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充满爱心和耐性的老师。

一个简单的词汇,一个简单的发音,需要重复教导成千上百次。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样的工作枯燥无味,但是对聋哑学校的特教教师隋攀来说,这些仅仅是日常教学工作中最基础的内容。 

网上图片

网上图片

网上图片

网上图片

自2002年参加工作以来,38岁的隋攀已经在沈阳市铁西区聋人学校教了17年。

刚开始时的聋哑教育没有模式参考,也没有经验借鉴,隋攀苦恼于怎么教育好这些特殊的孩子。于是她开始查阅各种资料,学手语,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学生的性格特点,通过不断摸索实践,隋攀逐渐找到了一套自己的教学方法。

网上图片

网上图片

网上图片

对于普通的孩子来说,出生之后的几年他们便可以学会用语言进行交流,但是对于重度听力损失的孩子来说,这是一件需要付出极大耐心和精力的事。隋攀说:「即使是一个普通的拼音字母也要经过几十次、甚至上百次的看口型、触摸喉咙、感受发音部位和气息的反复训练。」

一节语训课下来,她的声音经常是沙哑的。但是,看到孩子们逐渐学会了发音、拼读、看口型,隋攀欣喜无以言表,「再多也是值得的。」

网上图片

网上图片

网上图片

网上图片

因为听不到声音,很多孩子的内心是自卑的。隋攀在课余时间化身成他们慈祥的「妈妈」,关心他们,和他们聊天、做游戏,鼓励孩子们要不怕困难,乐观、积极面对生活。

执教17年,她用真诚赢得了学生们的信任,用爱心走进了学生们的心田,更用智慧探索出了高年级聋生德育工作的有效方法。

网上图片

网上图片

网上图片

网上图片

她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学生,很多已经进入社会工作;有的已经成家,甚至已经为人父母。

隋攀感慨:「让我感到欣慰的是,他们都在社会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凭借自己的聪明与才智自食其力,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这就是让我坚定信仰、无怨无悔的力量泉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