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的大舰巨炮在未来的宇宙大航海时代应该有可能复活,因为宇宙大航海时代就是根据海军战术思路来作战。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称宇宙飞船叫做船,为什么不叫宇宙飞机,或者宇宙坦克,就是这个道理。宇宙空间有三维,海战也是三维,因此两者有很高的互通性,战术设想也可能是一样的。

在宇宙时代的战争显然战场宽度会达到一个我们目前无法想像的地步。考虑到火箭推进武器在燃料耗尽之后在太空条件下基本就失去了转向控制能力,而且火箭推进武器需要大量的空间来装填燃料,为了保证对武器的控制显然需要足够的体积,对于相应的宇宙战舰而言搭载量是有限的。

不过如果采用其他的武器,比如光能武器或电磁动能武器,情况就不一样了。光能武器不需要武器本身的弹药,只要有发射系统和能源就能完成发射,武器的打击效率显然会更高。而电磁动能武器可以用电磁加速装置让武器获得极高的初速,用较小的体积就能取得较好穿透力,而较小的体积就能搭载更多的弹药,作为光能武器的补充来作为近程防御。火箭武器不会被淘汰,但是并不会成为打击主力。

而如果想要搭载更多的武器,那么平台就需要做的更大,最终的结果就是巨舰,再往下走就是巨舰与大炮的组合。

所以巨舰大炮主义的复活不是没有可能的。


有没有可能?具体来说,是可能的,不过具体是否实现要根据未来的科技发展来看。

什么情况下可能?

说这个前首先先了解武器的更新换代原因。

从古至今决定武器更替的无非就四个因素

火力(威力,决定攻击效果)

射程(范围,兼顾攻击和防守)

防御(防护,决定抵御攻击的能力)

成本(可行性)

就以巨舰大炮为例,在初期的海战,更大的舰船意味著更多的火炮,和更强的抗打击能力,使得大船在于小船的对抗中占据优势。到了一战,随著火炮口径和装甲的加强,只有大口径火炮才能威胁到重型无畏舰,而小口径火炮无论是射程不及且不论,大多数情况下根本无法穿透大舰装甲,难易造成损伤。而厚重的装甲也使得舰船的抗打击能力极大提高,同时也增大了船的体积使得可以携带更大的火炮,因此巨舰大炮由此而生。

然而到了二战,随著海军空军的融合,航母开始取代战列舰。为何?首先,不管是航空炸弹还是鱼雷,虽然单发威力不及,但是同时投放的数量很多,而且攻击死角很少,容易击中战舰薄弱部位。然后,航母+舰载机的攻击距离非常远,战列舰甚至都无法探测到航母就已经被先行攻击数波。其三,战列舰厚重的装甲在无法攻击到对手的情况下显得有些鸡肋。其四,战列舰对抗航母,战列舰损失的成本也远远高于舰载机的损失成本。

因此战列舰开始退出舞台,而导弹的应用更加速了这一变化:导弹体积小,使得备弹量大;威力很大,并且多功能,使得厚重的护甲更显鸡肋;高精度,自动制导;射程还十分远。

那么,什么时候巨舰大炮回归舞台?

第一,就是大炮要比导弹的优势更大,这体现在威力上和射程上。比如宇宙时代使用能量武器,光速的弹道速度远远超过了导弹的速度,并且导弹的战斗力受到弹体限制,而大炮由本身供能使得威力更大。而越大的供能系统会导致火力更强。在现在来看就是电磁炮激光武器之类,不过作为雏形,其威力和射程尚且不能比。

第二,即随著防御能力的提高,大炮能够更好的贯穿防御,而导弹不行。导弹可以被拦截,但炮弹通常不会。假设现在诸如宙斯盾等反导系统的成功率达到了95%甚至更高,使得除了少量尖端导弹以外大部分导弹根本无法造成有效威胁,那么航母和导弹驱逐舰将会衰落,因为很少能对这些舰船造成威胁的同时,自身的导弹或者舰载机还要承受大量损失。那么,在上个假设下,巨舰大炮可能重回海战的主角。

第三,巨舰大炮的成本效用大于其他方式。这样也会使得巨舰大炮登上舞台。注意这里的成本不止经济成本,还包括建造速度技术难度资源消耗等。


以战列舰为代表的大舰巨炮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除了航空母舰的出现是一个重要的外部原因外,大舰巨炮发展到一定程度导致物极必反也是一个重要的内部原因。

