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非钓鱼,希望知友们理性探讨,切勿人身攻击。

我不知咋的就是喜欢不上贝多芬。我从小学琴也会弹一些不同作曲家的曲子,里面最喜欢的就是肖邦,最没感觉的就是贝多芬。就感觉贝多芬的曲子有点太套路化,和弦不如肖邦或者其它一些浪漫主义作曲家多样化,旋律也没那么好听。

现在读大学了,也多次尝试去听贝多芬的一些东西,比如他的交响曲,钢协,钢琴奏鸣曲,但还是和小时候一样的感觉,认为不够「有灵性」,不够富于变换。而我去听其它任何一个作曲家,比如勃拉姆斯交响曲,他的协奏曲,或者斯克里亚宾的协奏曲,或者西贝柳丝的交响曲,或者马勒交响曲,都觉得很有新意,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东西在里面,很爱听。

所以希望朋友们给出一点看法,如果能教教我如何欣赏贝多芬,我将不胜感激。


时代问题,那时候还比较注重动机写作,你能看见那时候的音乐家们的作品,往往主要材料都很简单,这也会让音乐在「过多」的重复当中少一些刺激的成分。

贝时期的音乐主要在创作技法上有了突破,我个人也比较喜欢偶尔以理论分析的角度来看待他的作品。

不过跟后来的音乐家们相比,贝的表达还是有些直白单纯了,即使也有很多细腻的部分,也没有后来者那么丰富----一般认为是受到技术理论的限制。

后来出现的很多很有个人风格的作品,因为理论有拓展有延伸,技术慢慢都被开发出来,音乐就更丰富了。

这边有没有不喜欢贝的作曲相关专业的选手(笑

我感觉经过理论学习以后还是会被他高超的技术折服。

每个作曲家的亮点都不太一样,只能说更多的是欣赏吧,他们的音乐都富有各自不同意义的魅力。

如果说欣赏建议的话,我建议和贝之前的作曲家们一起对比来听,感受一下他对音乐结构的把握,对音乐材料的运用,以及在当时音乐理论环境下的,大胆的尝试。


首先要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就像有人推崇李白,有人推崇老杜,所以,喜不喜欢贝多芬都是正常的。但如果说怎么欣赏贝多芬,我倒是愿意谈一些个人感受。

如果你让贝多芬和巴赫比复调,跟瓦格纳和拉赫玛尼诺夫比和声,跟拉威尔或者马勒比配器,那贝多芬怕是要让你失望了,但贝多芬的音乐也有四个方面值得赞叹,分别是曲式、节奏、思想和情感。

所谓曲式,已经有很多人说了,就是奏鸣曲式,可以称之为结构。奏鸣曲式并不是贝多芬的首创,但确是在「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手中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海顿号称最优秀的音乐建筑师,莫扎特曲式的圆融让人惊叹,而贝多芬则继往开来,不仅把这种形式运用得炉火纯青,还大大拓展了他的结构,许多以前放不进去的东西,经过贝多芬的改造才能成为音乐的一部分,换句话说,如果没有贝多芬,那么也不可能有布鲁克纳和马勒那种90分钟的交响曲。奏鸣曲式这种严谨的结构就像近体诗的韵和律,艺术家实则是戴著脚镣跳舞,在逻辑上,奏鸣曲式就像「正题」(呈示部)「反题」(展开部)与「合题」(再现部),而每个题下又有二元的对立与融合,第一主题是阳刚的,第二主题是阴柔的,而这两个主题在发展过程中还要交相辉映,他们可以水乳交融,也可以彼此斗争,你怎么写都可以,但却又不能完全脱离这些条条框框,再加上动机、转调、对位发展,等等,这里面就大有学问了。

第二点就是节奏,节奏是音乐的骨架,作曲家可以写不出优美的旋律,可以配器乏味,但节奏却不能不好,这就是为什么许多指挥能够容忍错音,但是不能容忍节奏出现错误,而斯特拉文斯基可以把旋律写得丑陋无比,却能用节奏把听众弄得心惊肉跳。贝多芬的节奏是独一无二的,既有那种不拘小节的粗犷,也有那种热情的生命力,就像汹涌的波涛,任何人都不能阻止那种根本无法遏制的源源动力。但话说回来,贝多芬的旋律、和声与配器也不差,其实贝多芬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在音乐的各个方面达到了一个均衡,曲式、节奏、旋律、和声、配器都很好,这样,就算其他作曲家在一、两项上能超过他,综合一看,又被比下去了。

第三点是贝多芬的思想性,在这一点上贝多芬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把深刻的思想性和哲学性引入音乐是贝多芬的首创,莫扎特能够把《女人心》《唐璜》写成伟大的作品,你可以说他写出了人性,但是如果跟《菲黛里奥》对比就会发现二者的不同了,贝多芬歌颂的是拯救自己丈夫的妻子及其坚贞的爱情,贝多芬歌颂的是不被苦难所击垮的坚忍不拔,贝多芬歌颂的是人类一直渴望的平等自由博爱,如果用一个哲学范畴来定义贝多芬,那就是「崇高」。而贝多芬又是熟稔文学的,像《科里奥兰》《普罗米修斯的生民》《艾格蒙特》这些作品,都是音乐与文学联姻的早期典范,这促使后来的浪漫主义音乐不断向文学汲取灵感。但贝多芬并没有像后来的浪漫主义作曲家那样,或是沉迷于光怪陆离的世界(舒伯特),或是醉心于虚无缥缈的民间传说和神话(瓦格纳),贝多芬始终执著于此岸世界,他渴望的是这个世界出现「真正的英雄」(比如,称帝之前的拿破仑,而不是像理查·斯特劳斯那样在艺术世界塑造出一段《英雄的生涯》),始终想到的是「人民性」,希望遭受苦难者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所以,不要就贝多芬听贝多芬,要了解他的时代,他时代的文化。

