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本教科书上看到这个概念,它的定义是:在公共场合表现活跃但内心是害羞的,他们喜欢参加社会活动,也有社交技巧来有效完成这些活动。但是,他们仍然担心别人是否会真正喜欢和尊重自己。


谢谢邀请。

第一次听说这个辞汇。

现实中,确实有一些学生,尤其是男生,在公共场合里,大大咧咧。在自己在乎的人面前,会害羞。

但,应该不是题主所指的吧?
外向性害羞,第一次听说这个概念,但却觉得很贴切自己的情况,除了担心别人是否真的喜欢自己这一点我不太赞同,因为我只在乎我喜欢的人的看法其他人本宫不在乎。体验?双重人格的感觉吧,感觉很难做真正的自己。同事都觉得我很开朗外向,只有亲近的人才懂得我其实最爱是宅在家里看小说做手工,超爱睡觉哈哈哈。可是因为从小爸爸就教我女孩子凡事要靠自己要自强,结果把自己逼成了「女强人」天天在外奔波,从医院跳槽到外企现在做个小经理,职位不高事儿却不少,国内国外的出差是家常便饭,对机场比对家还熟。工作少不了应酬,在各种局上我还算是能够处理得当,只是真的很疲惫,心很累很累,但表面却还表现的波澜不惊,感觉自己已经练出面具来了(悲痛,真的不喜欢这样的自己)。

自处?放空自己,接受爱自己,在看心理学的书,自己帮自己平衡


题主,为什么你不把题目起做「外向性内向」??

这个本身不算是一个问题,而是对很多人来说是一种常态。社会角色决定的,是自我的表现。而内心害羞,或者内向等其实是本我的特征,也就是最原始的那个自己。人每天有多种角色转换的,每种角色有各自的要求与表现形式。


说白了就是有能力没自信呗。感觉有点像玛丽苏小说里面的纵然我天资神武,吊打所有人,但是装逼的时候还是好紧张。个人建议,多看书,培养一下精神世界,也就是俗话说的精神强大,找到自己的信仰――什么爱情哪,耶稣啊,老子啊。
缺少自信

有多少人喜欢你就有多少人不喜欢你~

只有经历才能让内心强大,摆脱他人的看法Be youself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
先承认,我有。从小到大经常会为别人不注意的一句话自责很久。危害吗,就是比较少能处到新朋友。总是和相处很久的,自己内心有把握的朋友在一起。总体觉得还好,不会对人生产生太大的障碍。


"外向性害羞" 这个自己应该也有吧。不过我想大概在中国这种教育和社会环境下,应该很大。中国人性格害羞,内敛,不善于表达和言辞。特别是之前的这几代,现在的90后就很好,但也骨子里有这个问题。

某种程度上,中国人爱面子,为他人活著,很难有自我。没有自我就总在意别人眼光。

要自处得找到自己内心得自信,来平衡掉为他人眼光而活。进化自己,多思考。


我觉得我就是这样的性格。

我是这样,我很喜欢和陌生人聊天,享受认识不同人的乐趣,却不好意思在经常见面但不太熟的人面前表现自己

我从小就特别害羞,大人都说我性格内向,但是我却觉得我很外向。

小时候我喜欢在舞台上表现自己,喜欢报很多兴趣班,喜欢和不同的孩子玩,喜欢照顾别人。长大以后我喜欢社交,喜欢参加聚会活动,喜欢和陌生人聊天,喜欢做班委做组长。

但是我有时候并不是那么自信的,我总是很害羞,不好意思在别人面前开口,害怕在长辈面前说错话,有时候会扭扭捏捏的。有时候我说话说著说著就会脸红。

而且我这个人容易马虎,比较容易出错,有时候出了错就容易出丑。

于是后来出了几次丑以后就更容易害羞不自信,总是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我既想要在大家面前光彩夺目,又很害怕我的形象受到减分。时间长了我一害羞就容易出现语序问题,就更容易出丑。

而且我小时候成绩差,被很多人欺负过…

到现在我总是话到嘴边,却因为怕出丑,放不开,说不出来,看上去一副犹犹豫豫的样子。想了很多个办法想把脸皮薄容易脸红这个毛病改了,但是emmmmm只有一点儿起色

至于如何自处,车到山前必有路,怎么舒服怎么来就行了。我喜欢社交,喜欢多变的事物和改变自己,所以对我个人来说如何自处,就是不断提升自己,让自己能更加自信,让自己能不再害怕出丑,能够说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就行。

说简单点就是我脸皮还不够厚,得练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