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邀请!收藏问题的人不多,不过问题很好,有的人会把乌梅的功效夸大,实际乌梅并不能养肝补血。它是一味收涩药。

乌梅是药食同源的制品,是青梅经过加工后的中药材之一。

五月中旬,当梅果约八成熟时(果色由青绿转青黄色)即可采摘,将采摘的青梅按大小分开,均匀地分别放入备好的焙炕中,用木炭做燃料,先以60℃左右的温度烘烤1小时,再以50℃左右的微火烘烤24小时,然后取出并小心翻动,以不翻破果皮为妥。放置一天后再置于炕中仍以50℃左右的微火烘烤24小时,直至梅果肉起皱缩,呈棕褐色为止。要使乌梅成品乌黑,可将已烘干的乌梅堆放3~5天,颜色就会逐渐转黑,也可在炭火中加入少量油松柴,使烘烤产生的黑烟起到熏黑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当用炉火焙烤时,不宜用煤做燃料,以免煤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污染产品。

乌梅

【性味归经】酸、涩,平。归肝、脾、肺、大肠经

【功效】敛肺,涩肠,生津,安蛔

【临床应用】

1.肺虚久咳治肺虚久咳少痰或干咳无痰之证,可与罂粟壳、杏仁等同用

2.久泻久痢治久泻、久,可与罂粟壳、诃子等同用;用于湿热泻痢,便脓血者,可配伍清热燥湿、解毒止痢之黄连

3.蛔厥腹痛,呕吐治蛔虫所致腹痛、呕吐、四肢冷的蛔厥病证,常与细辛、川椒、黄连等同用,以达安蛔止痛之效,如乌梅丸

4.虚热消渴治虚热消渴,可单用煎服,或与天花粉、麦冬、人参等同用,如玉泉散此外,本品炒炭后,收涩力强,能固冲止漏,可用于崩漏不止,便血等;外数能消疮毒,可治胬肉外突,头疮等。

【性能特点】本品酸涩之味浓厚,药性平和,归肝、脾、肺、大肠经。善敛肺、涩肠,肺虚久咳、久泻久痢均可选用;且味极酸,善生津止渴,用治虚热消渴;因「蛔虫得酸则静」,又为安蛔止痛之良药,用治蛔厥证。

乌梅小偏方

(1)便痢脓血:乌梅25克,去核,烧炭为末,每次服6克,用米汤饮服。

(2)小便尿血:乌梅烧存性,研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次服40丸,用酒调服。

(3)鸡眼:乌梅肉不拘量,加盐水调匀,贴之即消。

(4)小儿蛔虫:鲜青梅,去核捣烂,绞去汁,将其残渣晒干研末。8岁以下小儿,每次服5克,早晚各服1次

(5)乳痛:乌梅捣烂贴之

(6)胃痛:乌梅2枚,砂仁3克同焙,研末,一起服用。

(7)慢性肾炎:乌梅炭15克,水煎服,连服2~3月。

(8)痢疾腹泻:乌梅20克,压碎,加香附10克,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

(9)钩虫病:乌梅20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10日为1疗程。

(10)急、慢性咽炎:乌梅1个,洗净,含服,将津液慢慢下咽,每日2次

(11)胆囊炎、胆结石:乌梅10个,金钱草30克,煎汤服,每日1剂。

(12)胆管蛔虫腹痛:乌梅10个,川椒5克,生姜2片,黄连5克,水煎,分3次服


乌梅为蔷薇科植物木梅的干燥成熟果实,主要产于福建,四川,浙江,云南等地。

乌梅性平味酸涩,归肝、脾、肺、大肠经,具有敛肺止咳,涩肠止泻,生津止渴,安蛔止痛的功效。

临床上乌梅主要用于肺虚久咳,常配伍罂粟壳、杏仁等

用于久泄久痢,常配伍肉豆蔻等,用于虚热消渴,由于乌梅能生津液,止烦渴,常配伍天花粉,麦冬等益气养阴,除烦止渴。

内服还能止血,用于崩漏下血,也能起到安蛔的作用,外用能消疮毒。

乌梅为敛肺涩肠药,其并没有养肝补血的作用。现代也用乌梅40-50g煎服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

