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明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清明時節,萬物復甦,新舊更替。

  清明節,是一個涉及愛與思念、涉及生命起與終的日子,也是一個孩子接觸生命規律與內涵的時機。借用清明節的契機,不妨對孩子開展生命教育,談談生死的問題,讓孩子正確認識死亡,並將其作爲情感教育的一部分,讓孩子懂得追尋生命的意義。

  方案1:祭祖

  在儀式感中重構與親人的鏈接

  侯文君(心理諮詢師,愛動力心理服務中心主任)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從古至今,我們選擇在這個特殊的日子對先祖進行祭拜,用虔誠的行動和心靈對話,來表達內心深處的銘記和懷念之情。

  我諮詢過的一個案例裏,彤彤的爸爸因爲癌症去世了,全家人都陷入了悲痛之中,特別是媽媽,不知道該如何告訴只有4歲的女兒。彤彤知道爸爸死了,但她有點不明白,死亡除了離開,還意味着什麼。

  直到清明臨近,媽媽和奶奶開始準備祭掃的事情,彤彤跟在一旁問長問短,晚上臨睡前拉着媽媽的手說:“媽媽,清明節那天我終於可以告訴爸爸我很想他了。”媽媽才恍然大悟,死亡並不應該成爲親情和愛的割裂,這些成人感到沉重的儀式卻恰恰幫助孩子重新構建了穩定的和父親的聯結。

  從心理學視角來說,保持家族系統之間愛的流動,是非常重要的。往往死亡會阻斷這些流動,讓生者失去了來自亡者的愛和祝福,也讓自己變得無力無奈。清明祭掃這一溝通生死的儀式,正是爲了超越死亡本身,聯通家族成員之間脈脈相傳,世代延續的愛、支持、祝福和力量。

  準備的祭品代表着感恩和回饋,清掃的環節生髮出一致性的生活期待。每一年定時的祭拜,讓親人之間、生死之間具備了穩定和清晰的聯繫,提供了安全感和持續感,避免生者過度感到生死無常,而無法安定地生活。

  清明

  方案2:故事

  引發對“死亡”的深度思考

  王陽(故事治療實踐者和傳播者。著有《故事來幫忙》)

  “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一種。只要我們不忌諱,就能有更多教育孩子的方法。講故事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我家公公去世的時候,我給孩子們講了一個故事:刺蝟得到爺爺很好的照顧,有一天爺爺很老了,要坐船去一個島上生活。刺蝟和爸爸媽媽一起到海邊送爺爺,爺爺的船逐漸變小,直到小得看不見。

  刺蝟也希望有一天到島上去生活,仙女告訴他等他像爺爺一樣老,甚至比爺爺還要老的時候也會邀請他去島上生活。刺蝟心想,長大了我也要成爲一個好爺爺……

  這個故事對孩子們幫助很大。他們不那麼害怕,對死亡有了合適的理解和體驗。

  除了親自編故事,有不少繪本或小說可以讓孩子瞭解“死亡”。我和女兒就一起看過一本名爲《不老泉》的小說,講的是喝過這口泉的塔克一家四口看着生命在身邊流逝,而他們自己卻永遠不老,他們特別不希望還有人找到這口泉水的具體位置。引發人們思考,長生不老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其實,通常並不需要刻意去編去講故事,當孩子提到死亡的時候,是很好的“教育”機會。可以藉助繪本對孩子進行解釋:

  《湯姆的外公去世了》告訴孩子,“生命有終點,但愛延綿不絕”;

  《風到哪裏去了》讓孩子懂得世上物質不滅的道理,只是在另一個地方,或者以另一種形式開始;

  《老鼠爺爺的告別信》不僅能給孩子們帶來安慰,而且可以教他們在失去親人時怎麼去面對悲傷。

  方案3:歷史

  在詩詞與美食中感悟厚重

  石巖(北京市第八十中學高三歷史備課組組長)

  也許是重耳和介之推的故事影響力太大,以至於不少人以爲中國從春秋戰國時代就把寒食節和清明節混爲一談,而事實上《舊唐書》所載:“寒食上墓,《禮經》無文,近代相沿,浸以成俗,士庶之家,宜許上墓地,編入五禮,永爲常式。”

