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们纠结于精确的表达


因为难啊。你以为拉著容易吗


乐曲演奏的时候,演奏者的注意力是高度集中的。有时会发生表情的自然流露,但无论是从形体动作还是表情的流露程度和收放变化上看,都没有脱离对演奏的高度集中和对乐曲的高度跟随。

以下两种表情状态则需要避免。一是表情过度夸张,这时演奏者已抽出一部分精力去装饰表情了;二是感情爆发,这时演奏者已经被浓郁的主观情绪裹挟,失去构建、阐述作品的处理能力和执行能力了。

这不是要让演奏者将感情排除出演奏。正相反,演奏者要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兼备,准确捕捉乐曲的感情信息,但却要将感情通过演奏表达,而不是自己颤抖的泪眼和再也无力演奏的双手。

这是欺骗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听众。

2020年2月18日 答


水平高的演奏家就能做到面无表情,比如里赫特,米凯兰杰利,塞尔金。。。太多了。


精神高度集中放弃了表情管理吧。

身边人就经常说我在拉琴的时候总撅大嘴。。。


有的演奏者会把自己对乐曲行进和处理的理解展现在表情上。因为音乐本身就是高于语言的抽象化表达,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每个人在表达自己时,表情、肢体语言都不同。有很激烈的(颜艺帝郎朗、郑京合...),有陶醉其中甚至情不自禁哼出声的(古哼哼),有面无表情的(海菲兹、李赫特、奥伊斯特拉赫、米凯兰杰利...)等等。因为这是一种非常私人化的体验,你无法与他们共情,所以你会觉得他们看上去「痛不欲生」,其实人家暗爽也不一定呢。

实际上,他们的表情和他们的表演水平没关系。


难啊 越慢越慢 越多情感表达越难


演奏者试图与曲作者共情,但是没有曲作者相同的阅历经验和感受,谈何共情!

故这种难,痛苦地写在了他的脸上。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