更多中药学知识,请关注作者


1乌梅,又叶黑梅.梅干。是一味中药材中的止泻药之一。

乌梅是蔷薇科植物 ;产于浙江,福建.四川 .云南等地,五月立夏节前后采收,干燥。去核生用或炒炭用。

性味 .归经:酸.涩,平。归肝.脾.肺.大肠经。

功效:敛肺,涩肠,生津,安蛔。

应用:1 .能收敛肺气以缓和咳嗽,主要用于肺虚久咳.痰液稀少而无寒热燥湿诸实邪者,常与粟壳.半夏.杏仁等配用,如【一服散】。

2 .因能涩肠收敛而止泻,主要用于气虚脾弱之久痢滑泄,可与肉豆蔻.诃孑等收敛药及党参 .白术之类益气健脾药配伍,如【固肠丸】。

3.乌梅味酸,能生津液,可用于虚热引起的消渴证,常与天花粉.葛根等同用,如 【玉泉丸】。

4.有和胃安蛔作用,适用于蛔虫引起的呕吐.腹痛等证,常配干姜.细辛.黄柏等同用,如【乌梅丸】。

此外,还有收敛止血作用,用冶便血.崩漏等。多用乌梅炭配地榆.阿胶等合用。又与常山同入煎剂,可减轻常山引起的呕吐。乌悔肉局部涂敷可治胼胝及鸡眼,并去弩肉。

乌梅 :含枸橼酸.苹果酸.琥珀酸等有机酸。

乌梅能使胆囊收缩,促进胆汁分泌等。

(以上只供参考)。


乌梅不能养肝补血的

乌梅别名酸梅、黄仔、合汉梅、干枝梅,为蔷薇科落叶乔木植物梅Prunus mume的近成熟果实,经烟火熏制而成。若用青梅以盐水日晒夜浸,10日后有白霜形成,叫做白霜梅,其功效类似,宜忌相同。据现代研究.青梅或梅子汁。乌梅中含钾多而含钠较少,

乌梅

【性味】酸、涩,平。

【归经】归肝、脾、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用于肺虚久咳;虚热烦渴;久疟;久泻;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呕吐;钩虫病。

保护肠胃

乌梅有消毒的功能,也防止食物在肠胃里腐化。

消除便秘

乌梅里的苹果酸把适量的水分导引到大肠,形成粪便而排出体外。

增进食欲

长期性的无食欲是身体里的一些器官操作得不好,胃及大肠的功能不好,生病后食欲也差了。若要康复得快,需要吃东西,能帮助恢复食欲的就是每天吃一个乌梅。

防老化

若要真正的享受长寿,就不应该受老化病的折磨。吃乌梅会刺激腮腺荷尔蒙的分泌,而这种荷尔蒙能预防老化。所以从今天开始就每天吃一个乌梅吧。

清血

现代人喜欢吃的食物不外是精制食品如精白谷类、精白面包、精白面条、精白糖、化学调味料及动物性食物。吃了这些食物会致使血液里的毒素剧增,日子久了,血液循环恶化而产生酸素。每天吃一个乌梅可帮助清扫血液,使血液流动量正常化,排除过量的酸素。

孕妇止吐

很多孕妇想要吃酸味的食物而不碰油腻食物及甜食,这是一个自然的反应。妇女怀孕时,血液偏酸了,胃及肝脏功能及能量也减少了。当身体偏酸时,钙质会流失,所以有些孕妇的牙齿会变的松的,更有一些孕妇的情绪会上下波动不已,建议孕妇每日吃一个乌梅来调和。

解酒功能

乌梅对治口臭及宿醉的效果也很好,在兴高采烈欢庆佳节时,难免会喝多几杯,睡醒时头痛欲裂时,可尝试喝一杯乌梅番茶。做法是这样的:用一个乌梅,泡在一杯温水里约5分钟,然后加入一茶匙番茶叶,慢慢地喝完。