  也就是說,寒食節和清明節在相當長的時間裏是“各過各的”(寒食後一到兩天爲清明),直到近唐才因爲相距太近而合二爲一。

  而寒食節成爲全國性節日,源於民間“子推綿山焚身”的一個傳說故事。“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爲一人。”唐代詩人盧象在《寒食》就有記載。

  所謂的“寒食”,也是南北有別,南方最重青團,而北方多喫饊子。饊子古稱“寒具”,聽這名字就知道是寒食節特色食品,以麥、稻、黍等原料磨成麪粉,和麪之後搓成細條旋轉後再用油炸而成。舊時,這種食物因爲保質期長,而往往在冬季就炸好,專門留到寒食節再喫。

  關於此物還有一個笑話,事見宋代學者莊綽所著筆記《雞肋編》。當時京城賣熟食的,都很喜歡在做廣告時標新立異,通過譁衆取寵的方式“所售益廣”。

  一個賣饊子的老婦人爲追求名人效應,找蘇東坡給自己的饊子求詩,蘇東坡一向不端架子,當下作詩一首:“纖手搓來玉色勻,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知輕重,壓扁佳人纏臂金。”把他的題詩掛在貨架前,生意果然好很多。

  帶着孩子在感受詩詞的來歷,以及品味特色美食中,理解清明的內涵,在文華傳承中,感悟歷史的厚重,生命傳承的美好。

  清明

  方案4:踏青

  山水自然中找尋生命的真諦

  侯文君(心理諮詢師,愛動力心理服務中心主任)

  清明節又稱爲“踏青節”,這個時間恰恰是萬物復甦,桃李花開的季節。

  然而,並不僅僅是因爲花開了我們就要去看。想一想在先祖的年代,生產力水平低下,社會經濟貧困;老祖宗們爲何還搞出個節日來專門倡導、組織着大家上山間溪旁去玩耍踏青呢?

  其實,這恰恰是中華文化中重要價值觀的完美體現,無論是什麼年代,在中國人的心中“自然”一直擁有着亙古不變的崇高地位。甚至在排位時也是“天地君親師”這樣的堅定推崇。天和地可以說是對自然界的概括,中國文化將自然界放在了所有權利和地位之首,可見是多麼的重視。

  正如“天時地利人和”中表達的,中國文化更注重人與自然、環境、規律的相應相合,認爲人始終是自然的產物,應該瞭解、親近和應和自然規律。特別是在城市化加快的現代,很多孩子都患上了“自然匱乏”症,父母們沉溺在鋼筋水泥高速發展中,也遺忘了人類和自然最本然的發展規律。

  因此,趁着清明踏青,還是趕快帶着孩子們融入大自然的懷抱吧,讓陽光、清風、大樹、小螞蟻來療愈和助力孩子們心靈的成長,身體的強健,好奇心和創造力的展現。成長,從來就不在書本里,而是在生活中、自然山水的懷抱之中。

  當然也不僅在清明這天,而是在生活的日常。讓孩子堅持與自然的聯結,強身健體的同時,也學習了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充實生命的真諦。

  專家建議:生命教育是教育的基礎

  袁衛星[新教育研究院新生命教育研究所執行所長、深圳市新安中學(集團)第一實驗學校校長]

  生命教育實際上屬於通識教育,生命教育是全部教育的一個基礎的內容。沒有生命什麼都談不上,所有的教育都應該以生命教育爲前提、爲基礎,而這個教育越早開始越好,就應該從小孩子開始。

  安全和健康,是生命教育的第一部分內容。它對應着生命的自然屬性,也就是自然生命。安全和健康,直接關乎每個生命的長度。應該讓每個孩子愛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一些孩子不懂得生命的寶貴,往往在一些小的挫折、小的痛苦面前,就放棄生命了。所以心理健康很重要,生命教育很重要。

  養成和交往,是生命教育的第二部分內容。它對應着生命的社會屬性,也就是社會生命。養成是自然生命在社會中成長的過程。強調對其他生命的同情,如果兒童時代就對其他生命冷漠,是非常可怕的。

  價值和信仰,是生命教育的第三部分內容。它對應着生命的精神屬性,也就是精神生命。價值和信仰,直接關乎每個生命的高度。比如可以從好的文學作品裏來尋找對自然的敬畏感。現在的孩子與自然是沒有接觸的,所以生命教育應該引導他們去親近自然、探索自然、感受自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