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政府加油,请看看高仙芝和封常清

 

 喝完酒,又酸气冲天,要说的是,既然马英九已经就任,未来四年他是我们的总统,请马总统加油,只要是对的事情,张国立一定号召户长大力支持(毕竟我总不能去支持欧巴马或普亭吧)。

 还是说到唐朝,玄宗时有两员大将,高仙芝和封常清,前者的父亲是安西都护府的将领,可说出身将门,后者则是孤儿。封常清没有父母,跟著外祖父过日子,偏外祖父因罪被流放到西域的安西都护府当小兵,负责守胡城的南门,每次执勤时带著小封常清在城门上一面看守,一面教小外孙念书。

 

 我想像这一老一小坐在城楼一角一起读书的画面,这时夕阳挂在沙漠的远方地平线上,几十匹骆驼排成一列缓缓从西方走来,嗯,挺温馨的。

 

 外祖父死后,封常清成了街友,到了三十多岁仍吃不饱饭。那时高仙芝担任都知兵马使,相当于如今的旅长,负责上前线打仗,师长和军长就可以待在司令部打电话了。高仙芝长得俊美,出入带三十个贴身侍从,很威风。可怜封常清,觉得人生若是能穿上漂亮制服也当几天侍从就满足了。他自己写了履历表送去,希望高仙芝能用他,可是封常清很瘦弱,一脚还有点跛,走起路来一拐一拐的,高仙芝当然不肯用他。封常清不灰心,每天赖在兵马使的办公室前面,有点丐帮的味道。最后高仙芝很客气地对他说,侍从人数已经够了,请别再来烦我可不可以。

 封常清这么骂高仙芝:「我仰慕你的英雄义行,愿意为你提马鞭,所以才没找人介绍就自己登门,你何必老拒绝我,难道没听过子羽的故事吗?」

 

 说文解字一下,孔子有个学生叫澹台灭明,字子羽,长得很丑,以前到孔府请求当学生,被孔子拒绝,后来孔子见识到澹台灭明的学问,不禁自我反省地说:

「若以貌取人,恐失之子羽。」

 

 高仙芝用了封常清,没想到这个人什么事都能做,于是逐渐将所有后勤事务全交给他。封常清为人正直,高仙芝奶妈的儿子是个郎将,一向作威作福,封常清把他抓起来说:「我得借你的人头整顿军纪。」就用棍子把他打死,高仙芝的奶妈和老婆在辕门外哭著求情也没用。等高仙芝回来,他什么也没说,不想拿皮包肉的脑袋去碰这个铁面判官。

 当时唐朝派到西域的士兵都是招募来的,骑兵有政府发的马,步兵得自己买马,否则到了沙漠怎么打仗。封常清是军官,配了两匹马,可是他每天办事或随军出征都骑自己买的骡子,将马全缴回给部队。这种人,有时很讨人厌。

 一俊一丑,一世家子弟,一个是孤儿街友,两人搭档却默契十足,一起升官,成了唐朝在西域的两大支柱。

 安禄山叛变时,封常清在长安,他见玄宗很痛苦,就自愿出征。那时唐朝的府兵制早因承平日久而腐败,每次打仗都得另行募兵。封常清在洛阳招募到六万人,全是没拿过武器的市井之徒,他照样出征,屡战屡败,见局势不好,逃到陕郡去见正整兵准备对抗安禄山的高仙芝。他对高仙芝说,安禄山的军势正强,不要硬碰硬,不如去守潼关,保障长安的安全。

 玄宗听到封常清打败仗,夺去他所有官职,派到高仙芝帐下当小兵,但高仙芝仍用他监督部队。

 高仙芝得罪过一个监军边令诚,这时边令诚报仇了,对玄宗说高、封两人老打败战,对士气打击很大。玄宗耳朵软,就要边令诚去宰了这两人。

 封常清打了败仗后,曾几次想进长安向玄宗报告,可是玄宗不见他,死前他写成建议书,内容主要是:「请不要轻敌」,交给边令诚,伸长脖子让刽子手砍。高仙芝从外面视察回来,也被砍头,死前他对全军官兵说:「你们觉得我冤枉吗?」全军齐声大喊:「冤。」

 欧阳修在编《新唐书》时,这么评论封常清的死:

 「常清带著新兵数万人去对抗安禄山的百战之师,打了场败仗就夺他的官位与封赐,想见皇帝说明败战的原因以供日后参考,三次上书都没回复,还被斩于军中,悲啊。」

 

 我要说的是,马英九别因人民连日来的呛与骂而乱了方寸,做错一件事都不可饶恕,何况薪水没涨,物价齐涨,挨骂是应该的,毕竟百姓是老板。而马英九的团队也请脑袋清楚,别个个畏缩不前,抬头挺胸上战场,而且牢牢团结在一起,学高仙芝与封常清两人的那股义气,奋勇向前,即使将来改组内阁丢了官,也至少坦然些。

 诚挚地希望马政府越来越好,我们只有一个总统和一个政府──妈的,不靠你们,还有谁可靠?

 咦,户长咧?去睡啦?赶紧把空酒瓶扔出去……

 

 喔,后来唐玄宗没理会封常清死守潼关等待各地勤王兵马集结后再决战的建议,逼哥舒翰率军出关与安禄山会战,不幸哥舒翰兵败,随即长安失守,唐玄宗也被迫逃往四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