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明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清明时节,万物复苏,新旧更替。

  清明节,是一个涉及爱与思念、涉及生命起与终的日子,也是一个孩子接触生命规律与内涵的时机。借用清明节的契机,不妨对孩子开展生命教育,谈谈生死的问题,让孩子正确认识死亡,并将其作为情感教育的一部分,让孩子懂得追寻生命的意义。

  方案1:祭祖

  在仪式感中重构与亲人的链接

  侯文君(心理咨询师,爱动力心理服务中心主任)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从古至今,我们选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对先祖进行祭拜,用虔诚的行动和心灵对话,来表达内心深处的铭记和怀念之情。

  我咨询过的一个案例里,彤彤的爸爸因为癌症去世了,全家人都陷入了悲痛之中,特别是妈妈,不知道该如何告诉只有4岁的女儿。彤彤知道爸爸死了,但她有点不明白,死亡除了离开,还意味着什么。

  直到清明临近,妈妈和奶奶开始准备祭扫的事情,彤彤跟在一旁问长问短,晚上临睡前拉着妈妈的手说:“妈妈,清明节那天我终于可以告诉爸爸我很想他了。”妈妈才恍然大悟,死亡并不应该成为亲情和爱的割裂,这些成人感到沉重的仪式却恰恰帮助孩子重新构建了稳定的和父亲的联结。

  从心理学视角来说,保持家族系统之间爱的流动,是非常重要的。往往死亡会阻断这些流动,让生者失去了来自亡者的爱和祝福,也让自己变得无力无奈。清明祭扫这一沟通生死的仪式,正是为了超越死亡本身,联通家族成员之间脉脉相传,世代延续的爱、支持、祝福和力量。

  准备的祭品代表着感恩和回馈,清扫的环节生发出一致性的生活期待。每一年定时的祭拜,让亲人之间、生死之间具备了稳定和清晰的联系,提供了安全感和持续感,避免生者过度感到生死无常,而无法安定地生活。

  清明

  方案2:故事

  引发对“死亡”的深度思考

  王阳(故事治疗实践者和传播者。著有《故事来帮忙》)

  “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一种。只要我们不忌讳,就能有更多教育孩子的方法。讲故事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我家公公去世的时候,我给孩子们讲了一个故事:刺猬得到爷爷很好的照顾,有一天爷爷很老了,要坐船去一个岛上生活。刺猬和爸爸妈妈一起到海边送爷爷,爷爷的船逐渐变小,直到小得看不见。

  刺猬也希望有一天到岛上去生活,仙女告诉他等他像爷爷一样老,甚至比爷爷还要老的时候也会邀请他去岛上生活。刺猬心想,长大了我也要成为一个好爷爷……

  这个故事对孩子们帮助很大。他们不那么害怕,对死亡有了合适的理解和体验。

  除了亲自编故事,有不少绘本或小说可以让孩子了解“死亡”。我和女儿就一起看过一本名为《不老泉》的小说,讲的是喝过这口泉的塔克一家四口看着生命在身边流逝,而他们自己却永远不老,他们特别不希望还有人找到这口泉水的具体位置。引发人们思考,长生不老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其实,通常并不需要刻意去编去讲故事,当孩子提到死亡的时候,是很好的“教育”机会。可以借助绘本对孩子进行解释:

  《汤姆的外公去世了》告诉孩子,“生命有终点,但爱延绵不绝”;

  《风到哪里去了》让孩子懂得世上物质不灭的道理,只是在另一个地方,或者以另一种形式开始;

  《老鼠爷爷的告别信》不仅能给孩子们带来安慰,而且可以教他们在失去亲人时怎么去面对悲伤。

  方案3:历史

  在诗词与美食中感悟厚重

  石岩(北京市第八十中学高三历史备课组组长)

  也许是重耳和介之推的故事影响力太大,以至于不少人以为中国从春秋战国时代就把寒食节和清明节混为一谈,而事实上《旧唐书》所载:“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沿,浸以成俗,士庶之家,宜许上墓地,编入五礼,永为常式。”

