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中国有唐宋八大家、有明清小说、有诗词歌赋,可以说中国是文学的国度,直到现在文学依然是表达的是比较的自由的,绘画也很发达,山水花鸟、别具一格,唯独音乐这块,没有什么作品留下来(鸦片战争之后的不算),只有局指可数。更别提类似贝多芬、莫扎特、肖邦这类的人物了。至于宫商角徵羽,更没几个人知道的了,普通人也只知1234567了。这是为什么?高晓松说:中国汉族是没有音乐的,我质疑这个结论。但是你如果问普通人,中国古代有什么文学家、史学家、绘画家、书法家,一般受过初等教育的人都会报得出来,而音乐家,没看过音乐史的人真是一个也说不出来。

还有音乐教育的问题,为什么中国的音乐课都是听无聊的流行歌曲,不教音乐史。(中国有音乐课吗?)一般人也只知道莫扎特和贝多芬、肖邦,我看连李斯特、德彪西(我也是后来才知道的)大部分人都不知道。


果然还是决定认真的回答这个问题。

好,那么我们从头来看题主的这个问题,题主把诗词歌赋和明清小说放在一起,把这些全都归类为文学的前提下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只能说,很遗憾,在以后希望你先确定有没有再问为什么。

题主也说了,中国文化,山水花鸟别具一格,唯独音乐没留下什么作品?那我们就回过头说说为什么我要吐槽你把诗词歌赋和明清小说放一起这个事了。

我天真的认为大部分人都已经知道诗,词,曲,这三种体裁原先并不是我们现在继承的样子,也就是说,我们平时学到的诗也好,词也好,不是像现在这样仅仅只有文字而已,它都是有曲的,是的,每一个,都是有旋律和伴奏的。就连你熟读的「床前明月光」它在被李白创作出来的时候也是有所谓的「旋律和伴奏曲」的。也就是说,它是要唱出来的。

所以说,诗,词,曲,它严格来说不能全都归类为文学,虽然写的歌词非常有深度,但它是音乐。彻头彻尾的音乐,只是没继承下来。

所以说我不认同你说的地方是。你说中国当时的音乐不发达,这我坚决不同意。但是我认同你说没几个流传下来的,这我只能低头说。

「你说得对。。」但也不是没有。《广陵散》如果你没听说过,那么《霓裳羽衣曲》你一定知道吧。题主你也知道还是流传下来几个的。

然后说一说为什么没有流传下来。

我个人认为,很大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国古代所使用的记谱法的原因。

也不用我个人认为了,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这门课当中,明确提到了音乐传承中主要有「口头传颂」和「书面传承」两种方式,书面传承最主要的手法就是记谱法。再说了说到口头传颂,中国流传下来的戏曲文化,这不都是音乐么?怎么就没想到它呢?

我国古代在记录乐曲的时候,最开始使用的是文字谱。

你先看个大概,这是从百度上找的图,难以理解是不是?你觉得照著这个什么都弹不出来对不对?

这种文字谱是记述古琴指法弹奏,弦序,音位的记谱法,它不能直接的反应出曲子都是什么音。这是个什么曲子,也只有上手弹奏之后一听才能知道这是什么曲子。用这种谱子记录下来的音乐,传承难度可想而知。后来唐代琴家曹柔减化,发展成为减字谱。也依然晦涩难懂。除此之外还有弦索谱(已经失传)管色谱,俗字谱和工尺che谱。(没错,你要记住读音不是工尺谱而是工扯谱)

对就是你。

这种记谱方式想要把乐曲流传下来看起来条件是极为苛刻的。

更何况知道宫商角徵羽的人不多不说,即使是知道,能正确读出这5个字的人,又少一堆。然后,知道这些的人,不一定知道,中国还有十二律。各律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更难了是不是?至于你问我为什么我们现在的人都很少了解这些?那我们历史的角度想想。我国古代从周王朝开始,要求学生掌握的「六艺」在后来慢慢的偏重六艺中的书与术,这种恶性发展直到现在,也不难理解为什么现在的人们不了解我们老祖宗的音乐了,也可以理解为什么人们知道我国古代有文学家书法家之类的却说不出来音乐家这种事情?

其实要你们说我国古代有哪些音乐家也是可以说出来的。其中一个就是你玩游戏再熟悉不过的蔡文姬。

给你留个百科如果好信自己查去吧。这上面比我说的全,我也不多bb。先举这一个例子,就是让大家知道,我古代不是没有音乐家,只是你们不知道他们是音乐家。也的确,没学过音乐史,这些真的不知道。

最后,题主问了一个非常有建设性的问题,为什么中国的音乐课不教音乐史?

题主说的应该是中小学的音乐课对吧,我得先纠正题主一下中国不仅有音乐课而且大多数也不听流行乐。但上的课让人感觉真不如唱流行乐。。。(玩笑话)好,正儿八经的回答下这个问题。我们在上音乐教育学在进行说课和试讲的时候,我们的导师也跟我们说了一下,我只能跟你说个大致。现在的中小学音乐课更偏向于让学生去感受音乐,去理解音乐。去创造去发现。让他们在学习音乐课的同时明白一些道理,并且掌握一些音乐技能。我们在制定一节音乐课的时候的三维目标就已经确定这一堂课是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要求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参与进去,不要让学生觉得音乐是枯燥,乏味的。学生参与的时间越唱越好,这是一节成功的音乐课。然后你想一想,你让这些学生们去学习音乐史?开这门课首先你得明白你要为了什么而开。你让他们学音乐史,你是让他们学什么?学了有什么用?这对他们掌握音乐知识有一丁点帮助么?显然作用是微乎其微的,不仅如此,枯燥乏味的音乐史本身就难以让学生提起兴趣,这样会让本身就难以发展下去的中国音乐教育变得更加难以生存。况且音乐史如果不是要打算深入了解音乐确实没有必要深入学习。本来音乐课所占比重就不高,不带著学生去感受,体会音乐,硬拉著学生背音乐史,这不仅不负责任,也对中国音乐教育是一种危害。等到有那么一天,音乐所占学生课程比例能与数学啊,语文啊这些科目一同占据一席之地,国家再考虑开设音乐史课也来得及。以上。很多说法都是从个人认知角度出发,如有错误还请指正。也希望题主在提出相关问题之前,先查阅一下相关的资料,再来提问。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