到这里,有天我听一个在医院工作的学长说过,复旦系统的医院和其他医院评职称貌似是不一样的,好像是因为复旦的医院是卫健委管的,上海的其他医院是上海市管的,我也记不清了……

3.5 企业:这个分类只是我把其他不好分的都归到了这里面来……

去企业的就业方向就非常广了,但大部分还是从事著和医学相关的工作。有一些卫管的同学毕业之后会去投资公司和证券公司或者一些医疗企业,这群人往往都很有钱,他们的同级调侃他们的时候都会说他们年薪百万,有房有车之类的。还有一些比较学霸的,学术造诣比较高的毕业之后会去做出版社的医学编辑,比如我认识的一个上交的学霸毕业以后就去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做医学编辑,还有的会去医疗公司做抗体工程师什么的,或者去一些医院做研究助理。

另外有相当一部分人也会去做程序员,但大多是SAS progmamer,数据分析之类的和公卫比较沾边的,这些人大部分是流病或者生统专业的,也有一些环卫,营养之类的也会去做这个,但我感觉环卫和营养专业的师兄师姐去从事这方面工作的时候,要么是曾经做过相关的实习,要么是编程和统计比较厉害,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做编程的女生都好好看啊啊啊啊啊。


不太正规的Reference:

[1]《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介绍

[2]复旦大学培养方案

[3]哈尔滨医科大学培养方案

[4]http://www.moe.gov.cn/——第四次学科评估结果

[5]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就业质量报告

[6]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就业质量报告


再次来看这个回答已经是将近一年后了,最近正在学专业课,觉得流行病真是一门非常伟大的学科,我觉得流行病更像是一种方法论,或者说是做研究的思想,这种方法不仅仅在公共卫生领域可以用,我觉得跳出医学这个圈子,也大有可为。另外就是这学期学了另外一门专业课,卫生统计,这门课的老师是生物统计教研室的,生物统计这个专业目前在国内好像并不多,基本是开设在生科院,数学学院,和公共卫生学院下面,起初我对这个专业是非常感兴趣的,但是从课上和老师的交流来看,其实略有一些失望,碍于卫生统计面向的同学没有数理背景,老师讲课的时候主要在于应用,而不是原理或者定理,如果说有定义,也都是非常的不严谨,更多的是从应用出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课谈到二项分布和正态分布的一个判断题,我用中心极限定理给了证明过程,老师反而怼了我,认为我在秀推导公式的能力,虽然我对那道题有异议,但是因为被怼,我也不敢再问了。从此也深深的觉得国内的公共卫生课程设置的太过于水了,至少在数理统计这方面太过薄弱了,另外就是对于编程能力的培养也非常不行,我觉得这两者和医学知识的结合都能做出相当有意义的研究,而不是像现在国内的公卫本科生甚至是部分研究生,临床也不精,统计也不精,计算机更是基本为0,部分生物统计的研究生可能好一点。当然目前在逐步改善,我看目前我们学院的生统教研室也都是在招数理背景的老师,而不是流病背景的老师,希望以后这门学科能够更重视理论一些吧。看一些学长学姐的朋友圈,国外的生统似乎培养更合理一些,甚至于有在做机器学习和分散式的人,其实我并不是觉得偏向数理和计算机就会更高大上,偏向于应用没什么问题,但是做应用的人我觉得至少也要明白原理吧,如此孱弱的理论知识实在是非常让人失望,更别说期待学科的交叉能碰撞出什么新的火花。


预防医学是一门相对比较尴尬的学科。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看一下预防医学下属的学科分支——营养学、流行病学、卫生政策、统计学。

发现没有?很散。其中,营养学很容易偏向生物学或者基础医学的科研,卫生政策偏文、偏政治,统计学偏数学,流行病学倒可以算根正苗红,但在普遍想要挤破头去大医院的医学院环境下,遵从本专业却只能去疾控,很是尴尬。

在预防医学的毕业生里,最热门的是流行病统计学,往往还没毕业就有挺多人来抢,硕士生博士生也能接到挺多项目,读书期间也过得挺滋润。流行病学和卫生政策这两个专业基本上不太愁就业的问题,营养学相对来说最尴尬,要么考公、要么继续搞科研,也有去医院的,但是转到临床相对难一些,医院临床科室的鄙视链里,营养科是在鄙视链最底层的(但并不总是如此)。

以上,希望能帮到你。


不多吐槽了,不就是五年没有处方权上不了临床的医学学士嘛,不就是五年250个学分大四下每天满课准备考试到头秃嘛,不就是医学卫生经济法律管理都要懂的学科嘛

总之,听我一句,别读就行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