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修:这辈子只想做好一件事

作者: /撰文/今周刊 | 今周刊 – 2013年7月4日 下午1:36

 

 

 

编按:隐身台北文山区的「屏风表演班」,艺术总监李国修笑说:「这里是制造欢乐的地下工厂。」

 

受父亲影响 专注「一件事」的道理

这一条剧场之路,一走就是25年,从没「移情别恋」,李国修标准的官方说法总是:「这辈子只想做好一件事,就是『开门』、『上台』、『演戏』。」影响他最深的父亲,是学历不高的一位京剧制鞋师傅,李国修小时候有一次嘲笑他:「你一辈子都在做鞋,有什么出息?」

 

父亲说:「就是靠我16岁学了这手艺养了你们,可曾让你们饿过?人生只要做好一件事,就功德圆满了!」尽管已是名满华人社会的喜剧泰斗,李国修却说:「我的戏剧细胞并不是天生的,小学三年级时的作文『我的志愿』,我写的是长大后要当老师。直到18岁加入学校的话剧社,才决定这一生要成为演员。」

 

三个转捩点 成就剧场泰斗

18岁加入话剧社,是李国修人生第一个转捩点,启发他对戏剧一生的兴趣。一周5天半的上学时间,他有4天泡在话剧社。不过因为穷,只能自己摸索戏剧基本功,「我就是靠想像力胡乱发明,但反而刺激了一生的原创。」以1992年大受欢迎的情境爆笑剧「莎姆雷特」为例,帘幕一拉开就是谢幕,观众们虽然很纳闷,但也跟著鼓掌起来,这就是李国修的颠覆式创意。

 

李国修退伍1年后,加入耕莘实验剧团,成了他人生的第二个转捩点,正式启蒙有关肢体语言、开发想像力、碰触内心世界等戏剧专业训练,让他对戏剧的热情,从「兴趣」转向「迷恋」。

 

他说:「我在这个阶段找到了自己,刺激创作欲,发现当一名演员,竟然可以这么快乐!」1986年,李国修31岁,成立屏风表演班,这是人生第三个转捩点,正式进入自我印证的阶段。「如果我不走剧场之路,我可能继承父业做鞋子,如果不做鞋子,我可能就做农夫。」

 

面临生存危机 咬牙苦撑

屏风成立25年来,发生过10次危机,其中最大的危机是2001年的美国「911事件」。世界景气重创,屏风也受到波及,剧码「不思议的国」首演前1个月,台北的票房才卖出2成。

 

当时屏风共有26名专职员工,1个月管销费用要200万元,而「不思议的国」400万元制作费用已经支出。当时财务经理评估,若是执意开演,要赔900万元到1,500万元,若取消演出只需要赔400万元。

 

面对无情的打击, 李国修整整哭了一个星期,最后召开记者会宣布停演「不思议的国」,接著又裁员16人。屏风总部附近一家泡沫红茶店的老板,在电视上看到李国修的记者会,当天晚上送来80杯泡沫红茶,他对李国修说:「这是我唯一能做的,你们绝对不要解散!」

 

使命:如果不做剧团,我会死!

在亲友与粉丝的大力支持下,李国修决定用仅剩的5、6百万元,咬牙苦撑半年,制作「征婚启事」。「那时我能省则省,例如订报纸的小钱,我也要省。」半年之后,「征婚启事」开演前2周票房就卖光,屏风的生存压力顿时纾解。

 

剧团的经营不易,成立屏风之后的第一个10年,李国修身兼编、导、演、老板4职,工作繁琐,巨大的压力让他陷入焦虑,面色蜡黄、常打哈欠,一天最高可以抽上4包烟。

 

他回忆:「当时我总觉得脑髓像压了6块砖头,就算醒著也是昏迷,没有一秒是清醒的,内心其实已经崩溃。」李国修的心力交瘁,王月看在眼里心疼不已,曾经劝他:「你放弃舞台剧,转行当老师吧!」但李国修说:「如果不做剧团,我会死!」正是这一股使命感,以及一生只做好一件事的家训,让他坚持下去。

 

人生要「放」

现在的李国修已经56岁了,他悟出人生要「放」,包括「身体放松,工作放心,权力下放,生活放逐」。6年前,他终于戒掉27年的烟瘾,体重一口气暴增了17公斤,「现在我晚上回家睡觉,躺下去一分钟就睡著了。」

 

原本认为不工作就会生病的他,现在会自己一人跑到澎湖玩,只用电话交代秘书说,「公事自己搞定。」另外,他一年平均去一次日本东京,只逛剧场及市场,趁旅游时思考屏风的下一步。

 

屏风目前80%的收入来自票房的结余款,剩下20%来自文建会等其他单位的补助款,李国修认为,剧场在台湾的商机十分庞大,「看戏前总要吃饭、逛街,每一张票可以衍生出四倍的消费。」未来的人生,李国修的最大心愿,是让屏风的全职人员增加到200人,并盖一座可以容纳1,500人的专业剧院。

 

他说:「大楼的屏风招牌题字,我都已经准备好了。」距离圆梦还有一段长路要走,但肯定的是,这位喜剧泰斗不会轻言放弃继续在舞台上发光发热。

 

李国修的办公桌识人学

身为剧团的老板及灵魂人物,李国修没有个人的办公室,而是与员工们一起比邻而坐。写剧本不是需要安静的空间吗?他说:「我是群居性动物,喜欢跟大家打成一片。真正要思考时,会在我家里的书房。」虽说没有思考,但事实上,李国修看著各式各样的办公桌,也总会试著延伸出各种角色的性格想像。

 

一间办公室,彷若看见人间百态。他先以自己的办公桌为例。堆满各式文件、物品,看上去有点凌乱,但他说:「其实是乱中有序啦!这种人通常是工作狂,责任感很重,常常要研判事情的轻重缓急,所以会陷入焦虑,会突然失踪二天做沉淀。不过,不容易离开工作岗位。」

 

接著,他指著周边的员工座位,贴满了很多小卡片,他说:「这种人是浪漫自由型,很会营造气氛,比其他人要更能预知节庆的到来。比较不会跟同事钩心斗角,人缘很好。

 

但若是公司的规定太多,限制了他的自由,他就会走人。」办公桌很整洁、私人物品很少的人,又是如何?他说:「比较规律、朝九晚五,讲究权力顺序、计较时间,就是据理力争、在乎得失,不是很好相处,通常工作做不久。」

 

李国修

出生:1955年
现职:屏风表演班艺术总监
学历:世界新专广播电视科
经历:与赖声川、李立群成立「表演工作坊」(1984年)
成立「屏风表演班」(1986年)
国立台北艺术大学戏剧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国立台湾大学戏剧系指导教授、兼任副教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