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许惠捷 更新时间 : 2014/04/07 
 
 

(Brain.com 2014年4月号456期动脑杂志)有位小姐想买一组铝制收纳柜,她预先量好了家里可放的空间尺寸,走进大型家具卖场,带著皮尺仔细丈量她看上的各式各样橱柜,却一直找不到合适的……。

突然间,她的眼光被位在角落的情境式客厅摆设吸引,在展场里松雪色的橱柜,有著简约流畅的线条,正好是她想要的款式,可惜大小、隔层不刚好,于是店员建议她,上网做客制化的订制服务,可以满足她的收纳需求。

另一位男士,走进他常去的英式手工鞋门市,看来看去正好都没有喜欢的,店员发现了,立刻上前展示他可能喜爱的新鞋款,并预告一个月后会正式上市,这位男士确认了材质和颜色,并查询之前购买过的尺寸纪录后,立刻在店内刷了卡,店员说两个星期后,新鞋会自动寄到他家里。

这些例子显示了,现在的通路正悄悄改变,实体店可以为消费量身订做、预约购买,还结合线上购物与店头购物,满足一切需求,也影响消费者的购买习惯。这个现象,正如史隆管理学院布伦乔尔森(Erik Brynjolfsson)教授指出的:「实体和网路店面之间的界限逐渐消失,世界变成一个没有隔墙的展示间。」

打破界限 发展全通路  
过去许多实体卖场经常谈论,很多消费者喜欢在实体商店只看不买,在网路上比价后才线上购买,换句话说,各百货公司、大卖场变成消费者了解商品的展示橱窗,上网购买才是消费者的最佳选择,这对实体零售店带来巨大威胁。

但根据美国零售业调查机构BI Intelligence最新的研究发现,虽然有46%的消费者习惯上网比价购买,但仍有69%的消费者喜欢在实体店看商品,当场购买。此外,很多人误以为年轻族群喜欢上网比价,实际上他们更享受在实体店看上,就立刻买下,特别是3C产品、鞋子、运动和化妆品。

虽然实体零售商不用担心会被电子商务抢走生意,但实体店必须做更多,像是店内提供免费Wifi,结合平板电脑、智慧型手机的App,提供线上折价券、店内引导地图、及直接订购付款功能,还有品牌在卖场安装iBeacon传输器,能追踪消费者在店内的动向,提供不同门市的促销内容;或由店内人员,协助顾客线上选购商品,打包送货到家,让消费者不用提著大包小包继续逛街。

也就是说,品牌如要留住顾客,必须从线上到线下提供完整、贴心的服务,将通路扩展到全通路(omni-channel):实体店、行动载具App、官网、社群媒体、目录DM、电视、平面、户外、网路等,从任何的管道,都可提供消费者更方便、全方面的品牌体验,然后立即下手购买。

发展关键 行动策略优先
进入全通路时代,全球许多大品牌积极发展行动策略,其中亚马逊(Amazon)、eBay和Walmart的概念值得学习。对他们来说,行动不只是销售通路,更是和顾客直接沟通的方法,能培养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获得有用的消费者资料,以及增加顾客来店次数和消费额。

如Amazon的「Flow」App,消费者可以扫描身边任何物品,系统会在Amazon网路购物平台上找到这项商品,包括书、DVD、面纸等,消费者只要将商品加入购物清单,按照购物流程走,就能完成交易。

Walmart则是推「Scan & Go」App,让消费者一边逛、一边扫描商品条码,最后重新产生一组新条码,再去自动付款台扫描结帐,就能省去很多排队付款的时间。如果能善加利用这些行动科技工具,在实体店和网路购物间做搭配,能为品牌和消费者双方,创造更多价值及获利空间。

目前台湾品牌在发展虚实整合上已经在做,但在行动策略上脚步还是太慢,网路起家的品牌较能跟上趋势。(参考p.48精益求精)



商机直通口袋 致胜3招
品牌想成功经营全通路,要仰赖长期且持续的资源投入,尤其是经营团队的决心和执行力,更是成败的关键。数码全球执行长黄复隆提供3个致胜关键:

一、明确品牌定位,对准目标族群:在发展全通路策略时,如果没有明确的品牌策略,即使增加接触点,也一样会陷入论斤称两的价格战中;如果碰到节庆或重要档期时,可能冲出业绩,但却薄了利润。因此,在进行全通路发展时,需先分析目标客群的消费轨迹和购买诱因,依循品牌定位和个性,打造出合适的全通路型态服务模式。

二、导入全通路整合系统,把人放在最前线:品牌发展要有明确规划,初期就该考量内部电子化、行动化、发展电子商务和行动商务,依照发展需求,把资讯网路系统平台升级,打造云端化的企业总部。

