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音可見歷史流動。

廣東話有不少押韻童謠,是不少港人集體回憶。當中一首「大笨象揸支槍去打仗」,因最近有電視節目主持提出,引起網上掀起熱話。主持說憑「大笨象揸支槍去打仗」下一句的答案,就測到究竟是香港島還是九龍或新界區長大的小朋友,如果下一句是「打完仗,返嚟食碗辣椒醬」就是港島長大的;「打唔贏,返嚟食碗辣椒醬」就是九龍或新界區長大的。說法掀起網民討論。

一種「語言」或說法在不同地區有差異的現象時有發生,這類現象早在西漢末年語言學家揚雄所撰的《方言》有載,著作亦被視為最早記錄漢語詞彙在地理上差異。而我們也能透過這些有趣的現象,來看世界的歷史流動,最具代表的必然數到「茶」。

南宋劉松年《攆茶圖》(網上圖片)

茶文化發源於中國,再傳播至世界。由於中國語言中對「茶」的發音不盡相同,茶傳播開去後,在全球各地的叫法也不同。漢字文化圈以外對「茶」的稱呼的起源,主要有「cha」及「tea」兩種,均可看出歷史來。

據了解,在幾乎全世界所有的語言中,「茶」的說法只有兩種,一種發音類似英語的「tea」,西班牙語中的「té」和南非荷蘭語中的「tee」;另一種發音類似「cha」,例如印地語中的「chya」,毫無疑問兩種發音都來自中國,正揭示古代茶葉「全球化」流動的路線。從陸上絲綢之路傳遞的茶葉,所到之處幾乎都叫「cha」,而在大航海時代期間,從海路傳送的茶葉,所到之處幾乎都叫「tea」。

南宋劉松年《鬥茶圖軸》(網上圖片)

「茶」(cha)這個詞是漢語,在很多不同漢語方言中發音都是類似。它來自中國,穿越中亞,最終在波斯語中變為「chya」,這是由於沿絲綢之路的貿易。事實上,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經有茶葉貿易。「茶」這個名詞的傳播範圍,超越了波斯語,在烏爾都語中成為「chay」,在阿拉伯語中成為「shay」,在俄語中成為「chay」。它甚至傳到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在斯瓦希利語中成為「chai」。受影響地方包括西藏、尼泊爾、印度、孟加拉、伊朗、土耳其、阿拉伯、希臘、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克羅地亞、捷克及俄羅斯等。

14世紀絲綢之路商旅 (網上圖片)

至於在東亞,日語和韓語中「茶」的說法也以cha為基礎,但他們用這個詞的歷史可能比波斯人更久。

但以上的解釋,不能說明「tea」這種發音的由來。在漢字文化圈,「茶」在不同方言中,讀音是不同的,在閩南話中,它的發音類似「te」,閩南語是在中國沿海省份福建所說的方言。而這種沿海方言的發音,說在大航海時代由荷蘭人將之帶到歐洲。

比利時畫家1720年繪畫英國家庭喝茶 (網上圖片)

荷蘭在17世紀時,是歐亞間最主要的茶葉貿易者。據《世界語言結構地圖集》(The World Atlas of Language Structures)解釋,荷蘭在東亞使用的主要港口位於福建和台灣,當地「茶」的發音都是「te」。當年,荷蘭人向歐洲等大規模輸送茶葉,故現今多存在「te」的發音,因此一般認為「te」音多由海路傳出,也造成了英文中「tea」這個詞的由來,也才有了法語中的「thé」及德語中的「tee」。受影響的地方除了英、法、德,還有匈牙利、丹麥、挪威、瑞典、芬蘭、西班牙等。在西歐國家中,葡萄牙卻與別不同,他們「茶」的發音為「cha」,因為他們主要從澳門進口茶,從澳門引入粵語詞彙為「cha」就是理所當然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