增加能量

当血液净化时,新陈代谢就增强,身体自然会恢复能量。乌梅里的柠檬酸酸帮助吸收维他命及酵素,还有能预防疾病及消除疲劳。

各家论述

1.《本经》: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肢体痛,偏枯不仁,死乌梅肌,去青黑痣、恶肉。

2.《别录》:止下痢,好唾口干。利筋脉,去痹。[1]

3.陶弘景:伤寒烦热,水渍饮汁。

4.盂诜:大便不通,气奔欲死,以乌梅十颗,置汤中,须臾挼去核,杵为丸如枣大,纳下部,少时即通。擘破水渍,以少蜜相和,止渴。霍乱心腹不安,及痢赤、治疟方多用之。

5.《本草拾遗》:去痰,主疟瘴,止渴调中,除冷热痢,止吐逆。

6.《日华子本草》:除劳,治骨蒸,去烦闷,涩肠止痢,消酒毒,治偏枯皮肤麻痹,去黑点,令人得睡。又入建茶、干姜为丸,止休息痢。

7.《本草图经》:主伤寒烦热及霍乱躁渴,虚劳瘦赢,产妇气痢等方中多用之。

8.《用药心法》:收肺气。

9.《纲目》:敛肺涩肠,治久嗽,泻痢,反胃噎膈,蛔厥吐利,消肿,涌痰,杀虫,解鱼毒、马汗毒、硫黄毒。

10.《本草求原》:治溲血、下血、诸血证,自汗,口燥咽干。

11.王好古:乌梅,能收肺气,治燥嗽,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

12.《纲目》:乌梅、白梅所主诸病,皆取其酸收之义。惟张仲景治蛔厥乌梅丸,及虫NI方中用者,取虫得酸即止之义,稍有不同耳。《医说》载曾鲁公痢血百余日,国医不能疗,陈应之用盐水梅肉一枚,研烂,合腊茶入醋服之,一啜而安。大丞梁庄肃公亦痢血,应之用乌梅、胡黄连、灶下土等分为末,茶调服亦效。盖血得酸即敛,得寒则止,得苦则涩故也。

13.《本草经疏》:梅实,即今之乌梅也,最酸。《经》曰:热伤气乌梅,邪客于胸中,则气上逆而烦满,心为之不安。乌梅味酸,能敛浮热,能吸气归元,故主下气,除热烦满及安心也。下痢者,大肠虚脱也;好唾口干者,虚火上炎,津液不足也;酸能敛虚火,化津液,固肠脱,所以主之也。其主肢体痛,偏枯不仁者,盖因湿气浸于经络,则筋脉弛纵,或疼痛不仁;肝主筋,酸入肝而养筋,肝得所养,则骨正筋柔,机关通利而前证除矣。

14.《本草新编》:乌梅,止痢断疟,每有速效。

15.《本草求真》:乌梅,酸涩而温,似有类于木瓜,但此入肺则收,入肠则涩,入筋与骨则软,入虫则伏,入于死肌、恶肉、恶痣则除,刺入肉中则拔,故于久泻久痢,气逆烦满,反胃骨蒸,无不因其收涩之性,而使下脱上逆皆治。且于痈毒可敷,中风牙关紧闭可开,蛔虫上攻眩仆可治,口渴可止,宁不为酸涩收敛之一验乎。不似木瓜功专疏泄脾胃筋骨湿热,收敛脾肺耗散之元,而于他症则不及也。但肝喜散恶收,久服酸味亦伐生气,且于诸症初起切忌。

乌梅食用禁忌

宜食

适宜虚热口渴,胃呆食少,胃酸缺乏(包括萎缩性胃炎胃酸过少者) ,消化不良,慢性痢疾肠炎之人食用;适宜孕妇妊娠恶阻者食用;适宜胆道蛔虫者食用。适宜夏季与砂糖煎水做成酸梅汤饮料以清凉解暑,生津止渴。《随息居饮食谱》:「梅,酸温,温胆生津,孕妇多嗜之。」《本草新编》:「乌梅止痢断疟,每有速效。」

