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朋友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朋友,每次吃完饭都是满头大汗,哪怕是很凉快的天气,吃的也是较清淡的食物,依旧是汗流浃背、大汗淋漓的。像这种情况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在气候炎热的夏季,日常吃火锅或者是较为辛辣的食物的时候,大家都会有出汗的现象,人的体温是恒定的,一般保持在37℃左右,由神经系统体中的温调节中枢控制,使身体产热和散热保持相对平衡。而中医将出汗分为很多种类,其中有盗汗、自汗、手足汗出、头面汗出等,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运动或者汗蒸能够加速血液循环、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也会导致大量出汗。一般情况下是正常的,毕竟人体在摄取热量的时候也是一种消耗,微微出汗属于正常情况。但是对于一些异常出汗的朋友来说就需要注意了,有可能是疾病的征兆。

吃饭时大汗淋漓是什么原因?

1、气虚

气虚的人容易出汗,无论是紧张还是活动,甚至静下来也会冒汗。气虚的人饮食过程中尤其爱出汗。

对于这种情况应以「补中益气、升阳运脾,佐以敛汗」等为治则。

调理方案: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的《脾胃论》,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等功效;五味子,五味入五脏,能调节阴阳、调和五脏,尤其以酸味重而善于敛汗。

2、脾胃虚弱

吃饭时候会出汗,中医有个名字叫饮食汗,像这种情况也有可能是脾胃出问题了。饮食后随即汗出,甚至汗下如雨之症,正因虚脾热症所致。因胃与脾是相辅相成的,若脾虚,饭的热气一激发,加速了胃的运作功能,而脾却难以消化,所以人便容易流很多汗,这就是脾虚导致出汗。

大量出汗对身体的影响

中医认为汗血同源,如果动不动就出汗过多的话,则容易伤血、伤元气。此外,频繁出汗的人,还容易出现心脏早衰的情况,对身体的健康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如果有异常出汗的朋友应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针对大量出汗的情况日常生活如何调理:

1、保持睡眠充足,如果平时鼻子爱出汗,说明肺气不足,需要调理补气。多吃温补食物,如大枣、牛肉、山药、蜂蜜、茯苓,每天也可调杯枸杞蜂蜜水饮用。

2、 经常到户外做做深呼吸,有利于锻炼呼吸机能,通过运动,湿气就会通过汗排除体内,人也会神清气爽。

3、除此之外,可以选择吃一些健脾的食物,如莲子、薏米、红豆、白扁豆等健脾利湿之品,中医认为,薏米是健脾的第一功臣,同时也是「祛湿之王」和女性带下病的克星。薏米本性寒,所以若是肾虚者来说,应少吃祛湿。我们吃的目的主要为健脾和祛湿,维护人体内的水湿平衡。祛除我们女性体内的湿热邪气,赶走带下病,使身体健康。

此外查悦生活提醒:吃饭时大汗淋漓,切勿立即喝水,特别不要喝冷饮,更不要贪图凉爽,在冷气下久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