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

在生活里,很多处于「关系」中的人,总是不直接表达自己的需求,自己的意愿,反而让别人来「猜」。

猜对了,喜笑颜开;猜错了,暗自生闷气。就算是生闷气的时候多了,也还是在执拗:我就不说!

你是否也像小悦那般好奇,他们为什么不直接说呢?为什么这么执拗呢?这样猜来猜去多累啊,还容易造成误会!我想了想,大概也能理解他们的心情了,但是理解,并不代表著认同。

不说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1、害怕说了反而得不到满足,还会被嘲笑、被伤害。

一个二十九岁的女生小花,过生日希望朋友能送她一个芭比娃娃。朋友说:你都29岁了,还要芭比娃娃......?虽然是玩笑之语,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此后,小花没有再向任何朋友透漏出自己的真是所需。

2、已经习惯了等待,让别人来给予而不主动去争取。

坚信一种信念:「属于我的,它自己会来;不属于我的,我争取也没用。一切看缘分,缘分到了,就会来了」。于是,继续坐在岸边观望,等著那艘船自己飘过来。

谁知,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机会都是需要自己努力争取。

3、内心有深深的自我不认同感,自认为不值得,所以想要的都不会得到,说与不说也就没有区别了。

「那个人真好,我好喜欢那个人啊」

「要不去表白吧,感觉他对我好像也有点好感,还经常约我吃饭」

「表白?还是算了吧,像他那样的人怎么会喜欢我,别到时候连朋友都做不成了」

「可是你不表白到时候人家有女朋友了,你就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试问,有多少爱情就是因为「你不说,我也不说」而变成遗憾的?

4、因为社会价值观而压抑自己的「说」的欲望:「索求」看起来总显得人「拜金」,而人们总是不屑于与所谓「拜金」的人为伍。

执拗的根源,还是在于他人于我的回应,是否符合我的期待。

但是,你难道有读心术,能够一眼读出来别人心里想什么吗?别人也不可能一眼就看出来你在想什么。

所以,如果真的害怕,不如用开玩笑的口气来表达自己,亦真亦假,别人也不可能分辨得那么清楚。反正话是你说的,你说它是真的它就是真的,你说它是假的它就是假的!

执拗,是时候该放下了。

懂你的人,自然会用心懂你,不管你执拗与否,TA依然能一眼洞悉你的所需所想!

*文中图片源于网路,侵权即删。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