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計劃沒有變化快」,果然原先分配給我講的內容還是給其他人講了,所以重新分給我講 Riemann-Hurwitz 公式和虧格公式相關的內容。總體上來說比之前的內容更休閑一些,畢竟這部分內容更對我的胃口。


假定有兩個緊黎曼面之間的非常值全純映射 f : X 	o Y,我們想要研究這樣一個映射。由於全純函數局部有很多很好的性質,所以當然可以期待這裡也有很多很好的性質。比如,任取 p in Xq := f(p) in Y,可以選取它們附近的坐標系使得這個映射成為 w = z^d 的形式。把這個數 d 記為 
u_p(f),或者 
u_f(p),稱為 fp 點的分歧指數(ramification index)。那麼有兩種不同的情形:如果 
u_p(f) = 1,則在 p 點附近 f 是一個微分同胚;如果 
u_p(f) > 1,則在去掉 p 點的附近這是一個 (
u_p(f) - 1)-重覆疊映射,但這個性質在 p 點被破壞了。換言之,在 XY 都去掉一些點之後,這應該是一個覆疊映射。顯然覆疊重數就是映射度,為 deg f = sum_{p in f^{-1}(q)} 
u_f(p)

B_f := sum_{p in X}(
u_p(f) - 1) cdot p,那麼這顯然是一個除子(因為 
u_p(f) > 1 的點顯然是離散的),並記 b_f := deg B_f = sum_{p in X} (
u_p(f) - 1)

這個映射 f 當然會把 Y 上的對象(除子、線叢、層、截面)拉回到 X 上來,所以可以考慮它們之間的關係。比如我們想考慮 canonical bundle,當然這裡就是全純餘切叢或者說 (1,0)-形式叢。由於每個線叢都等於它的某個非零亞純截面的除子對應的線叢,所以我們可以來看一個 Y 上的非零亞純 (1,0)-形式 omega。局部上可以把 omega 寫為 frac{g(w)}{h(w)} , mathrm d w 的形式,那麼在映射 w = z^d 的拉回下就有 f^* omega = frac{g(z^d)}{h(z^d)} (d cdot z^{d-1}) , mathrm d z。於是 
u_p(f^* omega) = d cdot 
u_q(omega) + (d - 1)。左右都乘 p 之後求和就得到除子的等式 (f^* omega) = f^* (omega) + B_f。等價地,用線叢來寫就是 K_X cong f^* K_Y otimes [B_f] =: (f^* K_Y)(B_f)

然後兩邊都取第一陳類,就知道 2 g_X - 2 = (deg f) cdot (2 g_Y - 2) + b_f

來看一個例子。最簡單的例子當然是 X = Y = mathbb C mathrm P^1,而 f(z) = z^n + a_1 z^{n-1} + cdots + a_n 是由一個多項式(作為 X 上的亞純函數)給出的。顯然,映射度為 deg f = n,下面來看 B_f 是什麼。容易看出 
u_p(f) > 1 當且僅當 p(f(z) - f(p)) 的重根,且重數就是 
u_p(f)。所以只要看看 (f(z) - a) 是否有重根就好了,即 (f(z) - a)f(z) 要有公因子。把 f(z) 因式分解成為 f(z) = n (z - a_1)^{d_1} cdots (z - a_k)^{d_k},那麼似乎有 B_f = sum_i d_i cdot a_i

且慢!如果直接把這個結果往公式裡面代入會發現並不正確,因為 infty 點被漏掉了。當然 infty 要被映到 infty,所以換到另一個坐標(即 w = z^{-1} 的坐標變換)裡面去這個映射應當寫為 w mapsto frac{w^n}{1 + a_1 w + cdots + a_n w^n},所以正確的結果應當是 B_f = sum_i d_i cdot a_i + (n-1) cdot infty,於是 b_f = 2(n-1),現在 Riemann-Hurwitz 公式成為 -2 = -2 cdot n + 2(n-2) 才是正確的。

