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德国二百年前的教育宣言曾经这样说:

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人们适应传统的世界观,不是著眼于实用性的知识和技能。而是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人的自我学习的主动性,抽象的归纳力和理解力,以便使他们在无法预测的种种未来局势中,自我做出有意义的选择。


有,肯定有,就像上述很多回答者说的,尽管我们国家工业化教育有很多缺点,但是优秀的老师一直在弥补体系缺陷,中国传统文化优秀的部分也在发挥作用。

但是以学校为整体情况,确实很少,社会认知确实有些问题!

目前的情况:只有少说贵族学校,在追求这个理念吧,但是由于教育理论的局限,和一些体系自满情绪。可以说方法论方面乏善可陈。

当然也有一些贵族学校不断做出探索,但是社会零星探索没有形成合力。

而国家主流教育理念,沦落成公平的奴隶,成为选拔的工具(当然与国情有关,我只是陈述),于是,一部分贵族学校有自己理念回避主流教育,回避高考,另外一部分则是放弃高考,精确的说,应该是被体系淘汰。现行主流体系只不过是一种方法,并不是祖宗之法,也不是尽善尽美,甚至有些问题根植于体系,可以说不改变体系,就根本无法解决,例如优秀教师资源。而且这个不是钱的问题,前期投入足够金钱,效果显著,然后呢?不符合自然规律东西,可能会后退。

当然,也像有些回答者说的,这种方法优点很多(因为好像不存在一种没有缺点的教育)。有些教育模式可能费人(他不是培养人,发现人的才能,而只是选拔适合他的,成功率低,称之为费人),有些模式费钱。但是还有些可以既不费人,也不费钱,可能费思维,费科技。因此不了解新技术,不动脑子的,不能把新技术合理的以合理的方法应用于教育的,只能望洋兴叹,说当前教育是最好的教育了,或者直接说,你提出一个更好的来。

因为人类天生不同,基因突变没有方向,只要有利于生存,便可以存活下来,如果我们人为制订一些僵硬规律,来淘汰很大一部分人类,短时间内,可能没问题,还会促进社会进步,放到一个长时间纬度,肯定是整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的灾难。

「教育」一词听来不带一点攻击性,但其实是一个重要而尖锐的政治议题,因为教育政策对内涉及哪些人能获取重要的知识、技能,进而成为社会上层分子,进入权力机构;对外则涉及整体国力,是一个国家长远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王某不才,一直致力于新型教育探索,计划与2020年试著实践自己的一个想法。希望和各位大咖一起交流,更期待有缘人加入。把我个人的思路简介贴在下面,抛砖引玉:

基于翻转式学习的新型学校

教育简史:翻转式学校与普鲁士学校对比

接下来会有教育改革吗?


真正的教育指什么?具体到某个时刻,某个行为的时候。应该是有的


有。

建议去一些私立学校国际版看看。



感觉和地域有关系。层主坐标广州,高中在所谓的「四大名校」之一,非常地自由且充满活力,有很多渠道去学习新的东西。

我觉得北京、上海那些高考压力比较小、教育资源又比较集中的地方,总是有那么几所特别优秀的学校的。

广州虽然总体成绩在全国来说是不怎么样的,但是由于这边重商文化占了比较重要的地位,家长没有内陆的家长那样普遍地特别重视教育,我觉得这是学生可以自由发展的一个北京前提吧。


教育应于时代,国情相关联去看。我相信当今国家系统的教育,是最适合中国自己的现代教育制度,为国家和世界培养很多科研人才,很多技能人才,但系统教育改革还需要引起国家更多的重视。国家系统教育外的机构教育,是对大众系统教育的补充,应该具有选择性和针对性。系统教育要义务化与差异化,接受系统教育是每个人的义务,但不同的人群学习的内容和深度要差异化;机构教育要市场化,灵活的补充公民个体学习的需求。符合国情与时代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不要脱离时代,国情去谈教育,乃至于很多事情。但任何时代与国情,创新改革都必须要足够的重视!


即使在当前应试教育下,有很多老师依旧在努力做全面发展的教育。体制下,有很多学生很多老师都在努力


本人是一个大学生,学校不方便透露,在高中之前,成天就是为了考试漫无目的的复习,整天和数字打交道。恩格斯说过一门成熟的科学可以用数据来表征,但现在的应试考试好像太注重分数,没有答案就没有分数,没有分数就没有好大学好专业,没有好大学就找不到一份比较舒服的工作。

说得是现在的努力是为了自己的将来,但这样的教育似乎也让我们对一件事物的想像力越来越缺乏,循规蹈矩得做著自己不想做的一切,无可奈何的鼓励自己积极的做下去。当你衣食无忧的时候,你就获得了拥有属于自己理想的资格,不过那时我们还年轻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