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反过来看看,在音乐学院里加入没有的系和专业,都需要经历些什么,我们可以拿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的发展当做案例。

1949—1950年,中央音乐学院完成组建工作后,成立了声乐系、作曲系、钢琴系、管弦系,唯独民乐以「组」的形式挂靠在管弦系下,当时的民乐组曾就此事问过当时的副院长吕骥,吕骥回应:「民族器乐的种类不够丰富,能够演奏和用于教学的教材又有限,学生的人数也不够,所以要成系还有待发展。」

而在应对这些问题时,中央音乐学院当时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组建团队,学校当时聘请了很多民乐演奏家,理论家到学校进行教学,丰富了不同乐器的教学,在最早只有二胡和琵琶专业的基础上,补充了古琴、古筝、三弦、管子、唢呐、笛子专业,并组建了民族器乐教研室,在演奏家和理论家的共同探讨下,借鉴了匈牙利民族音乐的教学大纲,完善了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1956年,「民乐系」正式成立,并于同期,开始在「附中」招收民乐学生。

此后,民乐系将系里培养出来的一些优秀人才留到学校,不断的扩充学校的教学人才。1957年,民乐系开始招收民族作曲专业的学生,推动民族音乐创作的发展。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系内师生经常会到民间采风,并到国内外进行演出,为师生提供实践机会。期间,民乐系相继完善了多部教材,开拓了多种课程,完成了传统曲目、改编曲目创新曲目的上演和录音,还对民族乐器进行了改制创新。同时,为了扩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学校还开设了「第二乐器」的选项,民乐系同学可以同时学习两件乐器。再后,周总理建议组建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全院并入中国音乐学院,经历文革后,中国音乐学院民乐系教师一部分回到了中央,一部分留在了中国。

所以,通过以上我们反推,一门乐器没有纳入到音乐学院的专业中,最主要的可能是没有教师,再次可能有教师,配套教材乐器不完善,如果都有,很可能是没学生。还有一种特殊情况是,有一些乐器,可以不需要进入音乐学院花这么长的时间来学习,比如口琴、口弦这些简单的乐器。


几乎同意楼上文艺青年的观点。补充一点,其实我们看民乐专业,今天大多数纳入学科发展的器乐在从前都是民间合奏中的一个小乐器,但几乎在20世纪都经历了漫长的乐器形制改革、作品移植改编创作等的相似的过程,且有很多艺术家在默默推动乐器的学科化建设,乐改方面比如刘天华等人改革二胡、还是刘天华、杨荫浏等人改革琵琶,刘管乐等人改革竹笛、王惠然等人改革柳琴等,真正乐器独奏曲从前也很少,大多数作品都是后来移植(包括民乐合奏改独奏)改编创作的,教学更是拔地而起。再看1980年第一台箜篌被研制出来,又经过20多年的努力箜篌才跻身专业领域有自己的专业体系。所以我想说的是当下的专业设置还在缓慢变化中,现在依然还有很多人一样在推动其他的乐器进入音乐专业化轨道,只是这个过程太漫长,我们慢慢等。


1.乐器是国外民族乐器和一些上限较高少数民族乐器,在中国流传程度极低。如:艾捷克、萨塔尔等

2.技术难度极低,上限极低,不具备作为专业学习的深度。如:葫芦丝等


一个专业的开设,往往涉及到以下几个要素:

师资、教学环境软硬体支撑、生源、就业

以上几个要素要循环起来,并且形成良性循环,这个专业才有开设的价值

开设不了,那往往是上述环节某一个要素缺失或者是明显有短板

师资、生源和就业不用说,很多答主说得比较好了

说说教学环境软硬体支撑

这不仅仅是设置很多音乐教室就可以搞定的,有的乐器直接就是天价

比如管风琴

还有部分乐器很脆弱,需要非常专业的人士维护和保养

比如羽管键琴,这玩意儿国内估计没几个人会修

一个学校开设一个专业,首先要考虑的是这个专业能不能赚到钱,赚不到钱意味著无法形成以上的良性循环


难度系数,文化底蕴,乐器本身实用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