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反過來看看,在音樂學院裏加入沒有的系和專業,都需要經歷些什麼,我們可以拿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的發展當做案例。

1949—1950年,中央音樂學院完成組建工作後,成立了聲樂系、作曲系、鋼琴系、管絃系,唯獨民樂以「組」的形式掛靠在管絃系下,當時的民樂組曾就此事問過當時的副院長呂驥,呂驥回應:「民族器樂的種類不夠豐富,能夠演奏和用於教學的教材又有限,學生的人數也不夠,所以要成系還有待發展。」

而在應對這些問題時,中央音樂學院當時做的第一項工作就是組建團隊,學校當時聘請了很多民樂演奏家,理論家到學校進行教學,豐富了不同樂器的教學,在最早只有二胡和琵琶專業的基礎上,補充了古琴、古箏、三絃、管子、嗩吶、笛子專業,並組建了民族器樂教研室,在演奏家和理論家的共同探討下,借鑒了匈牙利民族音樂的教學大綱,完善了教學大綱和課程設置。1956年,「民樂系」正式成立,並於同期,開始在「附中」招收民樂學生。

此後,民樂系將系裡培養出來的一些優秀人才留到學校,不斷的擴充學校的教學人才。1957年,民樂系開始招收民族作曲專業的學生,推動民族音樂創作的發展。在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系內師生經常會到民間採風,併到國內外進行演出,為師生提供實踐機會。期間,民樂系相繼完善了多部教材,開拓了多種課程,完成了傳統曲目、改編曲目創新曲目的上演和錄音,還對民族樂器進行了改制創新。同時,為了擴大學生的就業能力,學校還開設了「第二樂器」的選項,民樂系同學可以同時學習兩件樂器。再後,周總理建議組建中國音樂學院,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全院併入中國音樂學院,經歷文革後,中國音樂學院民樂系教師一部分回到了中央,一部分留在了中國。

所以,通過以上我們反推,一門樂器沒有納入到音樂學院的專業中,最主要的可能是沒有教師,再次可能有教師,配套教材樂器不完善,如果都有,很可能是沒學生。還有一種特殊情況是,有一些樂器,可以不需要進入音樂學院花這麼長的時間來學習,比如口琴、口弦這些簡單的樂器。


幾乎同意樓上文藝青年的觀點。補充一點,其實我們看民樂專業,今天大多數納入學科發展的器樂在從前都是民間合奏中的一個小樂器,但幾乎在20世紀都經歷了漫長的樂器形制改革、作品移植改編創作等的相似的過程,且有很多藝術家在默默推動樂器的學科化建設,樂改方面比如劉天華等人改革二胡、還是劉天華、楊蔭瀏等人改革琵琶,劉管樂等人改革竹笛、王惠然等人改革柳琴等,真正樂器獨奏曲從前也很少,大多數作品都是後來移植(包括民樂合奏改獨奏)改編創作的,教學更是拔地而起。再看1980年第一臺箜篌被研製出來,又經過20多年的努力箜篌才躋身專業領域有自己的專業體系。所以我想說的是當下的專業設置還在緩慢變化中,現在依然還有很多人一樣在推動其他的樂器進入音樂專業化軌道,只是這個過程太漫長,我們慢慢等。


1.樂器是國外民族樂器和一些上限較高少數民族樂器,在中國流傳程度極低。如:艾捷克、薩塔爾等

2.技術難度極低,上限極低,不具備作為專業學習的深度。如:葫蘆絲等


一個專業的開設,往往涉及到以下幾個要素:

師資、教學環境軟硬體支撐、生源、就業

以上幾個要素要循環起來,並且形成良性循環,這個專業纔有開設的價值

開設不了,那往往是上述環節某一個要素缺失或者是明顯有短板

師資、生源和就業不用說,很多答主說得比較好了

說說教學環境軟硬體支撐

這不僅僅是設置很多音樂教室就可以搞定的,有的樂器直接就是天價

比如管風琴

還有部分樂器很脆弱,需要非常專業的人士維護和保養

比如羽管鍵琴,這玩意兒國內估計沒幾個人會修

一個學校開設一個專業,首先要考慮的是這個專業能不能賺到錢,賺不到錢意味著無法形成以上的良性循環


難度係數,文化底蘊,樂器本身實用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