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座駕car” 可以訂閱!

虛擬

這是第一次有一款量產車沒有了外後視鏡——它們被一對後視攝像頭取代,攝像頭拍攝的畫面顯示在車門內側前部的屏幕上。歡迎大家來認識一下奧迪的虛擬外後視鏡。

現在我們要面臨一個需要調整心智的嚴肅問題。以我為例,要在一天裏把20年前學會並一直保持下來的透過側窗看車外後視鏡的習慣忘掉,因為第一次有一款量產車沒有了外後視鏡——它們被一對後視攝像頭取代,攝像頭拍攝的畫面顯示在車門內側前部的屏幕上。歡迎大家來認識一下奧迪的虛擬外後視鏡。

好使嗎?|奧迪e 汽車 第1張

e-Tron

奧迪的全新電動SUV e-Tron在中國上市要等到下個月的上海車展,在歐洲已經開始銷售,虛擬外後視鏡在82240英鎊的首發特別版上市標配,在其他配置等級上是1240英鎊的選裝件。它存在的理由很簡單:把支棱在A根部的粗大枝杈換成纖細小巧的攝像頭。最直接的效果是能夠減少亂流,讓e-Tron在配實體後視鏡時0.28的風阻係數變成了0.27。間接效果是讓續航里程增加了6.5公里左右——對有着里程焦慮的電動車用戶來說每多一公里都是件大好事。

好使嗎?|奧迪e 汽車 第2張

顯示圖像的屏幕緊貼儀表臺的外沿,因此觀察時需要把視線放低。要調整畫面角度也與常規的電動調節後視鏡的操作差不多,但也是虛擬的:輕敲屏幕,上面會出現幾個圖標,先選擇要調整哪個“鏡子”,然後點按十字形標記調節畫面。

好使嗎?|奧迪e 汽車 第3張

取代了外後視鏡的後視攝像頭帶有加熱功能,可以保持畫面清晰。最重要的是它能降低風阻。

鏡頭帶有加熱功能,可以防止積霧或結霜。它們還能根據環境照明情況自動調節畫面亮度,以確保光線突然變化時——例如進出隧道——也能清晰顯示。

更神奇的是,攝像頭還能根據使用環境——例如泊車入位時——自動調節視角。可惜這種功能的效果並不理想:屏幕上的車好像已經近得要發生剮蹭,可實際上還有兩三米遠呢。這種表現讓那些開着大型豪華SUV的人更有理由不按車位亂停車了。

好使嗎?|奧迪e 汽車 第4張

用手指點畫屏幕可以改變視角,

畫面還能在泊車、

轉彎或在高速公路上自動調節。

另外一個不足是屏幕會反射陽光,當然要承認畫面分辨率很高。對我個人而言最大的缺陷是屏幕位置:太低了。任何需要把視線投到車窗下沿以下的東西都是一種退步,因為這會讓駕駛者錯過周圍的路況信息。我認為最理想的位置是A柱根部,現代化車型的A柱足夠粗大,甚至粗到會形成盲點的程度。

好使嗎?|奧迪e 汽車 第5張

好使嗎?|奧迪e 汽車 第6張

警告!有三頭快速奔跑的斑馬正在追你!

這套系統的一個貼心設計是後方有車輛接近e-Tron的盲點時屏幕邊緣會持續閃爍。不過我還沒來得及真正誇它另一條信息就又讓我對它敬而遠之:如果不慎撞壞了攝像頭,修是不可能了,必須換件,而奧迪報出的不同零部件的價格高達300到400英鎊。再加上工時費,換一整套攝像頭的費用實在難以想象。

在現場好使嗎?

還算好使。但它沒有表現出安全性方面的進步。陽光強烈時屏幕上會有反光,但最大的問題還是屏幕位置比常規的外後視鏡低了不少。試駕e-Tron時我們經常看錯了位置,不過如果是車主應該能習慣視線的改變。它在空氣動力學方面的效果值得表揚。不過目前看來這是一項有提升空間的新技術,至少需要比現在這種沒什麼技術含量但效果更好的實體後視鏡再進步些。

文:尚紅昕

layout: LPY.

座駕car

一定給你一點兒好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