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国家博物馆本身的历史使命,就是要构建中华文明的物化表达体系,与各地方博物馆不同,地方博物馆有属于自己的文物来源渠道——各地考古出土文物移交,而国家博物馆是没有的。

所以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国家博物馆只能走从各地调拨文物的藏品获得路线,需要说明的是,这一行为是中央决策,文化部文物局具体实施的,国有文物可以被国家调拨配置也是在法律和制度层面被确定的了,所以这种调拨是具有合法性的。

所以以这种形式进入国博馆藏的文物,不应该「还」。

但是比如那些长期借用甚至超过协议规定的,手续不全不完整的,如果地方坚持,则是应该归还的。


我经常带队讲展览,都会提到国博。每次说这个东西有两件,另一件被国博要走了。就引起哄笑。

我虽然是有心把这个当梗,但用意是为了活跃气氛,然后告诉他们:

我希望大家不要说起这个事就笑,你们要知道,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全国到处看展的。国博让绝大多数人在一个博物馆就能看到我们国家最精粹的文物。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如果你们真的喜欢看展,那国博,上博这样的博物馆,尽量留到自己有些见识以后再去看。

只有你有了足够的积累,才能理解国博为什么优秀。利簋之类这么重要的文物,在国博也只能放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去国博正确的打开方式不是哦这个漂亮,然后往前走,咦,那个也挺有意思。

而是应该:我靠,这个是国宝,哎呀,下一个也是国宝,我槽,全都是国宝。我走不动道了。

我最近一次去国博,是国庆后的第一个周六,那天工作日,我从早九看到晚九,也只能算勉强看完。

而这些东西如果你想要在国博以外看全,那起码要跑遍全国50到100个博物馆,而且不止一次。我今年确实就跑了60多个城市将近100个博物馆。


筹建中国国家博物馆之初,国家是以行政命令的方式授权于国博进行文物征集抽调

这批文物放在国博也是让文物更好的对外展示中华文明的风采,如果答主是指成立之初的那一批文物的话,由于所属权已经在国家博物馆的收藏体系中,不存在归还。

后期也就是现阶段的文物调拨,更多的是与地方博物馆之间的互动借展,这些文物是肯定归还的。


文物一旦离开了出土地,就成了古董,古董的历史价值远逊于文物价值,特别是有明确出土地的器群,不应该人为地拆散,就地设博物馆收藏陈列较好。故宫里有许多帝王收藏的古董,因为时过境迁,很多都是说不清来源的古董。


我们的思维里,就是行政级别越高越牛逼,放在博物馆里也一样,国家的博物馆馆藏一定要比地方的牛逼,如果某一地发现了价值高的,能填补空白的,收入国博囊中也是天经地义,但反过来,一旦文物以不同形式流到外国去了,那一定要想方设法给弄回来,就跟我们自己家的宝贝一定要藏的严严实实一样,中华民族绚烂的文化艺术成果就是不能让外国人去欣赏


按照这个思路想下去呗。

省里说,国博的应该还给省里,因为是我们省出土的,凭啥要放首都?我们想看还得去北京。

于是文物被归还省里。

地级市说了,省里的应该还给市里,因为是我们市出土的,凭啥要放省会?我们想看还得去省会。

然后省里给不给市里?

那县级说了,市里的应该还给我们县区,因为是我们县区出土的,凭啥要放到市区?我们想看还得去市区。

然后市里给不给县区?

然后乡镇又不干了,县里的应该还给我们乡镇,因为是我们乡镇出土的,凭啥放到县城?我们想看还得去县城。啥?乡镇没有博物馆?建,我们要建。

然后行政村又不干了,乡镇的应该还给我们村里,因为是我们村地头上出土的,凭啥放到乡镇?我们想看还得去乡镇。啥?村里没条件?我不管,文物离了出土地和环境就是古董,就没价值了(借某答主的话啊),就要在我村就地展出,保护啥的,你们得投钱。

行了,想参观文物的人们开始了全国上下村村通的旅程。

逻辑上没毛病哈,因为全国几乎所有的土地,最终都属于最基层的单位管辖。


讲道理是应该的,以前国博要从地方博物馆调文物,很轻松,现在地方发现这些文物好像有价值,然后就各种找理由推脱不往外调了


理论上来说是应该的。

但是国博毕竟是国博,他要徵调也没办法。不过国博也有资格呀。那是中国国家博物馆,有我国最顶级的藏品管理手段,藏品保护方法,也有顶级团队保护研究。相对于省级博物馆来说,国博是文物们更好的家,也是更好的平台。

不 会 弄 分 割 线

对不起,我不该评论里争执

我忘了不与傻瓜论短长。复习了。那些自以为考古历史自己样样精通还要指手画脚的人,您自己继续以为吧!中国考古文博不看苏公也不看梁公一众了,博物馆也别学概论、管理了,就看评论里的吧!你niubi !


集中有其好处。自古以来都是肥上添膘,大博物馆有著更先进的安保和技术设备,更多的见识,有利于文物的保护。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有机会去北京。但是坏处在于精品太多不稀罕,不起眼,不享受特殊待遇。另外还不还姑且不论,最起码应该把文物的来龙去脉写清楚吧。每件文物的来历,身世,经历好歹透露一下嘛,否则他们的故事他们曾经寄托的情谊将会埋没在历史长河中再也无人问津。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