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有的意思,看来还要从针灸说起!

1 针灸在中医的地位及其影响

中医有三重境界,一是祝由,二是针灸,三是中药。被称为中医圣经的《黄帝内经》182篇中,针灸在《灵枢》占37篇,《素问》占20篇,共计57篇,几乎是全书的三分之一的篇幅,足可见针灸在中医的地位之重要。

针灸由针法和灸法两大部分组成。针法是用特制的金属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操作手法以达到治病的目的。灸法是把燃烧著的艾绒,温灼穴位的皮肤表面,利用热刺激来治病。《素问·病能论》:「有病颈痈者,或石治之,或针灸治之而皆已。」

针灸在预防保健和治病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黄帝内经》将擅长针灸技术的医生为「上工」,《灵枢·逆顺》云:「上工刺其未生者也。」清代潘伟如《卫生要求》谈及时说:「人之脏腑经络血气肌肉,日有不慎,外邪干之则病。古之人以针灸为本……所以利关节和气血,使速去邪,邪去而正自复,正复而病自愈。」

针灸治疗的适应范围很广,举凡内、外、伤、妇、儿、五官、皮肤等各科的许多疾患,大部分都能应用针灸来治疗。早在公元6世纪,我国针灸开始走向世界。1987年,世界针灸联合会在北京正式成立,针灸作为世界通行医学的地位得以确立。世界卫生组织(WHO)还公布了的43种针灸有效的病症。2010年11月16日中医针灸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 灸法与艾草

灸法产生于火的发现和使用之后。灸法之所以与针法并行,是灸法有其独特的作用,《医学入门》里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说明灸法可以起到针、药有时不能起到的作用。早在《扁鹊心书》认识到灸法的作用:「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虽未得长生,亦可得百余岁矣」。

当针刺的力不及的地方时、气虚大虚时,可以用灸的方式处理。 「灸」字,从火从久,就知道灸法是治疗慢性(从久) 虚寒证(从火)的各类疾病,以及对虚寒体质的人进行预防保健。

在长期的摸索,发现艾叶具有易于燃烧、气味芳香、资源丰富、易于加工贮藏等特点,因而后来成为了最主要的灸治原料。所以《盂子》说:「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因此,灸法常常成为艾灸。 人老了,阳气不足,出现虚寒征象,就要用艾灸,所以《礼记》云:「五十曰艾,服官政。」郑玄注:「艾,老也。」 艾草与中国人的生活有著密切的关系,每至端午节之际,人们总是将艾置于家中以「避邪」,干枯后的株体泡水熏蒸以达消毒止痒,产妇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

艾灸主要分为艾条灸、艾炷灸、温针灸等。艾苦、微温、无毒,具有行气通络、温经散寒、扶养固脱、升阳举陷的作用,常用艾灸治疗寒凝血滞经脉痹阻所致的风寒湿痹、痛经、经闭、面瘫、腹痛等;风寒表证;脾胃寒盛的呕吐、胃痛、腹泻等;脾肾阳虚之久泄、久痢、遗尿、早泄、阳痿等;气虚下陷之内脏下垂、脱肛、阴挺、崩漏等。

3 当归与人参不宜作灸用

艾草分布广,除极干旱与高寒地区外,几遍及全国。当归主产甘肃东南部,以岷县产量多,其次为云南、四川、陕西、湖北等省,主要功效是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当归资源没有艾草丰富,价格就相对高多了,从功效看,没有满足灸法的温补作用,还不宜燃烧,同时当归质润多油,容易走油和吸收水分发霉、生虫并变色,不如艾草储藏保管。

人参是一种名贵的中药,味甘性平主要起到大补元气的作用,常用内服治疗各种气虚证,而且多用于急症,如果做灸法,不易燃烧,药材资源相当有限,价格高昂,与当归一样保藏条件比较苛刻,不便于普遍推广。

由此可见,艾灸还是灸法的最佳选择!


「灸」形声字,从火从久,久亦声。「久」意为「长时间」。「久」与「火」联合起来表示「长时间用火烧灼」。

为什么需要灸?当针刺的力不及的地方时、气虚大虚时,可以用灸的方式处理。

灸,其实有很多种,唯独艾最盛行,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要用艾草?

这里有一段小故事:

在古代,行军打仗沿路开拨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补给,除了食物外,最重要的是水,没有水部队就不能前进。

没有水的时候怎么办呢?