德国战列舰提尔皮茨号,俾斯麦号姊妹舰。

日本战列舰长门号。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列舰的吨位和主炮口径发展到了顶峰,俾斯麦号满载排水量5万吨,主炮口径380毫米;大和号满载排水量7.2万吨,主炮口径460毫米。

随著战列舰主炮口径的增大,其最远射程也日益加大。但受测距技术、地球曲率、散布误差和炮弹飞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当炮弹射程增大到一定程度,其命中精度将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二战中,战舰主炮对海上航行目标直接命中的最远记录比较公认的是「沙恩霍斯特」号对「光荣号」的命中,距离24公里;而对海上航行目标有效命中的最远记录是特鲁克海战中,衣阿华号对野分号形成的首轮跨射,距离32.6公里。试想大和号主炮在42公里的最大射程下射击,炮弹在空中飞行时间为1分30秒,要对海上移动目标形成跨射将有多难。

另一方面,二战后,制导鱼雷和反舰导弹的精确打击和巨大毁伤,使得战舰过去的那种厚重装甲失去意义。因此,大舰巨炮发展到顶峰,必然走向衰落,现代各海军大国的主力舰艇,除了为数不多的航空母舰和两栖登陆舰为超过万吨的巨舰外,大多是吨位集中在3000吨至6000吨的驱逐舰。

朱姆沃尔特号驱逐舰。

近几年来,各国海军相控阵雷达技术的发展以及激光武器、电磁轨道炮等高能武器的上舰设想,对战舰的动力系统和平台规模提出了更高要求,海军对「大舰」的需求正日益强烈。2013年,满载排水量1.5万吨的美国「朱姆沃尔特」号新型驱逐舰下水;2017年6月,满载排水量1.2万吨的中国055级驱逐舰下水,这一切似乎预示著大舰巨炮将重回历史舞台。

鉴于人类目前宇宙深空探索能力还很有限,传统的基于反推力的燃料动力系统无法承担起在瀚瀚宇宙中快速航行的重任,除非动力系统发生革命性的变革,否则「宇宙大航海时代」还只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舰炮在二战后即开始悄悄隐退,让位于威力大,且摁下按钮就能够射的反舰导弹。毫无疑问,发端于十五六世纪,实用于十八九世纪的舰载火炮随著现代科技的发展,而成为一种保留的辅助性舰载武器。至今虽然在驱逐舰、护卫舰上还能够看到昨天前主炮的身影,但再也不是昔日『』密苏里『』号那上下两排总共六门大口径舰炮威风凛凛的风采,其曾经雷霆万钧的怒吼气势更是成为昨日黄花。现在驱逐舰、护卫舰上保留的前主炮已经风光不再,成为主角的是H/PJ-11型11管30毫米舰载加特林式速射近防炮。这是一种新型的近程防御武器系统,配有两个弹舱及雷达和光学以及红外线追踪系统。只要是来袭的反舰导弹、飞机等飞行器抵近,近防炮的『』眼睛『』就会迅速捕捉并瞄准目标将其摧毁,从而成为航母和驱逐舰及护卫舰上的防御利器。此武器系统一次能够锁定多个目标,最高射速为每分钟一万一千发。而进攻性武器自不必说,那就是是舰载导弹,包括垂直发射和非垂直发射两种。再从另一个角度说,小范围近海防御型的局部作战可以使用导弹快艇或者濒海战斗舰等中小型舰艇。所以,过去大舰巨炮雷霆万钧的炮火轰鸣式平面海战显然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拖著弧形弹道、长了『』眼睛『』的对空对舰导弹:它才是现代海空战之骄子。


大舰巨炮不是过时,而是以另外一种形式存在。因为战争一旦出现了远距离攻击武器,对远距离目标能实现多大的能量打击就成为重要问题。冷兵器时代的是弓箭,热兵器时代是步枪,而战列舰的大舰巨炮就是视距内作战的最大威力武器。当然相比巨型的陆地要塞炮,战列舰的巨炮在火力上稍有不足。但是综合平台机动性能等其他指标来看,战列舰的大舰巨炮是视距内作战的最大威力武器。

但是飞机+航母的出现,让视距外作战成为可能。航母就是巨舰,飞机就是可以飞数百公里的炮弹,因此航母相当于作战范围延伸了几十倍的战列舰。而这并不是最大的新时代战列舰。最大的在水下——战略导弹核潜艇。核潜艇是水下的巨舰,而搭载的核导弹是可以飞行上万公里以上、威力为几十万吨当量的超级炮弹。因此大舰巨炮一直在换成其他形式继续存在。