再看一個例子。假定 Lambda = mathbb Z omega_1 oplus mathbb Z omega_2 是一個格,那麼 mathbb C / Lambda 是一個復環面。如果有一個非零複數 alpha 滿足 alpha Lambda subseteq Lambda,那麼由 f(z) = alpha z 給出的映射 f : mathbb C 	o mathbb C 就能約化到 ar f : mathbb C / Lambda 	o mathbb C / Lambda。這個映射當然處處都是非退化的,所以 B_{ar f} = 0,然後 Riemann-Hurwitz 公式當然成立,並不依賴於 deg ar f 是多少。當然了,也不難算出映射度,因為此時這個映射是個覆疊映射,映射度就是覆疊重數。容易看出自然的同構 pi_1(mathbb C / Lambda , ar 0) cong Lambda,或者說這就是覆疊變換群,而 pi_1(ar f) 就是「乘以 alpha」這個映射,所以像就是 alpha Lambda。因而覆疊重數就是 vert pi_1(mathbb C / Lambda , ar0) / mathrm{im} , pi_1(ar f) vert = vert Lambda / alpha Lambda vert。這是個有限的數,因為這個商群是個有限生成阿貝爾群且秩等於零。

作為一個直接的應用,如果 Y 是最簡單的黎曼球面,那麼對於適當的 Xf 就可以用這個公式求出 X 的虧格。

先考慮一個最簡單的情形,即 X 是一個光滑的 d 次射影平面代數曲線,假設它是 d 次的齊次多項式 F(Z_0 , Z_1 , Z_2) 的零點集。我們固定把 U_0 := {[Z_0 : Z_1 : Z_2] in mathbb C mathrm P^2 mid Z_0 
eq 0} 與仿射平面等同起來,坐標為 x = Z_1 / Z_0 , , y = Z_2 / Z_0。那麼 X 就對應一個仿射代數曲線 {(x,y) mid f(x,y)=0},其中 f(x,y) := F(1,x,y)

一個自然的映射是這樣的:在 mathbb C mathrm P^2 中任取一個點和一個不經過此點的超平面(則同構於 mathbb C mathrm P^1),那麼通過此點向這個超平面做投影。比如,取這個點是 [1:0:0],取超平面為無窮遠直線 H := {Z_0 = 0},那麼在有限平面內這個映射就可以自然地看作 mathbb C^2 setminus {0} 	o mathbb C mathrm P^1;再比如,取這個點是 [0:0:1],取超平面為 L := {Z_2 = 0},那麼在有限平面內這個映射就是向 y 軸做豎直投影。我們把這裡的後一個映射記為 pi,再記自然的包含映射為 i : X 	o mathbb C mathrm P^2 。如果 [0:0:1] 
otin X,則 pi circ i : X 	o L 就是一個緊黎曼面之間的全純映射。現在已經知道 H 的虧格是零,只要搞清楚對這個映射就能求出 X 的虧格了。

我們做出如下的假定:第一條 [0:0:1] 
otin X,第二條 X 與無窮遠平面 H 不相切。我們很快會看到,第二個條件保證了所有事情都可以在有限平面上來做,畢竟仿射的東西總是相對容易處理一些。容易發現這兩個條件在一個 mathrm{PGL}(3,mathbb C) 的變換下是容易達到的。

我們來看哪些點 p in X 滿足 
u_p(f) > 1,當然也就是過 [0:0:1]p 的直線與 Xp 點相切。第二個條件告訴我們這些點都在有限平面內,所以我們只要仿射地來看就好了。在仿射平面內這些直線都是豎直的,所以臨界點就是滿足 left. frac{partial f}{partial y} 
ightvert_p = 0 的點。

為了求出分歧指數,我們要給出 X 上的局部坐標。如果 frac{partial f}{partial y}(x^*,y^*) = 0,那麼由光滑性 frac{partial f}{partial x}(x^*,y^*) 
eq 0,所以可以選 y circ i(x^*,y^*) 附近的局部坐標。至於 L,在有限平面內它就是 x 軸,所以就選 x 為局部坐標。簡單地寫,就是 x = x(y) 是通過 f(x(y) , y) = 0 確定的隱函數。對 y 求導,就有 frac{partial f}{partial x} frac{partial x}{partial y} + frac{partial f}{partial y} = 0。由於 frac{partial f}{partial x}(x^*,y^*) 
eq 0,故 frac{partial x}{partial y}frac{partial f}{partial y}(x^*,y^*) 點消失的階是一樣的。因此,如果記 Y = left{frac{partial f}{partial y}(x,y) = 0 
ight},那麼 
u_p (pi circ i) - 1 就等於 XYp 點的相交數 (X cdot Y)_p