导入系统的好处是,供应链库存管理、帐务计算、顾客资讯、电子邮寄的事件通知等常态性工作,都能透过云端管理系统即时动态处理,来节省企业人力。雇用人员的重点,应摆在和消费者直接的互动上。

三、掌握即时数据,提高品牌心占率:透过顾客资料库,只要顾客登入会员帐号,门市店员面对顾客,会知道他曾来店几次,是否有在网路上消费,对产品的偏好是什么,有助于店员在消费者的期待下,提供贴心服务。

全通路经营是为了相辅相成,不过多数以实体通路起家的品牌,对经营网路通路仍有很多迷思。

例如建置一个品牌官网,包括导入系统到前台网页设计,花费相当于开一间实体旗舰店,这让很多经营者怯步,因此品牌首先面临的挑战,通常是经营团队是否能接受新观念,勇于投资。

实体、网路大不同 5大必备观念
经营实体通路和虚拟通路是不一样的,开店123总经理安晨妤观察,很多实体品牌经营者,问他们一间实体旗舰店长什么样子,通常都很有想像,但是要放到网路上做官网,就没什么想法,所以常常看到品牌官网什么都没有,她建议,要进入网购市场必须先有5个观念:

一、网路系统不等于网路设计:好的店面要先有好的后台系统,就像盖房子要有工程师建筑钢架,建置好系统能延伸出各种资料,帮助各通路的销售一起提升。

二、网路设计不只是美观
:网路设计不只是外观时尚,更重要的是为顾客提供良好的浏览动线,让消费者进入官网,就像进入品牌旗舰店,有良好的购物体验。

三、品牌自有网路策略顾问:很多人误以为开店只要有网路平台顾问,实际上,品牌要有自己的通路顾问,才能根据实体、网路、行动通路不同的客群,做不同的定位,了解网路店面或官网的产品图要怎么放、提供什么内容等。

四、网路行销和实体促销大不同:办实体促销活动和网路行销不一样,多数通路行销代理商,只提供实体卖场促销活动,网路行销则要找数位代理商,包括关键字行销、口碑行销、社群行销等,而真正同时懂实体卖场行销和电子商务,并整合虚实,提供贴心服务的人才,还是太少。

五、销售数字会说话:在网路市场,如果销售数字没有成长,代表一定有哪个环节出错,可以假装自己是消费者,设想各种和品牌接触的可能性,体验品牌给你的感受如何,要不断测试修正。

安晨妤认为,很多实体通路成立的规则,在网路上不一定成立,所以更要努力找到突破点,把不合理的当成磨练,认为合理的就要不断重复训练。

通路创意 赢得最后一哩战
除了发展全通路,还要靠著通路创意,才能打赢行销的最后一哩战。如日本罐装咖啡品牌Georgia,70%的销售都来自饮料贩卖机,但是日本的贩卖机都长的一样,要怎样让消费者更想购买Georgia咖啡,甚至想天天买呢?

于是日本电通针对男性客群,设计了一款贩卖机行动App,当消费者下载App后,画面会出现6位咖啡女主人,选好心仪的女孩后,之后每当靠近贩卖机,就会收到来自这位咖啡女孩的讯息。由于贩卖机上安装了GPS感应器,能感应到使用者的距离,当使用者愈靠近贩卖机,讯息内容就愈亲密。

一开始,可能说「你好」,如果按购买,就会收到「谢谢你,希望你喜欢。」如果下次再来,还会收到表达关心的讯息,像是「嗨!运动不要太累啰!」,当男性顾客看到简讯,各个都露出幸福的表情,仿佛和咖啡女孩谈起恋爱。

这个创意的灵感来自,让贩卖机模拟真正的咖啡店老板娘,让顾客对咖啡贩卖机也有独特感情,有68.5%的人感觉更贴近品牌,有41%更常接近贩卖机。

当通路行销已经走向电子商务、实体通路、手机、新科技的全通路虚实整合,当系统延伸的大数据资料库,已经可以更精准掌握个别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和预测喜好,未来零售品牌的竞争,将更仰赖策略和创意。

这一期还会介绍传统通路品牌如何转型、网路品牌如何跨足行动商务扩大市场,当品牌想进一步扩大自身价值时,如何运用产品创意、口碑行销、通路创意,成为全通路时代的成功模范。▓




▲爱上贩卖机咖啡女孩
日本罐装咖啡品牌Georgia,针对男性客群设计了一款贩卖机App,可以让使用者从6位贩卖机女孩中,挑选最心仪的咖啡女孩,之后只要靠近贩卖机,就会收到这位咖啡女孩关心的讯息,距离愈靠近,讯息内容就愈亲密,成功吸引男性顾客经常来贩卖机买咖啡。




原文网址: 动脑新闻 http://www.brain.com.tw/News/RealNewsContent.aspx?ID=19915#ixzz2y9sfDnF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