第四点是贝多芬的情感。作曲家有许多种类型,巴赫的内心总是那样虔诚而波澜不惊的,莫扎特的心可能在滴血却给你讲了一个黑色幽默(就像《桃色公寓》的主人公),马勒会歇斯底里地发出灵魂的尖叫(就像蒙克的《呐喊》),勃拉姆斯和西贝柳斯分别把他们作为艺术家的激情隐藏在忧郁的黑森林和冰冷的北欧冰川之中,肖斯塔科维奇会用一声晦涩的叹息掩盖他的苦闷。而贝多芬就像马保国这样大师中的大师,能够做真正到情感的「接化发」,当贝多芬的情感迸发时,那是壮丽的激昂,能够让人类的精神迸发出火花,但这种情感的宣泄却不是无节制的,在严谨的结构中恰到好处,让人的感官得到巨大的享受,但又不至于像一些后浪漫音乐让人坠入感官享乐的深渊,而是带领精神向理智与理型飞升。同时,贝多芬晚年的音乐情感则是那种经历苦痛之后的平静与凝思,感慨万千都沉淀作静水深流,淬火百炼钢却绽放出最柔和的光芒。

最后,如果题主觉得贝多芬太「套路」(奏鸣曲式固定结构的锅)、太不灵动,我建议你多听听乐圣的变奏曲,比如说《英雄》的第四乐章(变奏曲式的教科书),《大公》钢琴三重奏的第三乐章(这个乐章可以顺便体会贝多芬的情感深度),还有钢琴变奏曲的《英雄》,《合唱幻想曲》中乐队各个声部变奏主题的那部分(贝多芬在配器上也有许多奇思妙想哟),还有就是g小调钢琴幻想曲(op.77)的6个变奏(可以跳过沉重的幻想引子)。


我这回答肯定不是强迫谁喜欢贝多芬。

不喜欢贝多芬当然ok,但如果理由是:

就感觉贝多芬的曲子有点太套路化,和弦不如肖邦或者其它一些浪漫主义作曲家多样化,旋律也没那么好听。

现在读大学了,也多次尝试去听贝多芬的一些东西,比如他的交响曲,钢协,钢琴奏鸣曲,但还是和小时候一样的感觉,认为不够「有灵性」,不够富于变换。

咋说呢,很明显这个话是不正确的,不客观的。

试想,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为什么贝多芬会在过去一百多年里成为最热门的作曲家?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对古典音乐理解远深于你我,天赋远胜于你我的钢琴演奏家、指挥家要再三地演绎他的作品,甚至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招牌?

那些能够演绎好贝多芬的音乐家,富特文格勒、索科洛夫、我头像、阿劳、卡拉扬、克莱伯等等,哪个不是古典音乐圈最璀璨耀眼的明星?

换你是天赋异禀的演奏家,你也肯定希望自己把最主要的精力放在最好的作曲家身上吧?

不过总的来说,比起复杂的和声和新鲜的音响,贝多芬无比深邃而磅礴、无比坚韧而果断的英雄形象倒确实也是理解起来更困难一点。


有啊,我就是莫札特第一,拉赫马尼诺夫第二,贝多芬第三。这很正常。喜欢是很个人的事。古典音乐也一样。

为什么?

莫扎特听起来轻松呀。旋律优美,工作一天回来放松一下。

我真要波澜壮阔,那么就拉赫马尼诺夫钢协第二、第三,甚至马勒第二交响曲(打开hifi空无一人,好好放上大段时间听音乐)。

贝多芬的音乐听起来比较一惊一乍。关键还不止一惊一乍,真听进去还会触动心灵。但听音乐的需求不同,我真不需要每天被触动心灵。就像谈恋爱和居家过日子。天天像电影里一样谈恋爱谁受的了,本来就是柴米油盐。天天深刻就厌烦了。

我的同门师兄弟,有位喜欢贝多芬的,去了茱莉亚特学钢琴。后来他整天弹莫扎特,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大师年老了不都莫扎特吗?(哈哈)。

音乐喜好多种多样,很多时候也看心情。

我有的时候特迷巴赫

有的时候对弗雷又无法自拔

有次我儿子问我(他是重金属与贝多芬的热爱者):如果只让你有一盘音乐你带什么?

我回答:罗西尼呀

我问他:你呢?

他回答:肖斯塔科维奇。

哈哈。

好在我们不需要这样做选择,我们可以都喜欢也可以暂时放下。


你的感觉没啥问题,就好像很多人喜欢机械感,有的人喜欢柔和线条感一样。各取所需罢了,也不存在高低问题,当代歌用很多古典写法写好听的也多。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