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png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04205

书名很长的一本书,这本书对我提早退休准备的影响大,该怎么说~在适当的时候读到适当的书?有时读书跟人际关系一样都需要缘份,尤其是在这个资讯爆炸的时代。

除了提早退休这个主题刚好符合我目前的需求,书中提到的部份也改变了我提早退休的准备方向…

下面是节录书中部分内容:

.........................................

以退休为建议内容绝大多数是谈理财。但还有两件事的重要性一点也不小于金钱,那就是健康和快乐,只准备其中一项远远不够。

退休理财不重「术」,贵在「道」。钱足够就好;金钱虽然是准退休族们最关心烦恼的项目,却很可能是退休后问题最小的项目,与其花很多时间与精神理财,不如尽快建立正确的金钱观。退休后钱是用来的,除非必要,不要多费心思在金钱管理上。

退休后平均要花费多少生活费?

三个前提是:1.没有负债2.足够的保险3.拥有自住房(其他请见本书P22)(都符合)

对还在职场打拼的人来说,如果愿意过简单朴素,不被物欲牵著鼻子走的生活,财物自由就是一个可以规划和企及的目标。自发性简朴除了能降低财务自由门槛,还能透过简单生活使人心思清明,有余力处理诸如人际关系、身体健康等困难复杂的问题。

没有赚饱了,但有赚够了,够到养活自己和家人过一段长时间简单朴素的生活,目的是空出时间精力,没有金钱压力下,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没人嫌钱太多,但人生都已经走到这个阶段,还不努力做自己,要等到何时?

现在人的平均寿命远高于过去,以前退休后生命所剩无几,现在起码还有几十年可活,即使从头开始学习一门技艺都有足够时间成为专家。(真的,我爸爸59岁退休后成为太极拳教练,四处教学、比赛)

喜悦只能由从事兴趣嗜好中取得,通常人有多种兴趣,其中最特出、个人最重视的那项,就是职志。

职志符合三种条件

1.会做。

2.喜欢做。

3.有意义。

有些人忽略了职志重要性,更多人的问题是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职志为何!不知道的原因很简单:尝试不够!多数人要经过尝试才能了解自己。开发志趣一定要坚持自我,通常打自内心喜爱的事务,和天赋才能息息相关。

退休的人际关系

和自己交朋友代表把生活重心放在从事喜欢做的事,于过程中学习成长。懂得和自己交朋友的人不害怕独处,同时又很容易结交朋友,因为不需依赖他人的轻松感可以让他的态度和蔼可亲,自信让他身上自然散发吸引力,令人想要亲近。退休之后的人际关系重在情感支持,自我实现,而不是抱团取暖,消磨时光。

过去一般观念中退休等同于不工作,现在也已经落伍了。寿命增长,知识普及的结果,如今的退休只代表不纯粹为钱工作,而既然退休提供多数人有生以来第一个,也极可能是唯一一个可以实现兴趣、理想、意义的机会,退休后反而应该比任何阶段都更努力工作。

退下来首要之务是探索人生职志,一旦找到,时间就不需要「消磨」,因为再多也不够用,时间不但不可消磨,还要把它当成最珍贵的资源小心使用。

退休后不要怕孤独,不要依赖别人,学著和自己做朋友,养成阅读习惯,尝试一个人旅行,这么做不但不会变成孤单老人,反而会因为自然散发出的自信自重而吸引人。

觉悟要趁早

趁有能力赶紧做想做的事,只要能搞定金钱、健康和快乐,退休就可以是人生最精华的阶段。

金钱:足够就好,足够代表自己和必须被照顾的家人衣食无缺,还有些余裕满足从事职志所需。

快乐:兼具「愉快」和「喜悦」的生活,退休者不培养兴趣嗜好,不从事人生职志,以致生活缺乏「喜悦」,活了大半辈子,终于有机会实现自我而不去做,是最令人遗憾的事。

健康:身体健康能令人精神愉快,笑口常开,而对于金钱至上的人来说,身体健康就可以少花医药费。

快乐>健康>金钱

..........................................

个人读后感想

对于一个「准退休」者而言,本书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找到职志,而我打算在退休前就用斜杠微创业的方法来寻找,而不是等到正式退休后才去开发志趣。如果你是一个「准退休」者,非常建议你读这本书,会让你的思想有所转变。如果你不是「准退休」者还是建议你读,因为「觉悟要趁早」,术大于道,先建立观念,要执行就不怎么困难。

书中也提到了有读者问:是否有开设退休后如何消磨时间的网页,或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社团信息。作者答:如果网路上找不到就自己开一个。

加上看了一本书《结果,立刻去做的人得到一切》(之后再来写心得),所以试组了一个提早退休line群组,虽然目前运作还不是很好,但只要去做都有希望,真正的失败是不去试,什么都不做,只是空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