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急救知识有多重要?就在几天前,一位81岁的老人在车站突然倒地不起,听到车站的求助广播之后,正在等车的锦州医科大学学生丁慧,立即冲到老人身边跪在地上为老人进行心肺复苏。经过她的紧急抢救,老人恢复了心跳和呼吸,被急救车送往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可以说这位老人是十分幸运的,因为如过当时得不到即刻及时地抢救复苏,哪怕只是再晚几分钟的时间,都难以挽回他的生命。

载入超时,点击重试

其实不只是急性心梗发作等心脏疾病需要心肺复苏急救,在有人溺水后被救起、电击失去意识、车祸、意外、中毒等等导致病人停止呼吸和心跳的情况,都需要立即通过心肺复苏进行急救。如得不到即刻及时地抢救复苏,4~6分钟后就会造成患者脑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的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多数院外心搏骤停后的心肺复苏必须在现场立即进行。

但是通常这些情形都是没有先兆、也不可预见的,所以如果现场的第一发现人掌握并能够实施心肺复苏,将大大增加被抢救人的生存机会。

心肺复苏术CPR(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丹麦在全国范围内为小学学生和申请驾照的学生实施了强制性心肺复苏术培训;在美国约有55%的公民接受过心肺复苏术相关急救培训;在中国相关知识的普及率还很低,即使是在上海这样发达的城市,普及率也只有15%左右。而我国每年约有50万人心脏骤停,能够被及时抢救恢复正常人生活的不足1%,如果能够有更多人学习掌握心肺复苏术,那么每年就能拯救数十万人的生命。

首先评估现场环境安全

急救者在确认现场安全的情况下轻拍患者的肩膀,并大声呼喊「喂,你怎么了?」快速判断患者是否有意识。

观察患者胸部和腹部,如无正常呼吸起即为无呼吸。

向周围人呼救:「来人啊!救命啊!」「拨打120!」「快叫医生!」「快取除颤仪」(即AED,在有条件的情况下)。

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划向近侧颈动脉搏动处,告之无搏动(数1001,1002,1003,1004,1005…判断五秒以上10秒以下)。

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处),用左手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部,两手重叠,左手五指翘起,双臂伸直,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压30次(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

仰头抬颌法,清除口腔内分泌物,确定无假牙。

应用简易呼吸器,一手以「EC」手法固定,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每次送气400-600ml,频率10-12次/分。

没有简易呼吸器的时候应用口对口人工呼吸,左手掌小指侧压住病人的额头,同时,左手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病人的鼻翼,防止吹气时漏气,右手食指和中指抬起下颏。深吸一口气,再完全吹入病人的口腔。理论上吹气为800~1200毫升。实践中,只要我们尽量吸气并快速吹完即可,每次吹气用1~2秒钟的时间。

以心脏按压:人工呼吸30:2的比例进行,每个周期30次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操作5个周期。(心脏按压开始送气结束)

进一步生命支持。急救车、专业医护人员以及后续的高级生命支持。

  • 将重点继续放在高质量的CPR上;
  • 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区别于大约100次/分);
  • 胸骨下陷深度至少5 ㎝;
  • 按压后保证胸骨完全回弹;
  • 胸外按压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
  • 避免过度通气。

需要注意的是高质量的心肺复苏术的实施需要专业的指导和学习,您可以参加各地的红十字会救护员培训并取得红十字会救护员证。

如果您在现场遇到需要急救的紧急情况,即使您不懂得急救也可以帮忙呼救、寻找医护人员、拨打急救电话、协助施救者完成急救,您在危难时伸出的援手将挽救他人的生命。

?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