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乃源指出,大部分的食物过敏,跟一般人想像中的急性过敏不太一样,不会直接导致呼吸困难,但是会出现像是胀气、便秘、消化不良、腹泻、频放臭屁等功能健康失衡的问题。

「所以,如果你在检查肠胃器官后,没有明显的异常,但还是常常有拉肚子、便秘的问题,就要考虑是不是食物过敏的问题了。」郑乃源说。

郑乃源举例,他看过一名11岁郑小弟,常莫名腹泻、胀气,上课时更曾忍不住便意,失禁拉在裤子上,被同学嘲笑,影响同侪关系。经过敏原检测后,发现高达36项食物过敏,对小麦、鳗鱼、蛋黄、鳕鱼、黄豆、绿豆、花生及葡萄柚有中重度过敏。比对儿童十大食物过敏原排行中,其中就有8项跟郑小弟的过敏原相同。

同步检测「肠道黏膜发炎指数–sIgA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发现竟飙高到2617μg/mL,超过正常值1.2倍(正常值范围510~2040μg/mL),显示肠道正处于严重发炎状态,长期发炎引发肠漏及肠躁症的问题,可能是让郑小弟常腹泻、忍不住便意的原因。

在营养团队的指导下,郑小弟首先避开蛋、黄豆、小麦等常吃的中重度过敏原,并补充益生菌、鱼油、麸醯胺酸等保健食品,著重修复肠道黏膜,维持免疫功能。在调整三个月后,郑小弟肠道黏膜发炎指数sIgA下降至正常范围内1391μg/mL,粪便已成型、腹泻、胀气等肠胃问题也减少许多,连带郑小弟的活力与专注力也提升。

每个人的过敏原皆可能不同,建议应定期做过敏原检测,打造个人化的健康管理方案。郑乃源提醒,肠胃健康应以综观的角度来看,「器官」与「功能」肠胃检查需双管齐下,获得科学数据后,由专业医师及营养师教导如何在饮食及营养上,依个人体质做个别化调整。

郑乃源建议可依以下六大步骤来进行:

  1. 器官筛检-肠胃内视镜检查:了解器官是否有结构性的异常,如肿瘤、溃疡、黏膜发炎、息肉等问题。
  2. 功能筛检-急、慢性过敏原检测:透过「抽血」检测,了解自身有哪些过敏原。
  3. 避开过敏原:首先移除中重度过敏原,减少身体发炎的因子,避免过敏负担超过身体临界值,诱发不明原因病痛的发生机率。
  4. 补充益生菌:种入良好的肠道菌种,协助改善肠道环境,维持免疫功能。郑乃源提醒,许多人想到益生菌,除了口服以外还想吃优格,不过优格中含有的是乳酸菌,需要区别。
  5. 适时补充消化酵素:除消化酵素外,建议至少每日摄取25至30公克膳食纤维,协助肠道蠕动、吸收。
  6. 饮食多样少量:不偏食、均衡摄取多样化的原形食物,降低食物过敏的发生机率。
iStock-513254018

郑乃源表示,知道过敏原以后,奉劝大家不要铁齿,一定有参考价值,如果是中度以上的过敏,建议可以先排除,如果症状有所改善,可以再少量吃看看。「大家要知道,过敏不是一辈子不能吃,知道过敏原之后就是要避开,让抗体有时间降低,再回来吃时就不会有过敏的问题了。」

文/林以璇 图/林以璇


麸质过敏就得一辈子忌口吗?营养师教你正确调整3个月重享美食
过敏是种文明病!联安院长:过敏儿越来越多就是因为「太干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