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公司有一位同事非常喜歡旅遊,週末喜歡到一些野外感受大自然風光,享受世外桃源的清靜。

但是他非常傲嬌,不喜歡SUV,因為它不夠旅行車旅行。

但SUV確實很高大,底盤夠高,走野外可以很輕鬆,在野外沒有通過性等於白談。

很多人看重SUV就是這個原因,但是又有一些人就好比我同事一樣,喜歡追求旅行車。

不想要SUV的高大,又想要高底盤,只有這幾臺車能滿足你了! 汽車 第1張

因為它能滿足很多旅行需求,它的底盤又沒有SUV這麼高,野外旅行會不會刮底盤。考慮到這種客觀原因,Crossover這種跨界車型就誕生了。

跨界車真正的起源車型應該是世界第一款在1948年誕生的Willys Jeepster,跨界車就是我們印象中的越野車降低了底盤,旅行車和轎車擡高了一點底盤。

以達到兩者屬性的兼容,中和一起。Crossover這個體系太復雜龐大了,隨便兩個車型特徵放在一起,就是一輛Crossover,就誕生出許多形色各異的Crossover。

不想要SUV的高大,又想要高底盤,只有這幾臺車能滿足你了! 汽車 第2張

大家一看到旅行車就覺得它是一輛拉長的轎車,

1979 AMC Eagle的誕生,這種高底盤旅行車型就成了當今的標準。

跨界車現在的市場也是一片紅海,可以選擇的車型比不了現在大熱的SUV,也能有很多不錯的備選車型。

概念已經過時了,基本都把跨界車歸類到SUV領域上,畢竟SUV這個字眼纔是現在市場最大的熱門。

有哪些不是傳統SUV,又能滿足旅行車需求的車呢?

奧迪A4 Allroad

這輛跨界車可不便宜,奧迪車標的屬性,直接定位豪華跨界旅行車,指導價高達40萬以上,它的優惠幅度最5萬塊左右,也算良心。

什麼纔是真正的奧迪車?

縱置四驅纔是奧迪車的精髓,252馬力的2.0T發動機搭配7速雙離合和Quattro四驅。

非常符合咱們虛榮心,奧迪A又是少有的標軸車,又是唯一一款旅行車,自帶寬體讓你不再後期加裝。底盤的離地間隙也能對付一些爛路。

不想要SUV的高大,又想要高底盤,只有這幾臺車能滿足你了! 汽車 第3張

帝豪GS

帝豪GS是少有的非常親民跨界車,作為自主品牌,價格不會比合資車進口車相提並論,指導價為7.78-11.68萬元。

這是一款跨界小型SUV,非常時尚動感的外表,底盤比轎車高出許多,擁有吉利轎車的操控性,又自帶SUV的離地間隙。

在性價比上能秒殺同級別許多車型,2019年一月份就賣出了15000多輛,證明瞭它的價值。

不想要SUV的高大,又想要高底盤,只有這幾臺車能滿足你了! 汽車 第4張

馬自達CX-4

光從外形來看,跨的有些模糊,轎車與SUV的雜交產物,

從血統上來分析,CX-4就是一輛擡高底盤的昂克賽拉。在保持了SUV最基本的通過性,同時也繼承了轎車優秀的操控性。

底盤的硬度僅次於MX-5,決不妥協的操控性,加上厚輪胎,在山路跑上一圈,發現買下它的價值不覺得虧。空間小,隔音差,震動感強烈,又沒什麼優惠,讓你又愛又恨。

不想要SUV的高大,又想要高底盤,只有這幾臺車能滿足你了! 汽車 第5張

斯巴魯XV

斯巴魯似乎沒有把XV特意劃分到跨界車種類,但是它的底盤確實高,通過性能與一些越野車相比較,

不錯的外觀,四驅的選擇,進口車的身份,都讓它的賣點更加發光,19.68-22.68萬的價格讓普通消費者不會去想象它怎麼養家。

優惠幅度很微小,也不好向大眾家庭消費者推薦這麼一款小眾車型,但是喜歡它的人又真的非常喜歡。

不想要SUV的高大,又想要高底盤,只有這幾臺車能滿足你了! 汽車 第6張

高爾夫Alltrack

這是在國內剛剛上市的新車,高爾夫旅行版的跨界版。歐洲人就喜歡這種”不倫不類”的車型。

分不清楚它的特徵,時而轎車,時而旅行,時而MPV,時而SUV。

這款高爾夫Alltrack是以進口車身份在國內上市,起售價高達21萬以上,買它的人只能是情懷比較深情的人了吧。

不想要SUV的高大,又想要高底盤,只有這幾臺車能滿足你了! 汽車 第7張

總結:

不喜歡SUV的高大,又想要高底盤,滿足野外最基本的通過性,這幾款也不妨來看看。

相信我的改裝和你的引擎;

《酷車無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