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不是我太弱了(?°?д°?)欣赏不了大师

《悲怆》听不出悲怆,《月光》听不出失恋的感觉。

求问,我是不是一个被古典拒之门外的人(??? ·? ???)


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题主还没有习惯西方古典音乐的语汇,我猜测你对音乐欣赏的经验也许还局限于流行歌曲、轻音乐之中。

首先要弄清一个概念:

标题音乐和无标题音乐。

标题音乐是指围绕某一标题创作的音乐,它的标题对欣赏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比如说贝多芬的《致爱丽丝》、李斯特的《爱之梦》都是这一类。

无标题音乐一般是根据体裁、结构的套路来展开的音乐,它的曲名一般都是体裁名,比如交响曲、奏鸣曲、协奏曲之类的,你想听懂的话,首先需要熟悉这个体裁和曲式结构。

贝多芬的这些大型器乐作品都属于无标题音乐,所谓的「悲怆」也好,「月光」也好都只不过是一个绰号,而不是标题。以此绰号作为欣赏的指南,往往是按图索骥,容易云里雾里。

比如说,你所说的「悲怆」奏鸣曲,一共有三个乐章,只有第一乐章的引子能感到明显的「悲怆」之感。但是这个引子也很快就过去了。作曲家按照结构逻辑展开乐思,不会一直停留在某一乐段的情绪当中。第二乐章整体感觉比较类似,是平静、温柔的,第三乐章则比较快速、动感。全部都用一个「悲怆」去套,那你肯定是不得要领的了。

奏鸣曲式欣赏起来也是有一定的难度的。首先它比较长,然后主题比较多,就像是一出戏,有若干个角色。这就需要你有比较好的音乐记忆力,前面听到过的主题再次出现,你得认得出来。

奏鸣曲式的套路是,至少有两个主题,一个主部,一个副部,这两个是不对付的(不在同一个调),性格也会不一样。呈示部它们都会出场,到了展开部这两个就开始干架,最后到了再现部它们又达到了一定程度的统一(副题服从主题,回到了主题的调上)。这就是奏鸣曲式两个主题的对立统一关系。

拿「悲怆」的第一乐章来讲,它有一个主题和两个副题。开始不是主题,是引子。引子是五雷轰顶、踉踉跄跄的,充满了叹息的音调。引子过后,是一个比较激烈的一路往上冲然后又松下来的主题,接下来有两个副题,一个是低音部与高音部的对话,加以笨拙的舞蹈效果的伴奏,一个是像一排波浪边荡漾边往上冲。基本上把这几个主题都认清楚了以后,欣赏起来就容易多了。呈示部会反复一次,就是三个主题都再分别出现一遍。然后引子的段落又来了,再接下去就是展开部,可以明显听到主题和第一副题(就是低音高音对话那个)在交织,就可以理解为它们在干架。再之后又回到主题,三个主题又挨个再来一遍,这个时候两个副题会比之前稍有变化。最后尾声,又出现了引子和主题,结束。

附上吉列尔斯演奏的悲怆第一乐章供欣赏:

Piano Sonata No.8 In C Minor, Op.13 -"Pathétique" - 1. Grave - Allegro di molto e con brio?

music.163.com图标

关于「月光」奏鸣曲的分析可以参考这篇文章,我的观点,它和月光没什么关系,也不温柔不抒情,反而是阴暗恐怖压抑的,充满了扭曲和冲突,和失恋的情绪倒是能扯得上一点关系:

虎皮纱: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真的平静又抒情吗?


