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镜头藏在萤幕底下,可能是智慧型手机的最后一道难关

萤幕下技术无疑是现阶段智慧型手机最具想像力的部分,毕竟,这种「不切割面板,不牺牲原有空间,做到了正面一整块萤幕,又能保留前镜头」的设计,已经十分接近手机的「终极形态」。萤幕下指纹辨识的技术已经有人发展出来了,那么,下一个需要解决的,应该就是「萤幕下镜头」这件事情了。

想要实现真正的全萤幕手机,相机镜头必须要真的能够「穿过」萤幕,做到萤幕完整和前镜头的共存,才能算最完美的方案。听起来可能有些梦幻,但也并非不可能。

智慧型手机苦于「镜头」久矣

全萤幕概念在智慧型手机行业的流行,也不过才三四年而已,但如果我们重新整理这段发展历程,也能划分出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时间节点。

第一阶段,是以 iPhone X 为代表的「浏海」时代。

当时,在 iPhone X 刚推出几个月后,Android 几大品牌旗舰机的审美就集体下线,齐齐加入了浏海屏阵营。

很多人对这一现象表达了不满,固然有浏海萤幕造成的美丑问题,但更重要的是,大部分 Android 手机纯粹只是对 iPhone X 的外观进行了「致敬」,简单来说就是「连抄都抄不到位」。

图片来自:Gadgets 360

毕竟,iPhone 是因为 FaceID 硕大的模组体积,才需要单独切割出一块浏海面积,是很典型是「技术导向设计」,但到了其他手机上,只是在浏海区域放了听筒、镜头和光线感应器,多少有些「为了浏海而浏海」。

但彼时,「致敬 iPhone」的设计依旧是大部分 Android 手机厂商的不二选择,而这种跟随策略已经持续了很多年,既保险又稳妥,可以说是百试不爽。

直到更好的设计出现了。

萤幕下镜头:智慧型手机的最后一道难关

2018 年开始,以 OPPO 和 vivo 开始将升降镜头结构引入到手机内,而小米和荣耀则尝试了滑盖方案,你甚至还能看到前后双萤幕手机,以及翻转摄影镜头这样的复古设计出现。

也是从这时候开始,中国手机厂商们开始去上游寻求和顶级供应链的合作,去做一些自己的创新。此时,则是全萤幕手机的第二个阶段--寻找「最佳解」。

图片来自:小米

没有绝对引领者的情况下,这个阶段各家一度是处于迷茫期的,因为没人知道哪种方案才能被市场所接受,还要在投入大量研发资金和精力的情况下,承担著「翻车」的风险。

赌赢了,如 OV,则靠著这波技术突进实现了品牌升级;赌输了,如小米、努比亚,最终损失的就是自家旗舰机的口碑和声誉。

当然,也有部分厂商在这个阶段向特殊形状的萤幕说「不」,比如说SONY、魅族和三星等厂商,就秉承著「不破坏萤幕完整性」的观点,不断收窄上下黑边的宽度,而不是做萤幕切割。

图片来自:GadgetMatch

事实上当我们回头去看时,「升降」、「滑盖」和「双萤幕」等这些的改动,终究还是成为了过客,也没能留下来多少。

毕竟,无论是哪一种方案,它们所带来的「全萤幕效果」,都不足以填补他们自身存在的结构弊端。

萤幕下镜头:智慧型手机的最后一道难关

反倒是挖孔萤幕的出现,让几家厂商们又重新坐回到同一条船上。

虽然它依旧没有解决萤幕的完整性问题,但从机身重量、体积以及使用体验等综合来看,挖孔确实是现阶段 Android 智慧型手机能用到的最稳妥设计,也足以让大部分厂商顺利过渡到新的阶段:

萤幕下镜头。

鱼与熊掌如何兼得

差异化就是竞争力,哪怕是萤幕下镜头仅仅只是带来一个外观 ID 上的微小改变,但对于竞争激烈的手机厂商们来说,技术创新依旧是赢得口碑、吸引用户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萤幕下镜头:智慧型手机的最后一道难关

老实说,将摄影镜头放到萤幕内层并不难。现在很多 Android 手机使用的「光学萤幕指纹」方案,其实就是在那一小块指纹辨识区域下方放了颗微型摄影镜头,配合 OLED 萤幕产生的光线反射,才能做到建立指纹、辨识和解锁等流程。

原理上看似乎没什么难度,但萤幕指纹拍到的「黑白照」,显然只是为了满足指纹辨识,还远远达不到「自拍照」的画质要求。

更何况,透明度与实体显示层本身就是相互矛盾的,如何在保证萤幕原有观感的同时,让前置摄影镜头的自拍、人脸辨识等功能不受影响?

