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自《台湾红藜──城市农夫的红藜故事、栽种技法与料理手帖》)

本土的原生作物「台湾红藜」,原住民自古以来就当成食用作物之一,深耕在台湾多年的传说故事,以及栽种过程的艰辛,《台湾红藜》都一一说给你听。

来自鲁凯族的古老传说......鲁凯族人取地下种源

04 

传说中只有女性族人可带的红藜花冠,如今依旧非常美丽

 

鲁凯族有一个传说,在远古时期,整个世界分成地上与地下两个世界,当时地上和地底下相通,地上的土壤很不好,但是地底下的土壤却相当肥沃、物产丰富,而且拥有很多物种的种子,因此成为相当强盛的部落,是个美好而且充满动植物的世界。可是,地底下的人严格保护所有物种,只准许地上的人用钱和他们购买所有的食物或物品,但不让种子移植至地面上来。

有一天,一名常往返两地贸易的鲁凯族女人(另有一说是地下世界的女神),获得邀请去地下世界作客,而她在返回地上世界前,偷偷地将番薯及红藜做成美丽的头饰、小米塞在指缝、树豆放入耳朵、细豆藏入鼻孔,还将长豆夹在裤子里面,把这些植物带到地面上。从此,地上植物可以生长,地上世界的人也可以自己种植食物、喂养动物,不会挨饿了。

如今鲁凯族妇女参加宴会庆典时,常会编织红藜穗当头饰,因为红藜是女性族人费尽千辛万苦带到地面上的作物,很多女生戴上红藜头饰,代表地位崇高,而且也漂亮大方,至今已经是一个人人都爱的传统文化装饰物。

 

来自原住民乡镇的红藜行家

屏东玛家乡红藜田:景致美丽的红藜重镇

05

玛家乡的种植高手,种出被槟榔园包围,均匀漂亮的红藜田

玛家乡距离国道3 号长治交流道约20 分钟车程,最有名的就是山川琉璃吊桥。这座吊桥横亘溪谷,一头在山地门乡,一头在玛家乡,非常壮观。玛家乡的红藜田被群山环绕,景色绝美秀丽,除此之外,进到玛家村,还有一个造型谷仓,可以让游客体验以前族人储藏食物的空间文化;永久屋一带可以眺望北大武山,在略为倾斜的道路上,有著可爱的屋宇,以及充满绿意的道路,漫步其间,悠闲舒服。所以,我真心推荐,要找红藜、吃红藜和听红藜故事,来玛家乡准没错!

另外,当地的人们热情又好客,想知道任何资讯,可前往乡公所(山川琉璃吊桥前的一个发夹弯上去),里面有非常多友善的工作人员,会给我们这些客人,最详细最亲切的解答。

台东南回四乡镇:青年留乡推广红藜

06  

大武乡爱国埔的红藜田,在山谷中仿佛彩色的地毯

在一位长辈的带领下,我远从台东北边的池上、鹿野,一直到南回的各个部落,特别去找寻红藜良田,以及了解小米和红藜的种植区域。有一次在金峰乡的历坵,见到了当地的头目以及杂粮产销班的班长,聆听他们诉说金峰和太麻里的红藜产业,这才知道到原来台东也是美丽红宝石重要的原生故乡。

台湾红藜在台东南回线有很悠久的种植历史,其中有四位很有热忱的原住民青年,分别在达仁、大武、太麻里与金峰乡推广红藜种植以及贩售。虽然当地农田大多地处山坡,面积较为零碎,而且交通易达性也较低,不过,这四位青年常常不远千里,跋涉到主要市场的各大展售会,或是出席各种的推广场合,他们的付出,也让台东南回四乡镇的红藜渐渐打出名号,广为国人所熟知。

 

《台湾红藜》这里买~
博客来:https://goo.gl/gZkCUV
诚品:https://goo.gl/o3bdXs
金石堂:https://goo.gl/ap4jZU
晨星:https://goo.gl/9Huqux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