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虞子期

2019年是大家熟悉的「厄尔尼诺年」,可以说我们地球的环境也在厄尔尼诺的状态之下不断的产生威胁,随著厄尔尼诺的持续升级,全球的大气都在它的影响之下出现了难以置信的局面,高温气候来得早,降雨呈现规模化分布,该有的降雨没得,不应该有的一直下,所以说可能就是极端化模式,而不是普遍分散式的情况。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报,在2018年9月进入厄尔尼诺状态之后,2019年1月正式达到了厄尔尼诺事件标准,并且又确定出「厄尔尼诺年」,这是一步一步明显加强的趋势,而这次厄尔尼诺事件不会就这样结束了,根据初步预估,将会持续到今年的秋冬季,强度在中等偏强以上,也就是属于「暖池型」的厄尔尼诺事件。

根据气象专家表示,例如我国陕西地区,今年受到厄尔尼诺事件影响,我们似乎已经提前进入到了「夏季」的模式一样,3月中旬气温回升快,冬春季节转换偏早,同样如此,今年以来广东气温偏高、降水偏多,已在3月上旬入汛,提早28天,所以说从这些数据来讲,我们的四季变化可能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春夏秋冬的模式明显出现了改变的情况,至少从时间上来说,已经改变很多。

如果大家还记得上一次厄尔尼诺事件的话,那可能在这次的「厄尔尼诺年」遇到的情况就不会那么敏感,因为会产生同样的问题,只是强度大小问题,上一次出现在在2014-2016年间,属于超强厄尔尼诺事件,而这次虽然初步预估是弱厄尔尼诺事件,但是在响应的强度上做了很大的改变,来得快,来得猛,大气响应非常的迅速,并且这也强度也不会停止,上面也说了可能到中等偏强的状态,所以气候反映可能还会更加的强,

「厄尔尼诺」是特指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偏暖现象。海温偏高越多,持续时间越长,其强度就越大,对全球气候影响也就越大,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重发。厄尔尼诺事件一般2-7年发生一次,而2019年出现厄尔尼诺事件我们是刚好隔离了完整的3年左右的时间出现了,差不多接近厄尔尼诺事件的极值时间段,所以这也说明了厄尔尼诺事件发生的频率在增加了。

一般情况来说厄尔尼诺事件持续时间越短影响也就运行,在科学历史记录之中,1951年到2019年期间,达到中等强度的超长「厄尔尼诺事件」4次,超强等级的「厄尔尼诺事件」共3次,维持时间均超过12个月。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最长可达16个月,而国家气候中心的预报显示,本次厄尔尼诺事件持续时间可能超过15个月。所以相当于是要接近极值了,那么产生的极端天气变化也会更多,当然我们也看到全球已经出现的自然灾难,如澳大利亚的高温,美国的风暴,菲律宾干旱等自然灾难,所以「厄尔尼诺年」的触发影响似乎已经出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