但其實應注意到這樣定義的 Y 是仿射的,一個「正確的」射影的定義應該是 Y := left{frac{partial F}{partial Z_2}(Z_0,Z_1,Z_2) = 0 
ight},且顯然有 frac{partial f}{partial y}(x,y) = frac{partial F}{partial Z_2}(1,x,y),因此上面關於相交數的說法仍然正確。自然地,總的分歧指數 b_{pi circ i} = sum_{p in X} (
u_p(pi circ i) - 1) = sum_{p in X cap Y} (X cdot Y)_p = (X cdot Y) = d(d-1) 為二者的相交數。

且慢!這裡有一個小問題:為什麼 XY 的交點都在有限平面內。

如果 [0:Z_1^*:Z_2^*] in X cap Y,那麼容易算出在這點處 FZ_1Z_2 的偏導數都是零,於是 X 與無窮遠直線 X 相切。所以前面的第二個條件保證了這一點。此外,這裡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事情,即 frac{partial f}{partial y}frac{partial F}{partial Z_2} 的次數並不一定相同,因為前者是後者取 Z_0 = 1 之後得到的,有可能次數下降了。當然,容易看出在我們的條件下不會發生這種情況。

最後,應用 Riemann-Hurwitz 就有 2 g_X - 2 = -2 d + d (d-1),即 g_X = frac{(d-1)(d-2)}{2}。這裡的映射度當然是 d,因為 H 上一個一般的點的原像數目就是 X 與一條直線的全部交點,相交數為 d

另一個相對簡潔的證明是應用 adjunction formula。在這裡有 K_{X} = (K_{mathbb C mathrm P^2}(X)) vert_X,其中 canonical bundle K_{mathbb C mathrm P^2} = mathcal O(-2-1),由 Fmathcal O(d) 的截面知道 [X] = mathcal O(d),所以 K_X = mathcal O(d-3) vert_{X}。又因為 mathcal O(1) = [H],所以 deg K_X = (d-3) (X cdot H) = d (d-3)。不過這個證明似乎與我們的主題沒什麼關係。

最後來看一下有奇點的情況,即考慮 X 是一個帶有奇點的不可約 d 次射影平面代數曲線,而 i : X 	o mathbb C mathrm P^2 是它的正則化,故 i(X) = X。我們只考慮正常二重點這樣的奇點。

首先還是要把位置擺好,在前面的兩個基本要求之外還要求兩條:第三條 X 的奇點都在有限平面內,第四條這些奇點處的(兩條)切線都不是豎直的,即不過 [0:0:1] 點。

同前面一樣地做投影,但現在並不是所有 left. frac{partial f}{partial y} 
ightvert_p = 0 的點都是分歧點了,因為所有的奇點都滿足這個。於是上面的計算就變成了 (X cdot Y) = b_{pi circ i} + sum_i (X cdot Y)_{p_i},這裡後一個求和是對所有奇點求和,當然是有限和。

求這個相交數就是一個局部的問題了。把奇點放到原點來看 f 並按次數寫開,起始的是二次項 f(x,y) = a x^2 + 2 b x y + c y^2 + cdots,於是 frac{partial f}{partial y}(x,y) = 2 b x + 2 c y + cdots。由沒有豎直切線的條件知道 c 
eq 0,於是局部在 Y 上可以取 x 為局部坐標,即通過 frac{partial f}{partial y}(x , y(x)) = 0 解出 y = y(x) 來。簡單求導知道,精確到一階有 y = -frac{b}{c} x + cdots,於是可以代入計算 f(x , y(x)),精確到二階有 f(x , y(x)) = frac{a c - b^2}{c} x^2 + cdots。因為是正常的二重點,所以 a c - b^2 
eq 0,於是在這一點的相交數為 2

如果一共有 delta 個奇點,那麼就有 b_{pi circ i} = d (d-1) - 2 delta,最後的虧格就是 g_X = frac{(d-1)(d-2)}{2} - delta


好吧大概就是這樣,雖然還有一些內容沒有打上來,比如實際講的時候還有一些習題要講,以及還有一些關於線叢和除子的基本內容其實之前沒有講過(當然應該說這書本來就沒有這些東西),到底要不要仔細說還是一筆帶過還是用別的方法混過去,估計還要到時候再看。

感覺也是相當混日子了,這麼點東西居然看了這麼久——當然其實也是之前學黎曼面的時候沒學過這一部分。不過關於線叢和除子的部分感覺比之前要精進了不少,也算是可喜可賀——當然說到底還是之前沒學明白。

(你看,說到底我還是只會這些明顯是線性代數的東西。。)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