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曾经在大学时代就买过许知远的那本《那些忧伤的年轻人》的书的影评人,曾先森觉得自己还是有发言权的。

我自己很喜欢这个节目,当然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这个人,很多人说许知远有精英模式,谈的都是知识分子的话题,采访的多是文化名人。他鄙视著这个时代的很多娱乐,但他从不会炫耀自己的精英意识,这点来看曾先森觉得他真实。

还有一点原因,是许知远在节目中袒露的真性情。因为是作家出身,其实这档节目是他的采访首秀,或者说访谈视频首秀,所以他不会像那些已经非常油腻的采访者一样,用很多陷阱引诱别人回答。常常看到的情况是,当许知远抛出一个问题的时候,是突兀的,没有缘由的,他非常的自然,但没有过渡。 这样的提问方式,应该也是很多回答者,或者说受访者没有遇到的。于是,很多人就会反驳,这样的情形在《十三邀》里其实出现多次,这种类似于互掐互怼的模式,其实在传统的谈话类节目上是会被删除干净的。但许知远和他的团队并没有进行后期处理,几乎还原了这样的情形,所以曾先森反而喜欢这种真实感。 真性情的另外一方面表现,就是许知远常常在节目中发出懊恼,不自信和没有准备好,或者对前一天采访的状态怀疑的各种情绪。让一个谈话类节目的主持人在镜头前不段否定自己的这样一种设计,也是让曾先森喜欢的一个原因。因为它不再高大上了,不再犹豫了,不再是设计好的,更加喜欢。


所以,在我看来,许知远的《十三邀》其实是一个和信念有关的节目。许知远找名人聊天,近距离观察他们,甚至像刑讯逼供一样,和他们相处四五个小时直到筋疲力尽,都是为了问出那个问题:你的信念什么,你靠近你的信念了吗?之所以选择名人,是因为他们久经磨砺,可能离信念更近一点。

这些对话,表面上看起来,和赚钱有关,和专业有关,但背后的画外音是「信念」,你相信你做的东西吗,你做这些东西,是为了什么?你做的事情,对于让人更幸福,社会更文明,有没有帮助?在赚钱之外,你有更大的信念吗?

他是用「信念」去冒犯他们,也用「信念」去冒犯观众,好多人都经不起这样的冒犯。哪怕是那些久经磨砺的人。这是我万万没想到的。

就像《心灵外史》里的大姨妈,用信仰去冒犯众人,尽管她的冒犯简单、粗野、笨拙、没头没脑、混沌一片,尽管她完全没有理论指导,全靠一条命去拼,但就是这么简单的冒犯,也照射出许多看起来堂皇不可破的事物的原形,原来它们是气功、传销、残缺的宗教。

而许知远的冒犯,更熟练,蓄谋已久,也更有前因后果。这是我喜欢看《十三邀》和《偏见》的原因,就想看看他带著不太好看的外表,近身肉搏一样的姿态,和不满意就会挂相的镜头表现,去问问他们:你们有信念吗?就问这个就好。

怎么问的,问的结果如何,根本不重要。只要有人问就好。

信念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但我确实想知道,他们到底有没有信念。甚至,说穿了,我也不想知道,罗振宇、蔡澜、李安、冯小刚、李银河有没有信念。我只是想知道,究竟有没有信念这件东西。

就像,稻草人不在乎自己有没有心脏,却很在乎,世界上到底有没有心脏这件东西。

我们就是带著对这颗心脏的期待活下去,所以需要有人时时证明它的存在。


作为一个90后,看这部访谈节目著实心情压抑,他想通过邀约不同行业的优秀人才表达对社会现象的反思,他的语言讽刺程度一点都不亚于窦唯的高级动物。在互联网高速发展下,信息时代的透明化,多元化,我们该坚持什么?放弃什么?特别喜欢采访马东那集,他提到的,他的底色是悲凉的,所以他对这个世界特别乐观。他人观花,不涉你目。他人碌碌,不涉你足。他们在自己行业逗找寻的精神食粮。愿十三邀邀约更多有趣的人!


挺好的,这也是这个节目不同于其他节目的特点。提问者大多没有意见,让讲述者表达自己的观点,但这个节目,访问人和被访者意见不都一样,各抒己见,这样不也挺好?看到两种角度,立场,观点相互交锋,也是一种很好的体验。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