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不是我太弱了(?°?д°?)欣賞不了大師

《悲愴》聽不出悲愴,《月光》聽不出失戀的感覺。

求問,我是不是一個被古典拒之門外的人(??? ·? ???)


提出這個問題,是因為題主還沒有習慣西方古典音樂的語彙,我猜測你對音樂欣賞的經驗也許還侷限於流行歌曲、輕音樂之中。

首先要弄清一個概念:

標題音樂和無標題音樂。

標題音樂是指圍繞某一標題創作的音樂,它的標題對欣賞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比如說貝多芬的《致愛麗絲》、李斯特的《愛之夢》都是這一類。

無標題音樂一般是根據體裁、結構的套路來展開的音樂,它的曲名一般都是體裁名,比如交響曲、奏鳴曲、協奏曲之類的,你想聽懂的話,首先需要熟悉這個體裁和曲式結構。

貝多芬的這些大型器樂作品都屬於無標題音樂,所謂的「悲愴」也好,「月光」也好都只不過是一個綽號,而不是標題。以此綽號作為欣賞的指南,往往是按圖索驥,容易雲裏霧裡。

比如說,你所說的「悲愴」奏鳴曲,一共有三個樂章,只有第一樂章的引子能感到明顯的「悲愴」之感。但是這個引子也很快就過去了。作曲家按照結構邏輯展開樂思,不會一直停留在某一樂段的情緒當中。第二樂章整體感覺比較類似,是平靜、溫柔的,第三樂章則比較快速、動感。全部都用一個「悲愴」去套,那你肯定是不得要領的了。

奏鳴曲式欣賞起來也是有一定的難度的。首先它比較長,然後主題比較多,就像是一齣戲,有若干個角色。這就需要你有比較好的音樂記憶力,前面聽到過的主題再次出現,你得認得出來。

奏鳴曲式的套路是,至少有兩個主題,一個主部,一個副部,這兩個是不對付的(不在同一個調),性格也會不一樣。呈示部它們都會出場,到了展開部這兩個就開始幹架,最後到了再現部它們又達到了一定程度的統一(副題服從主題,回到了主題的調上)。這就是奏鳴曲式兩個主題的對立統一關係。

拿「悲愴」的第一樂章來講,它有一個主題和兩個副題。開始不是主題,是引子。引子是五雷轟頂、踉踉蹌蹌的,充滿了嘆息的音調。引子過後,是一個比較激烈的一路往上衝然後又松下來的主題,接下來有兩個副題,一個是低音部與高音部的對話,加以笨拙的舞蹈效果的伴奏,一個是像一排波浪邊蕩漾邊往上沖。基本上把這幾個主題都認清楚了以後,欣賞起來就容易多了。呈示部會反覆一次,就是三個主題都再分別出現一遍。然後引子的段落又來了,再接下去就是展開部,可以明顯聽到主題和第一副題(就是低音高音對話那個)在交織,就可以理解為它們在幹架。再之後又回到主題,三個主題又挨個再來一遍,這個時候兩個副題會比之前稍有變化。最後尾聲,又出現了引子和主題,結束。

附上吉列爾斯演奏的悲愴第一樂章供欣賞:

Piano Sonata No.8 In C Minor, Op.13 -"Pathétique" - 1. Grave - Allegro di molto e con brio?

music.163.com圖標

關於「月光」奏鳴曲的分析可以參考這篇文章,我的觀點,它和月光沒什麼關係,也不溫柔不抒情,反而是陰暗恐怖壓抑的,充滿了扭曲和衝突,和失戀的情緒倒是能扯得上一點關係:

虎皮紗:月光奏鳴曲第一樂章真的平靜又抒情嗎?