感冒发热,咳嗽多痰,胸膈痞闷之人忌食;菌痢、肠炎的初期忌食。妇女正常月经期以及怀孕妇人产前产后忌食之。

宜忌

有乌梅实邪者忌服。

《日华子本草》:「多啖伤骨,蚀脾胃,令人发热。」《本草经疏》:

「不宜多食,齿痛及病当发散者咸忌之。」《得配本草》:「疟痢初起者禁用。」《随息居饮食谱》:「多食损齿,生痰助火,凡痰嗽,疳膨,痞积,胀满,外感末清,女子天癸未行,及妇女经期,产前产后,痧痘后并忌之。」《药品化义》:「咳嗽初起,气实喘促,胸脯痞闷,恐酸以束邪气,戒之。」乌梅

1. 用于肺虚久咳。乌梅酸涩收敛,能敛肺止咳。适用于肺虚久咳少痰或干咳无痰之症。常与罂婴壳、杏仁等同用,如《世医得效方》一服散。

2. 用于干咳无痰,急、慢性咽喉炎。乌梅一个,洗净含服,上、下午各一次。

3. 用于久泻,久痢。乌梅又能涩肠止泻痢。治久泻、久痢者,常与罂婴壳、诃子等同用,如《症治准绳》固肠丸。或乌梅炭15 克,捣碎后水煎服,每天三次。

4. 用于蛔厥腹痛,呕吐。蛔虫得酸则伏,乌梅极酸,具有安蛔止痛,和胃止呕的功效。适用于蛔虫引起的腹痛、呕吐、四肢厥冷的蛔厥病症。常与细辛、川椒、黄连、附子等同用,如乌梅丸。或乌梅7 个,苦楝树皮 (白色、较薄而软的一层) 6 克,甘草 6 克,水煎,睡前服,小儿酌减。

5. 用于虚热消渴。乌梅味酸生津,故有生津止渴之功。治虚热消渴,可单用煎服,或与天花粉、麦冬、人叁等同用,如玉泉散。

6. 用于胆囊炎、胆结石。乌梅7 个,五味子、四川金钱草各 30 克,水煎服。

7. 用于鸡眼、疣(鱼鳞子)。乌梅250 克用水煮烂,去核后浓煎成膏,加适量食盐、食醋调成稀糊,敷患处,每天一次。

8. 用于牛皮癣:乌梅500克,白糖少许。乌梅去核加水熬成膏状,每日3次,每次9克。

9.乌梅入药属酸涩收敛药,一般用于脾虚久泻、脱肛不收等症。

10.治疗细菌性痢疾:取乌梅18克压碎,配合香附12克,加水150毫升文火煎熬,俟药液浓缩至50毫升时过滤,早晚分2次服。治疗50人,治愈48人。服药后大便恢复正常最短1天,最长5天;发热、恶心呕吐、腹痛,里急后重等症都在1~3天内消失;服药最短者2天,最长6天。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毒性反应,早期治疗效果较好。对个别病人加大剂量(乌梅、香附各1两)可以缩短疗程。

11.治疗牛皮癣:取乌梅5斤水煎,去核浓缩成膏约1斤,每服半汤匙(约3钱),每日3次,治疗12例,服药12~37天不等,基本治愈5例,显著好转4例。


乌梅味酸、涩,性平;归肝、脾、肺、大肠经。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的功效。

乌梅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功效与作用

功效与作用一:敛肺止咳。用于肺气虚所致的久咳、干咳。

功效与作用二:涩肠止泻。治疗脾气虚弱、久泻久痢。

功效与作用三:生津止渴。适用于虚热引起的消渴、热病伤津的口干渴。

功效与作用四:安蛔止痛。治疗蛔虫引起的胆绞痛。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