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大学生家长一定深有体会,很多孩子上大学后很少和父母主动联系。孩子和父母关系很好,回到家也会聊天,但在大学就不怎么打电话或者语音视频了。虽然也有一些孩子喜欢和父母联系,到过一段时间后联系频率也下降了。家长也不要感到伤心,不是孩子和你疏远了,而是很多因素造成的结果,也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不过背后的原因也值得家长和学生反思,也许换个思路,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会更加亲密。

  一、孩子变独立

  很多孩子在上大学之前没有离开过父母,忽然来到遥远的城市读大学,有了自己独立生活的机会。正好又是成人的阶段,孩子变得愈加独立,希望有充分的自由。和父母打电话,难免父母会问东问西,甚至为孩子安排大大小小的事情,这对于一个刚刚独立的大学生来说是不太满意的。

  二、忙于适应新环境

  其实来到陌生的城市,遇到很多陌生的同学和老师,需要一定时间适应环境。尤其是住在宿舍,大家互相不了解,需要花一段时间了解大家的性格和脾气。大学刚入学的时候还有军训,每天也是比较忙的。大学环境都是新的,参加社团、上课都需要一定适应时间。

  三、丰富忙碌的大学生活

  大学期间除了要学习,还有丰富的大学活动,可以参加学生会和各种社团。这些活动还是很有意义的,可以锻炼人的能力,还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如果大学生选择了很多社团活动,平时活动和会议很多,时间很紧张,有时候晚上要忙到九点十点。如果要考研,更是忙于复习,早出晚归,有时候都会忘记打电话。

  四、和父母话题减少

  其实大学生这个年纪和父母的话题本来就变少了,现在不住在一起,大学生每天面对的世界都是新鲜的,即使跟父母说了,他们可能也不太懂。刚到大学和新城市的时候,大学生可能会和父母说一些新鲜的事情,但这些事情也不多,一次说完之后,下次也没得说了。

  五、父母问题多

  很多父母关心孩子,所以经常会问孩子问题,比如学习情况、考证情况。如果到了大三大四的时候问题更多,考研的学生就会被问学习情况,甚至连睡觉和起床时间都要问得一清二楚,还会一直督促孩子。一些就业的学生也会被问来问去,有没有找到实习和工作,还会问工作环境和同事关系。虽然孩子也知道父母用心良苦,知道他们很关心自己,但过度的关心也给孩子增添了很多负担和压力。

  相信很多大学生都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心,但有时候比较繁忙,可能会忘了联系父母。当然也有一些大学生报喜不报忧,有时候不愿意把自己的一些困难说给父母,再加上大学生和父母的共同话题减少,孩子变得不愿意和父母主动联系。看完上述的分析,相信很多大学生也深有共鸣,你觉得还有哪些原因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