謝謝邀請。

旋律感和靈巧是兩回事。

題目和音樂內容也是兩回事。

貝多芬不是那種縱容自己傷感的人。他是那種被浪頭拍到海底也要奮力登天的人。在他的音樂裏很少聽到單純的自憐自艾,所以老柴說聽貝多芬只感到神聖而得不到憐憫。

貝多芬的音樂也的確不能說靈巧。因為他的結構太大,思想太深,就是《致愛麗絲》也有中間那段敲敲打打的篇幅,還記得第一次聽到全篇的讓我喫了一驚。

但是說貝多芬沒有旋律? 呵呵。的確,他音樂的其他方面蓋過了旋律的風頭,不像老柴,老莫,聖桑。但說他旋律不好? 試試以下作品:

貝六,貝七第二章,貝九第四章 (其實我覺得他所有的交響曲都有很好的旋律耶)

小提琴協奏曲

鋼琴協奏曲三四,尤其是五

致愛麗絲

小提琴奏鳴曲 Spring, Kreutzer

鋼琴奏鳴曲 不光是月光,悲愴,還有 Les Adieux,Waldstein, Appassionata

都是哼的出來的調子。

當然,也許哼老莫是輕快的,哼老柴是抑鬱的,哼聖桑是細膩的

哼貝多芬是搖頭晃腦,手舞足蹈,咬牙切齒,皆有可能的。


私以為不給音樂強行捆綁上莫須有的文學化情感化的解讀是欣賞古典音樂必須要做的事。這點上題主已經做得很好了。(笑)

說回貝多芬。貝多芬的確不是以旋律見長的作曲家,這不是說他不擅長寫旋律(事實恰好相反),只是,他很多時候不選擇憑藉旋律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音樂是不只有旋律的;就古典音樂而言,某種程度上和聲與織體甚至更加重要。能聽到作曲家在旋律之外的良苦用心,才能在古典音樂中聽到更多吸引人的東西。

祝題主聆聽愉快。


貝多芬的音樂以動機為主,在他的作品裡聽到的更多的是一小段一小段的東西,和莫扎特、肖邦這樣的旋律大師比起來旋律感確實不是那麼強。比如你說的「悲愴」,第一個樂章的引子完全是由動機構成的,後面的部分也大多是動機,第二樂章才全是旋律。

靈巧感這個東西得看作曲家的風格嘛,縱觀整個西方音樂史,以靈巧著稱的不就莫扎特一個嗎,貝多芬那樣一個性格直爽脾氣暴躁的人,他寫的那些作品很符合他的性格,非讓他全寫靈巧的曲子不是為難他嗎。

至於悲愴聽不出悲愴,貝多芬又沒有說這首曲子表達的是「悲愴」的意思,他的「命運」交響曲開頭那個「邦邦邦邦」的動機,車爾尼說貝多芬的靈感來自啄木鳥,和所謂的命運之神來敲門沒有任何關係(當然車爾尼這個觀點有爭議,但是確定的是命運之神這個形象之是後人想像的而已)。絕大多數音樂都沒有固定說一定是那個樣子的,如果讓你引發了想像,你無論想到什麼都可以。

我贊同回答裏有一個說買本和聲書學一學的,其實欣賞古典樂絕對不是聽一聽旋律然後體會情感的,需要從和聲、曲式這些方面去分析,去體會宏觀和微觀的佈局、和聲和調性的運用等等等等,甚至包括聆聽不同音樂家的演奏方式和風格(舉個很容易辨別的例子,可以去對比一下莫扎特《土耳其進行曲》郎朗、席夫、霍洛維茨和古爾德的四個錄音版本,你會感覺四個人彈的好像不是同一首曲子)。

如果你做不到上述這麼複雜的話,看一些別的書也可以,我之前看過一本科普蘭寫的《如何聽懂音樂》,對學習欣賞音樂很有幫助。還需要了解一下西方音樂史,包括這些大音樂家的大致生平。

最後最重要的一點事:多聽。


一個沒有什麼音樂素養的人,只是喜歡聽古典音樂而已。

貝1—9都聽過,有些聽過很多遍。自己都數不過來。

旋律這個東西,個人感受不同吧。

我對於貝多芬的1-9唯一的感覺,就是,有力量。這是聽莫扎特或者巴赫的音樂所感受不到的。或者說這種力量所蘊含的,已經超出了所謂旋律這種東西,而更多的帶有哲學層面。誰讓貝多芬是出過尼采,康德和馬克思的德國人呢?

補充一點,我最喜歡的就是貝多芬的音樂。百聽不厭,莫扎特的,旋律是好聽,但無感。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