此时就会用到艾草,因为艾草的生命力很强,在艰难的环境下都可以找到它。

需要水的时候,部队上的中医就会吩咐士兵收集附近的艾草埋在土里烧,然后就叫人到各处去看看,看到地上有烟冒出来的地方的下面就可以找到水。

这里就是用了艾草一个很重要的特性,就是向下的特性,靠这个特性可以把热量传到地下水让其蒸发除水蒸气。

故事的真假无从考证,不过艾草确实是靠这个向下的特性被运用到艾灸上,把热量慢慢渗入到人体,起到温经散寒、舒筋活血、消肿止痛的作用。

根据现代研究,艾的这个所谓「向下」的特性,其实就是在其燃烧后产生的热辐射刚好符合人体的需要,从而产生最大的治病作用。

所以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很多医院都用「神灯」来代替艾灸,「神灯」所调节出来的热辐射刚好跟艾灸所产生的热辐射频率一样。

如今,艾灸大多被用在治疗寒证上,譬如宫寒所引起的痛经,我们就会艾灸疼痛部位;胃寒就会久胃脘附近的部位;以及用在关节疼痛以舒筋活络。


谢谢您的邀请!

我不是中医,但是我很喜欢我们的中医。

先说这个「灸」字,中国字很有意思,「火」字上面是个「久」字,就是火能持久一些,就这一点,当归、人参就做不到。就算有一点也不行,当归、人参本身就稀少,还要长多少年才行,那么贵重,谁能用得起呢?

艾草就不同了,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割了又长,取之不尽,比起人参、当归,从价格上来说,从天上落在地上。再说,艾草有一种独特的芳香气味,且燃烧起来耐久、渗透力强。效果比当归、人参强的多了,又便宜又好,自然就流传下来了。

艾的功效,去湿去寒,去风邪。可以医治由凤、寒、湿引起的疾病和疼痛,你用姜片、蒜片做辅助材料,在艾灸的下面,以增加疗效。(如图)

当归的功效是润肠通便,和血化瘀,调经止痛。人参是百草之王,具有安神定魂,补元气的功效。它们不能直接用来灸,也不能直接用来像姜片、蒜片那样作辅料,可以把它们加工成糊状(具有透气性),以增加疗效。

我回答的可以吗?哪里不清楚,可以再问。


谢谢邀请!我认为,首先华夏祖先对中医中药的应用有个原则就是「简便验廉,」包括现在一样适用,当归,人参一般用来煲汤、泡水服用的,拿来灸有点暴殄天物啊!

其次是功效,艾叶有很好的温经散寒,通络止疼功效,而当归、人参则是长于补气活血,大补元气。

这几年随著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生保健行业也兴起起来,艾叶制作成的保健护理产品也越来越多,现在艾叶的身价也水涨船高,现在农村的艾叶干的已经收到两三块1斤啦。很多农民把闲散的土地栽种成艾叶,在艾叶旺长的季节,有的人一天就能收100多块钱。


艾灸属于纯阳植物,艾灸对身体的调养主要是源于艾灸可以增强人体的阳气,当人体的阳气充足的情况下才能抵抗疾病,提升免疫力。当归与人参更适合口服,当然一些艾条中也含有中药,也含有当归,起到辅助调养的作用,艾条燃烧对于人体阳气的提升大于其他药材的燃烧


感谢邀请,用来灸的材料要符合以下特点:

一是要有升阳化湿的药理作用,因为灸本身就是用火的热力作为引导让升阳化湿的药物渗透进皮肤层进行理疗;

二是材料本身具有良好的可燃性,可燃性是灸疗的引子,不可否认艾草本身很好的具备了这个特点,这也是古代中医的辛勤付出经验所得;

三是材料本身的实用性、便捷性、便宜,这一点也是灸疗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特点,艾草也是具备了。

所以,艾灸之所以直到现在还是灸疗主要材料,也是有其原因的。另外,可以用来灸疗的也有其他辅助药物也是可以的,比如生姜,白芍,白术,茴香,当归等等


当归甘温,有补血和活血药物,人参是补气而不补血活血药物,因此当归可以做当归灸的,其作用不强,但是艾叶生温熟热的药物,属于纯阳性药物,尤为入足三阴经经络气血效果最奇,其余次之。唯有阴虚血热者不可过量服用。之所以当归未有艾叶的功效最强!


反正起作用的是燃烧产生的红外线幅射效果,与燃烧物完全没有联系,当然要找低成本的。不过如果你受得起又喜欢当归、人参的糊味也未尝不可。反过来说,如果烧得顺畅,点著一纸卷效果也绝无两样,只要你喜欢,丰俭由人。


艾炙是侧重利用艾火的强大穿透能力,在炙的部位搁置粉状.泥状.绒状或片状生姜,当归或人参,也就变成艾炙的一种:隔姜炙,隔当归艾或人参炙。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