这其实也是手机厂商和消费者们对萤幕下镜头技术的最终诉求。

中国有一间厂商「维信诺」提出了一种解法:

维信诺给出的示意图。图片来自:维信诺

从维信诺给出的方案来看,它其实是将萤幕分成了上下两部分,一部分依旧延续原本的结构设计,而另一部分需要「露出」摄影镜头的部分,则采用了透明导电层以及其它的新型材料,进而让藏在萤幕底下的摄影镜头保持正常运作。

不过,这种结构也会带来一个新的问题--它是否会对萤幕观感带来负面影响?

事实上,去年 OPPO 就曾展示过两款萤幕下镜头样机,同样是选择了这种「分区域」的处理方式,来解决部分区域透光性的问题。

业内人士透露,当时 OPPO 这个萤幕下方案来自于另一家中国面板供应商华星光电。

去年 OPPO 展示过的两款样机,均采用了萤幕下镜头技术

但从展示的样机来看,此时萤幕下镜头的表现显然还无法令人满意。

只要你稍微倾斜下萤幕角度,就能看到手机顶部看到一小块「变色」的区域,就像是拼接上去的色块。这其实就是为了萤幕透光性,降低像素密度而做出的妥协。

但就算再怎么降低像素,这层「萤幕」依旧是客观存在的,那么必然会带来眩光、雾化等问题,所以萤幕下镜头也需要靠演算法来弥补成像效果。

屏下摄像头,智能手机的最后一道难关

类似的情况在 vivo 今年的 APEX 2020 概念机上也有出现。只要是淡色背景,且角度稍微倾斜,你就能直观地看到这个「色块」的存在,且色块的显示亮度明显和四周不同。

如果说最后量产,就是要接受这样的「不完美」,又要牺牲自拍效果,那么和现在的挖孔萤幕又有什么区别呢?

 

萤幕下之后,智慧型手机还能怎么改?

萤幕下镜头是否是一个「硬性需求」功能仍存在争议,毕竟,不管从什么角度来看,现在的智慧型手机都处于一个近乎完美的状态。

随便从市面上找一台主流厂商做旗舰,都已经在萤幕、摄影镜头、性能等几个方面做到了很高的水准,几年前我们经常说的拍照会糊,萤幕瞎眼等这种大缺点基本不复存在,剩下的就只是类似高更新频率,拍照变焦,视讯防震等更细化、小众功能点的改进。

普通使用者的换机周期越来越长,也多少能反映出目前智慧型手机的成熟程度。

那么,假如我们成功地把前镜头「抹掉」,实现了正面一整块萤幕的形态后,智慧型手机还能往哪个方向进行改进?

图片来自:华为

无按键、无开孔、整机一体化的设计显然会是一个方向,这几年业内的概念机已经有不少,我们也在量产设备上看到了部分应用。

比如说去年华为 Mate 30 Pro 和 vivo NEX3 两款瀑布萤幕手机,就尝试将实体音量键、萤幕锁定键做成触摸/感应式,但实际用下来,依旧会存在易用性和操作习惯的问题。

三星在折叠萤幕形态上已经迭代了两轮,但成本依旧很难降下来

折叠萤幕也是我们谈论了很久的突破口,然而,目前手机厂商在这个领域的进度,和几年前首次面对全萤幕变化是一样的--我们到底是要手机变平板,还是让手机对半折?

短期来看,这种对「最佳解」形态的摸索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何况,折叠萤幕需要考虑的不止是硬体问题,针对「展开-闭合」的状态变化,手机软体也需要进行相应的适配,如何获得第三方开发者的支援同样是一件麻烦事。

图片来自:DZone

最后一个不得不提的是锂电池,夸张一点的说,电池甚至被视为所有消费电子产品的阻碍。

一方面,手机厂商不断地鼓吹更新频率高的萤幕、新型晶片、5G 网路等带来的「体验提升」,但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得不坦然接受手机续航的「原地踏步」,甚至是偶尔「开倒车」的情况。

几年下来,该一天一充的还是得一天一充,该平衡功耗的时候也依旧得对晶片性能做出妥协。智慧型手机在电池上的缺点,现在基本全靠功率越来越高的快充方案来弥补。

倒也不是说电池技术就真的没法做突破了,毕竟每年我们都能看到各种号称能续航十天半个月的新型电池出现,「石墨烯」之类的专业名词也听得不少。

关键问题和萤幕下技术一样,依旧在于应用的成本,以及与量产和规模化之间的距离。

只能说,螃蟹就在那里,终归还是要有人第一个来吃的,愿不愿意赌一次未来,就看各家手机厂商们的本事了。

  • 本文授权转载自ifanr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