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汉族大部分地区的茶叶,我国少数民族有很多特色「茶」,其中藏族地区的代表是酥油茶,是他们的日常饮料,一般去那边旅游的朋友也是一定要尝试以下的(虽然可能喝不惯)。

在介绍做法之前,谈谈酥油茶的历史成因。西藏气候高寒干旱,空气稀薄,蔬菜瓜果都很少,藏民又常年食用奶、肉、糍粑,非常需要喝茶来消食去除油腻感、补充营养,所以茶成为当地人补充营养的主要来源。在他们那里流传著一句话:宁可三餐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但是西藏本身不产茶叶,所以是从其他地方输入的,品种基本是云南的普洱茶喝四川的沱茶。关于它的形成还有个传说,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唐代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带了大量茶叶去西藏,引起李饮茶之风流行。然后因为她喝不惯牛奶,便把茶叶、牛奶、羊奶一起混合熬制,现在的当然比这要改进很多。

正宗酥油茶加工还是很讲究,一般先用茶壶烧水,水沸腾之后,再把紧压茶捣碎,放入沸水中煮,大概半个小时;

茶汁出来后,滤去茶叶,把茶叶装进圆柱形的酥油茶筒,同时加入适量酥油(如果有需要可以加事先炒好、捣碎的核桃仁、花生米、芝麻粉、松子仁等);

最后放少量盐、鸡蛋;盖上酥油茶筒,用力拉动里面的拉杆,有节奏的上下捣打,里面的东西混为一体就可以倒出来享用了。

味道咸中带甜,非常开胃,还可以暖身御寒,是当地待客的重要礼仪。

GSN


酥油茶,首先要有酥油,酥油一般是用牛奶,马奶(马奶较好),挤出后在奶捅里绞拌成浓缩的奶油(手工的)。用奶油加砖茶茶汁和炒熟的花生碎瓣,再放入(打酥油茶)的工具里,来回抽动直到酥油,茶汁,花生溶合在一块时,倒入碗中即可饮用,也可加点盐或糖。手工打的酥油茶味道特好。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