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我,还是我的思考结晶?

奔友们:终于,又来到了创意第3大橘岛:「提个好问题吧?」的案例分享时刻。

先从一个练习开始:

  • 现在,你要为自己的企业设计一件历来最有创意的年终礼品。
  • 有个万事通专家刚好出现了,可以为你的问题免费提供一小时的解答。
  • 你可以不拘的问任何问题,你会问什么?请尽量列出来,限时3分钟。

现在,来检查一下自己的提问内容,

找找看自己的提问模式

在成人的世界中,岛主发现,几乎毫无例外地,我们的提问往往被圈限在以下的框架内:

  • 专业框架:做研发的,当然首当其冲问一堆研发的技术与规格spec问题; 做销售业务的,当然集中焦点询问市场营销的问题; 做财务的,问成本管控问题。以此类推,岛主点到为止。
  • 思考风格:喜欢做宏观思考者,当然要询问这件产品的意义何在,对于企业的作用是什么?喜欢做微观思考者,首先会询问这件东西的长宽高,可以和企业目前要推广的方向做什么结合较好?喜欢突破现状者,一定想要来点不同凡响、辣人眼睛、烧点脑洞的东西; 而善于传承者呢,当然踏在现有的基础上,再来点不同的做法。
  • 职级与位阶:高管们,想必会想要问更属于战略方面、企业形象、品牌可持续力的问题,而站在第一线的骨干们,当然最先考虑的会是:『怎么卖?有什么口号?有什么条件?优惠在哪里?』
  • 经验:战场老将会想问怎么做最为省事、靠谱、可以搭便车,小鲜们一定会想问些:如果来点不同的,还可以是什么?做些什么好玩的?有趣的?鲜活有力的?
  • 心态:创业家永远在爬梳市场上未曾攻占的白地(white space),而为人打工者,则问的是:这样对于我的业绩有什么帮助?可以帮我拿年终奖金?给多点假?累积个点数来年升职?甚至哀叹:XX的,又多了一件活..装x....

奔友们,现在,对于自己有什么发现?我们的提问,受限于我们的经验与见识,更来自我们自认为的专业与不自觉的风格与心态。我们自觉自由,却往往是绑在自己的世俗身份,以及内在心智中,是时候来打开一下脑洞,看看案例呗。

可口可乐还可以玩什么花样?

100%的知名度,100%的鉴别率。可口可乐这名世界级消费品巨人,现在又来玩新花样了。

《Selfie Bottle》 案例分享:可口可乐的好问题:存在还要怎么刷更大?

分享经历,炫耀自我,刷存在感—随便你说。现在的人,做啥快乐的事一定要拍照,发个朋友圈或是晒微博,早已成为习惯。即使未曾上瘾,也要秀个自我体验才过瘾。

善于运用公关的可口可乐,近日在以色列举办了一场品牌户外活动,他们的问题是:"知名不够鲜,消费不来爽,把全世界晒给我们看?"为了发挥病毒式宣传的效应,让参与者借由社交媒体的平台,帮自己做宣传,可口可乐特地请当地的广告公司设计了一款自拍瓶。现在,想必拿到这款自拍瓶的消费者不在少数,持有者大可以在网路上以高于原价十倍的价格去拍卖。而其他流著口水、又嫉又羡的公司,也莫不在想要如何借用这样的概念,为自己的品牌做更多与网路时代应景的宣传兼产品吧?

为了让世界上的人都知道自己在喝可口可乐,公司在瓶底增加了一个定制相机,上面配置了一项专利技术。当用户喝可乐且瓶子倾斜角度到了 70 度的时候,它便会自动拍下喝可乐的瞬间,并将照片自动上传到用户的社交网站上。这跟在新加坡机场内的社交树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且这更进一阶:是自动上传的、无需站在特定的位置或定点、无需事后再上传。一切只要70度。

如此,用户就可以不必停下来拍照留念了,他们将不被打断地尽情享受每一个喝可乐的快乐瞬间,并把这份快乐传递给自己的朋友。

其实,奔友们,你真正在乎的是什么?对于许多人来说,重要的是幸福时刻的分享,即使一个人也好,饮料美食胜景,真的都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所以,可口可乐不是在做营销,而是幸福感营销。

可口可乐创意广告_腾讯视频

当这些务工人员投入一个可乐瓶,便可以打3分钟电话回家。

(参考来源:营销案例精选(ID:m-cases)作者:Slience)

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是本周的自我作业问题:

1. 这个案例中,提出了什么好问题、值得企业一试再试?

2.如何为发散性问题和收敛性问题做搭配?或是这让我产生了什么样的疑惑

3. 对于提个好问题的落地实践,现在我有什么更进一步的心得?


往期回顾:

?提不出好问题,你对得起自己吗?(下)

提不出好问题,你对得起自己吗?(中)

第三座橘岛—提个好问题吧~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