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非洲国家的「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正在北京进行,中国将继续向非洲投资600亿美元。论坛通过「中非命运共同体北京宣言」和「2019-2021北京行动计划」。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主题演讲,并和多国领袖单独会谈;习近平反驳「一带一路」倡议让新兴国债务雪上加霜的说法,提出将在非洲设立十个「鲁班工坊」、培训非洲青年职业技术的创意作法。

事实上,中国一带一路倡议面对的挑战,已不仅是受援国可能无法清偿债务等问题,而是西方国家已正面接受挑战,分别提出自己的计划,迎战中国对西方领导地位的挑战。而中国财政能否长期负荷,包括建军速度空前,内外耗费巨大,中美贸易战后,中国经济前景不明,都是一带一路倡议引起质疑的原因。

首先,美国已提出整并国外融资机构的法案,也将提供600亿美元,扩大投资其他国家基础建设,只等国会参院审核通过,即可「加入战场」,和北京互别苗头。其次,欧盟将在本月中旬公布「连结战略」新倡议,将在能源、运输和数位领域,和亚洲国家扩大合作,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对案,并希望在10月欧盟外长会议中批准,赶在上海的一带一路会议登场前,统一欧盟成员口径。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近来虽因马来西亚新总理马哈迪取消两大铁路计划,使北京受挫,但依官方说法,自一带一路推动至今年5月,中国已和88个国家或国际组织签署合作文件,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700亿美元,建设75个经贸合作区,创造20多万个就业机会。累计的数百个合作项目中,出现状况者仅占7-8%,绝大多数项目是依循规画进行。虽然西方国家不断唱衰一带一路,并推出类似计划,但一带一路确实在改变许多亚非国家的基础建设,让这些国家的经济有快速腾飞的机会。

以东非洲埃塞俄比亚(台湾译衣索比亚)为例,CNN日前报导该国首都阿迪斯阿贝巴(Addis Ababa)拥有的中式风貌和带路倡议,以及20年来中国援助的高度关联性。首都的汽车壅塞在中国建筑的道路上,中国起重机举起了天际线,中国工厂的裁缝机在中国拥有的工业区内低吟著,入境旅客抵达中国协助升级的机场,通勤者搭乘中国建的火车上班…,连「非洲联盟」充满未来感的大楼,也是中国赠送。

从2000年开始,埃塞俄比亚至少已从中国获得121亿美元贷款,但该国总负债(包括欠中东国家和世界银行等)高达290亿美元。中国其实并非最主要债务国(中国宣称拥有的债务仅占非洲全部外债的1.8%),绝多数非洲国家也大同小异,除了在吉布地、尚比亚和肯亚,中国的确是最大债权国。

然而,中国地产商为首都阿迪斯建设的房地产,低楼层价格远高于高楼层,因为停电是家常便饭。这座首都从早期就没有规画要成为城市,各种基础建设远远不足。中国为其建设的次撒哈拉区首条地铁虽已成功营运,但后续能否获利在未定之天;更令人更忧虑的是,阿迪斯和吉布地港之间的铁路。况且,埃塞俄比亚债务已达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9%,中国也开始担忧其承受能量,已开始减少对该国融资。

例如对铁道计划北段延伸线拖延融资拨付,要先确认该国财务能力和可行性。西方国家当然乐得引用斯里兰卡的汉班托塔港无力偿债,最后交出经营权给中国的案例,大力抨击北京的合作项目为「掠夺式贷款」。

中国要扭转带路倡议的陷阱,有几件事必须做:一是降低执行的速度,更审慎地审查计划和贷款,减低坏帐和自身的风险。二,「大哥」要有大哥的风范,国家银行提供的贷款利率,不宜偏离国际机构太远,并尽量多用当地劳工,避免「掠夺」的指控。三,基础建设只是「硬体」,但要成功运作还需要「软体」,需要中国协助沿线国家发展适当人力资本来运作;中国应为这些国家培训管理人才,甚至提供到中国学习的奖学金。四,若坚持不干预受援国内政,则对腐败专制的国家宜减少合作项目,以降低风险。五,促进彼此更多社会交流,以建立了解和友谊,化解受援国质疑,有效减少推动障碍。

我们乐见一带一路倡议往正面发展,让中国和受援国彼此受益,让沿线国家更快的经济发展减少混乱、带来幸福,促进和平,最后成败还须更多努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