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企业对二战劳工的赔偿绝非一帆风顺,在面对劳工索赔时这些企业在一开始都表现出抗拒和不合作态度,这种态度是有其历史原因的。

1948年,在审讯纳粹战犯的纽伦堡国际法庭上,纳粹强征苦工的行为被判为“反人类罪”,被包括在战后德国的赔偿问题之中。但是,1953年盟国制定的《伦敦债务协定》把对前纳粹劳工的赔偿列入了战争赔偿的范围。

战争赔偿有两个前提:一是双方订立标明战争结束的和约。二是国家对国家,不对个人。因此,德国企业界以“纳粹德国政府强迫这些企业使用劳工,所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作为纳粹国家的继承者才是索赔对象”为借口拒绝进行赔偿。对那些冷战期间尚未与联邦德国缔结和约的国家,如苏联和东欧国家,德国企业更以《伦敦债务协定》为理由拒绝向这些国家的劳工支付赔偿。

二战后,面对劳工的索赔,德国西门子公司是怎样回应的?

一、战后,西门子公司对二战劳工问题表现冷淡,刻意隐瞒事实

相对于其他几家德国大企业,西门子公司在中国的知名度要高得多。西门子公司历史悠久,是全球最大的电气和电子公司之一,以其优良的产品和服务享誉全球。然而,即便这样一家名声显赫的跨国企业,在第三帝国时期也有着十分阴暗的历史。

在二战期间,西门子约有20万职工,其中约1/3是被德国纳粹押来充当劳工的外国人。这些劳工主要是来自东欧和苏联的犹太人战俘及被押在德国集中营里的无辜受害者。战争结束后,西门子公司却对二战劳工问题表现冷淡,刻意隐瞒事实。

1946年1月,时任西门子公司总裁赫尔曼·冯·西门子公开承认公司在二战期间曾使用过集中营囚犯充当劳工。他证实这些劳工主要来自奥斯维辛和布痕瓦尔德两个集中营,但具体人数已无法查明。

二战后,面对劳工的索赔,德国西门子公司是怎样回应的?

赫尔曼极力让人们相信,这些劳工非常乐于为西门子工作,在西门子工厂里既没有营养不良也没有虐待劳工的事情发生。他还厚颜的表示,来自柏林的犹太女工在他的工厂里适应的很好,当盖世太保抓走这些女工的时候,西门子公司还表示过抗议。公司内部刊物《西门子历史之家》也一再强调西门子公司在二战期间曾经保护过大批犹太雇员,却绝口不提奥斯维辛、布痕瓦尔德等集中营提供劳工的情况,似乎西门子公司与集中营毫无关联。

二、事实真相被揭开

但是,丑陋的真相往往欲盖弥彰,“要求赔偿联合”会仔细调查后得出的结论同西门子公司的说法相去甚远。

奥斯维辛集中营指挥官鲁道夫赫斯曾经在纽伦堡法庭供认,他在1943年和1944年分别向西门子公司提供了1200名和1500名劳工,这些劳工在一家化肥厂秘密生产飞机上的电路部件,该工厂距离奥斯维辛集中营仅8公里。

当时空军司令戈林向希姆莱抱怨没有足够的集中营囚犯投入飞机制造厂进行生产,希姆莱则以西门子公司在奥斯维辛附近的工厂为例向他反驳。

二战后,面对劳工的索赔,德国西门子公司是怎样回应的?

西门子在纽伦堡的工厂接收了550名犹太女劳工,这些劳工每天的伙食预算仅为65芬尼(1马克等于100芬尼)。此外,西门子公司在波兰、南斯拉夫、匈牙利等地的工厂也使用了大量犹太劳工。犹太人调查发现,赫尔曼冯西门子本人同党卫军和各地集中营指挥官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三、西门子公司赔偿方案的提出

在这些调查结果和大量犹太人幸存者证词面前,西门子公司的领导人再也无法回避应负的责任。1961年5月,要求赔偿联合会的代表卡岑施泰因赴西门子公司总部讨论劳工赔偿问题。

犹太人方面提出的方案是,西门子公司向曾经奴役过的犹太劳工每人赔偿5000马克,赔偿总额600万马克,如有必要再增加400万马克。西门子公司的律师瓦尔特博特曼起初还试图完全拒绝赔偿,卡岑施泰因拿出大量证据证明了西门子公司奴役犹太劳工的事实。

二战后,面对劳工的索赔,德国西门子公司是怎样回应的?

在这期间,以色列政府正在耶路撒冷审判犹太人大屠杀的主要负责人阿道夫艾希曼,引发各类报刊连篇累牍的报道,给西门子公司领导人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西门子公司正准备扩展纽约一家子公司的经营,改善在美国的营销和服务,也不得不顾忌犹太人在美国的影响力。种种压力迫使西门子领导人态度缓和,开始与犹太人代表讨论赔偿金额问题。

经过反复讨价还价,西门子公司向“要求赔偿联合会”提出了两个赔偿方案:一种是一次性支付600万马克,一种是预付500万马克其后视申请赔偿人数增加200万马克。

联合会接受了后者。但西门子的律师要求在赔偿协议中加入一条,西门子公司不承认自己负担的“法律和道义责任”,而是出于“道德考虑”尽力减少二战劳工承受的痛苦。

二战后,面对劳工的索赔,德国西门子公司是怎样回应的?

四、赔偿的执行情况

1962年5月24日,西门子公司与“要求赔偿联合会”正式签署劳工赔偿协议,协议文本与克虏伯公司劳工赔偿协议大体相似。

每位劳工最多可以得到5000马克赔偿,西门子公司预支500万马克给“要求赔偿联合会”用于赔偿。如果这一数字不足以保证每位劳工领取5000马克,西门子公司将增加最多200万马克用于赔偿。联合会保证对每位赔偿申请者进行严格审核,同时保证不会代表犹太劳工及其遗属再向西门子公司提出任何赔偿要求。

在赔偿执行过程中,联合会掌握了大量二战期间西门子公司劳工从集中营到工厂的转运记录,依照这些记录核实赔偿申请人的身份,过程相对简便。“要求赔偿联合会”最终支付给二战西门子公司犹太劳工7184100马克(包括利息)。

二战后,面对劳工的索赔,德国西门子公司是怎样回应的?

来自以色列的831名劳工领取了270多万马克,474名来自匈牙利的劳工领取了150万马克,371名来自美国的劳工领取了120万马克,还有来自捷克斯洛伐克、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的劳工都获得了赔偿。由于申请赔偿并通过审核的劳工人数太多,人均获得赔偿并未达到预期的5000马克,而是3300马克。

参考文献:

吴友法,黄正柏主编《德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苑爽《两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处理德国战争赔偿问题的政策演变》

田小惠《试析战后德国战败赔偿政策》

孙文沛《二战后德国赔偿问题研究》

二战后,面对劳工的索赔,德国西门子公司是怎样回应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