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非常想和大家聊聊「动程」这个概念,动程说成一个更易懂的辞汇,就是动作过程。

我们在吐字发音的时候,正是唇舌口进行不同的组合,形成了不同的字音。

举个例子:来。汉语拼音是:lai。首先发l,舌尖抵在上颚偏后位置,往前滑动。发完l后,舌位放平、口腔打开,发出a,最终口腔闭合舌尖地到下齿背,发出i。

再比如ang音,很多人会把它当成单音节来发。其实正确的发音应该是先发出a,然后过度到后鼻音共鸣。这样的一个动程如果忽略,会极大程度影响到吐字发音质量。(请听文后音频详解)

这个动态控制的过程可以说是绝大部分初学者都会出现的知识盲区。

体现动程的优点:

一、有利于普通话误区纠错

普通话说不好,绝大部分情况是舌位的问题,而舌位不单单是成阻,关键还要看它如何运动。举个例子,有学员l和r不分,由于我的方言区里没有这个问题,所以我很难理解为什么这两个舌位完全不同的音可以搞混。在反复教学实践中我总算明白了。原来是因为学员在发r的时候,一旦过渡到韵母部分,他的舌位动程就会接近于l,舌头抵在上颚滑动下去,从而导致从r发成了l。如果从动程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我们就很容易知道如何改变,在声韵调转换的时候,避免舌尖抵到上颚,声母成阻成功后,舌头平展发出韵母。

关注到动程,并且放慢发音的动作,字音问题就容易暴露出来。而无控制的快速练习字音,相比较下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二、有利于找寻圆润饱满的吐字感受

我们所讲的吐字「圆润饱满」,「像大珠小珠落玉盘」就是指在说话时候,能把所有的字音动程进行充分的完成。吐字就像是一个舞蹈,我们不可能同时完成所有动作,要按次序做好每一个动作才能让整个舞蹈变的好看。同样的,舞蹈不是摆好一个又一个pos就行了,而是要让观众感受到动作转换间的美感。我们语言也是如此:吐字归音强调的是吐字动态控制,是对发音动作过程的控制。——张颂《中国播音学》

在这个时候肯定会有朋友提出这样的问题:鹏鹏老师,我如果把每个字音都发全了,会显得说话很笨拙。

我们来举个例子,如果现在规定:公民伸手拿东西时,必须先攥一下拳头,才能拿东西。否则罚款100万。你猜这个世界是什么样?

两年后所有人都会下意识有个攥紧拳头的动作后才会拿东西。这个动作甚至不会对拿东西的速度造成任何的影响。

归根结底,你之所以在关注到动程后发现字音发的不舒服,正是因为这些正确动作掌握不到位。婴儿刚行走的时候他需要考虑如何协调四肢如何让身体平衡,但是你不会。因为你真的学会了。

在体会到动程后,我们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大量练习,让自己能够不假思索就做到。这样才能够掌握真正的动程,说好普通话。

课后小练习:

抬 tai 花 hua 月yue 消xiao 铁 tie 回 hui 行 hang 人 ren 混 hun

抬头 花草 月亮 消除 铁铺 回归 航行 人类 混杂

视频封面

04:13动程课后练习示范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