  也就是说,寒食节和清明节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各过各的”(寒食后一到两天为清明),直到近唐才因为相距太近而合二为一。

  而寒食节成为全国性节日,源于民间“子推绵山焚身”的一个传说故事。“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唐代诗人卢象在《寒食》就有记载。

  所谓的“寒食”,也是南北有别,南方最重青团,而北方多吃馓子。馓子古称“寒具”,听这名字就知道是寒食节特色食品,以麦、稻、黍等原料磨成面粉,和面之后搓成细条旋转后再用油炸而成。旧时,这种食物因为保质期长,而往往在冬季就炸好,专门留到寒食节再吃。

  关于此物还有一个笑话,事见宋代学者庄绰所著笔记《鸡肋编》。当时京城卖熟食的,都很喜欢在做广告时标新立异,通过哗众取宠的方式“所售益广”。

  一个卖馓子的老妇人为追求名人效应,找苏东坡给自己的馓子求诗,苏东坡一向不端架子,当下作诗一首:“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把他的题诗挂在货架前,生意果然好很多。

  带着孩子在感受诗词的来历,以及品味特色美食中,理解清明的内涵,在文华传承中,感悟历史的厚重,生命传承的美好。

  清明

  方案4:踏青

  山水自然中找寻生命的真谛

  侯文君(心理咨询师,爱动力心理服务中心主任)

  清明节又称为“踏青节”,这个时间恰恰是万物复苏,桃李花开的季节。

  然而,并不仅仅是因为花开了我们就要去看。想一想在先祖的年代,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经济贫困;老祖宗们为何还搞出个节日来专门倡导、组织着大家上山间溪旁去玩耍踏青呢?

  其实,这恰恰是中华文化中重要价值观的完美体现,无论是什么年代,在中国人的心中“自然”一直拥有着亘古不变的崇高地位。甚至在排位时也是“天地君亲师”这样的坚定推崇。天和地可以说是对自然界的概括,中国文化将自然界放在了所有权利和地位之首,可见是多么的重视。

  正如“天时地利人和”中表达的,中国文化更注重人与自然、环境、规律的相应相合,认为人始终是自然的产物,应该了解、亲近和应和自然规律。特别是在城市化加快的现代,很多孩子都患上了“自然匮乏”症,父母们沉溺在钢筋水泥高速发展中,也遗忘了人类和自然最本然的发展规律。

  因此,趁着清明踏青,还是赶快带着孩子们融入大自然的怀抱吧,让阳光、清风、大树、小蚂蚁来疗愈和助力孩子们心灵的成长,身体的强健,好奇心和创造力的展现。成长,从来就不在书本里,而是在生活中、自然山水的怀抱之中。

  当然也不仅在清明这天,而是在生活的日常。让孩子坚持与自然的联结,强身健体的同时,也学习了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充实生命的真谛。

  专家建议:生命教育是教育的基础

  袁卫星[新教育研究院新生命教育研究所执行所长、深圳市新安中学(集团)第一实验学校校长]

  生命教育实际上属于通识教育,生命教育是全部教育的一个基础的内容。没有生命什么都谈不上,所有的教育都应该以生命教育为前提、为基础,而这个教育越早开始越好,就应该从小孩子开始。

  安全和健康,是生命教育的第一部分内容。它对应着生命的自然属性,也就是自然生命。安全和健康,直接关乎每个生命的长度。应该让每个孩子爱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一些孩子不懂得生命的宝贵,往往在一些小的挫折、小的痛苦面前,就放弃生命了。所以心理健康很重要,生命教育很重要。

  养成和交往,是生命教育的第二部分内容。它对应着生命的社会属性,也就是社会生命。养成是自然生命在社会中成长的过程。强调对其他生命的同情,如果儿童时代就对其他生命冷漠,是非常可怕的。

  价值和信仰,是生命教育的第三部分内容。它对应着生命的精神属性,也就是精神生命。价值和信仰,直接关乎每个生命的高度。比如可以从好的文学作品里来寻找对自然的敬畏感。现在的孩子与自然是没有接触的,所以生命教育应该引导他们去亲近自然、探索自然、感受自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