而在宇宙大航海时代,大舰巨炮仍然会以其他形式存在,问题的关键还是一个,能够对几十万公里甚至几光年的目标实施多大能量的打击。从《三体》小说中,也可以看到人类未来宇宙时代的大舰巨炮:能量武器+太空战舰。而另一方三体舰队实际也是大舰巨炮,但形式更为高级,三体作为整体迁移的文明,舰队规模更大,而发射的智子和水滴,尽管看上去很温和,实际蕴含巨大的能量。而且黑暗森林体系中用来摧毁文明的光粒,也蕴含更狂暴的能量。


这个问题目前还不好回答,因为题主问的是宇宙大航海时代,我们现在连太阳系都还只是探测了一点点,我们对宇宙的认知,从大的范围来看等同于无知,因此我们也就无法想像未来的星际战争会是什么样子。

大舰巨炮强调的是装甲与舰炮,从目前的研究水平来看,未来最有可能在太空使用的武器装备只有能量武器和电磁武器,前者就是我们熟知的激光或者粒子武器,后者就是目前研究进度较为靠前的电磁炮了。这两样看起来似乎都能够成为大口径舰炮,那么护甲问题呢?

如果未来人类发现了并应用了更坚硬的金属元素,或者能够熟练控制纯能量成为能量护盾,那么战列舰才有可能复活

但是战列舰对现代海战而言都是毫无用处的,未来的太空作战技术含量会更高,而且交战节奏会更快,恐怕像战列舰这样的大块头依旧不能满足需求。


战机为了保证机动机身就不能太大,于是没有大炉子,没有装甲,没有高性能雷达,因为要让给大航弹……没有地平线掩护,没有母舰导航就舰载机那个小雷达说不定还没战舰索敌速度快……光靠机动挑战未来的全自动火控?人类飞行员怕不是要甩出屎……遥控又不太可能,只能上自律或半自律机群,然后试试能不能靠数量怼过对面密密麻麻的火力网,扔完航弹再试著拉出来——对单舰可能还有可操作性,对上对面的战舰群讲道理就是一群大号飞弹,还是那种为了再利用塞了一大堆额外负荷的垃圾……

而且对面的战舰有这个时间早就知道往你这个方向集中扫描了……然后跳在脸上,不可描述……

当然前提是建立在没有优秀隐身技术的前提下,要是有那种跳在脸上都看不见的技术就当我没说——不过话说回来,有这种技术,整大号飞弹跳在脸上不是更好吗?


不知道题主有没有仔细看这部动画?如果仔细研究你会发现,片中大和号遇到的外星势力,科技水平与地球并没有太大差距,也就是说处于地球方面能追赶得上的水平。

而且,大和号是作为地球方面最后一艘战舰登场的,也就是说,如果不是地球防卫军宇宙舰队全灭的话,他们也不愿意复活这个「古董」。

相比较于战列舰大炮对轰的作战模式,现代美军的航母打击群模式倒是更适合未来的太空作战。毕竟,论机动性,战舰怎么也比不上战斗机,而战斗机又能够对战舰造成足够的破坏。

战列舰被历史淘汰不是没有原因的,这种「男人的浪漫」真的要归于历史的尘埃了!

而且,未来的星际战场,用大刘的话来说,那是人类根本无法想像的,一旦见到,那便是人类的末日!我们现在甚至连这种战争双方会使用什么武器都只能凭空想像,又有什么理由让一种被淘汰了的武器重新披挂上阵呢?


可以复活,或者说现在已经开始复活,随著霉菌电磁炮,激光炮的成熟,战舰吨位越来越大型化,可以说已经是袖珍战列舰了,而且,霉菌已经开始研发电磁护盾,这些装备都是耗能大户,装备体积的增加意味著战舰体积就要增加,而强大的攻防能让战列舰免疫航母的威胁,重回大洋霸主地位不会有什么问题


虽然在宇宙中巨炮一开火,炮弹将会以初速度沿直线无限飞行直到击中物体,以巨大的动能击毁目标,理论上大舰巨炮更实用于宇宙环境中且成本更低,不过现如今也许不用等到那么遥远的未来,大舰巨炮就会迎来第二春,随著电磁轨道炮技术的日渐成熟,我敢大胆预言,用不了多久,战列舰就会回到海洋之上。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