谢谢邀请。

旋律感和灵巧是两回事。

题目和音乐内容也是两回事。

贝多芬不是那种纵容自己伤感的人。他是那种被浪头拍到海底也要奋力登天的人。在他的音乐里很少听到单纯的自怜自艾,所以老柴说听贝多芬只感到神圣而得不到怜悯。

贝多芬的音乐也的确不能说灵巧。因为他的结构太大,思想太深,就是《致爱丽丝》也有中间那段敲敲打打的篇幅,还记得第一次听到全篇的让我吃了一惊。

但是说贝多芬没有旋律? 呵呵。的确,他音乐的其他方面盖过了旋律的风头,不像老柴,老莫,圣桑。但说他旋律不好? 试试以下作品:

贝六,贝七第二章,贝九第四章 (其实我觉得他所有的交响曲都有很好的旋律耶)

小提琴协奏曲

钢琴协奏曲三四,尤其是五

致爱丽丝

小提琴奏鸣曲 Spring, Kreutzer

钢琴奏鸣曲 不光是月光,悲怆,还有 Les Adieux,Waldstein, Appassionata

都是哼的出来的调子。

当然,也许哼老莫是轻快的,哼老柴是抑郁的,哼圣桑是细腻的

哼贝多芬是摇头晃脑,手舞足蹈,咬牙切齿,皆有可能的。


私以为不给音乐强行捆绑上莫须有的文学化情感化的解读是欣赏古典音乐必须要做的事。这点上题主已经做得很好了。(笑)

说回贝多芬。贝多芬的确不是以旋律见长的作曲家,这不是说他不擅长写旋律(事实恰好相反),只是,他很多时候不选择凭借旋律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音乐是不只有旋律的;就古典音乐而言,某种程度上和声与织体甚至更加重要。能听到作曲家在旋律之外的良苦用心,才能在古典音乐中听到更多吸引人的东西。

祝题主聆听愉快。


贝多芬的音乐以动机为主,在他的作品里听到的更多的是一小段一小段的东西,和莫扎特、肖邦这样的旋律大师比起来旋律感确实不是那么强。比如你说的「悲怆」,第一个乐章的引子完全是由动机构成的,后面的部分也大多是动机,第二乐章才全是旋律。

灵巧感这个东西得看作曲家的风格嘛,纵观整个西方音乐史,以灵巧著称的不就莫扎特一个吗,贝多芬那样一个性格直爽脾气暴躁的人,他写的那些作品很符合他的性格,非让他全写灵巧的曲子不是为难他吗。

至于悲怆听不出悲怆,贝多芬又没有说这首曲子表达的是「悲怆」的意思,他的「命运」交响曲开头那个「邦邦邦邦」的动机,车尔尼说贝多芬的灵感来自啄木鸟,和所谓的命运之神来敲门没有任何关系(当然车尔尼这个观点有争议,但是确定的是命运之神这个形象之是后人想像的而已)。绝大多数音乐都没有固定说一定是那个样子的,如果让你引发了想像,你无论想到什么都可以。

我赞同回答里有一个说买本和声书学一学的,其实欣赏古典乐绝对不是听一听旋律然后体会情感的,需要从和声、曲式这些方面去分析,去体会宏观和微观的布局、和声和调性的运用等等等等,甚至包括聆听不同音乐家的演奏方式和风格(举个很容易辨别的例子,可以去对比一下莫扎特《土耳其进行曲》郎朗、席夫、霍洛维茨和古尔德的四个录音版本,你会感觉四个人弹的好像不是同一首曲子)。

如果你做不到上述这么复杂的话,看一些别的书也可以,我之前看过一本科普兰写的《如何听懂音乐》,对学习欣赏音乐很有帮助。还需要了解一下西方音乐史,包括这些大音乐家的大致生平。

最后最重要的一点事:多听。


一个没有什么音乐素养的人,只是喜欢听古典音乐而已。

贝1—9都听过,有些听过很多遍。自己都数不过来。

旋律这个东西,个人感受不同吧。

我对于贝多芬的1-9唯一的感觉,就是,有力量。这是听莫扎特或者巴赫的音乐所感受不到的。或者说这种力量所蕴含的,已经超出了所谓旋律这种东西,而更多的带有哲学层面。谁让贝多芬是出过尼采,康德和马克思的德国人呢?

补充一点,我最喜欢的就是贝多芬的音乐。百听不厌,莫扎特的,旋律是好听,但无感。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