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普通话还会有

牛叉话

高级话

通用话

便民话

共同话

说了就懂话

不用费劲话

都得会说话

来我这就得说我的话

总有一款适合你


蛮有意思,不过先说结论,无论如何,在一个国家内,肯定会有一门语言来作为沟通的桥梁,我下面的文字都是在讨论这门语言会是什么:

这个问题首先需要一个很复杂的背景假设,大概可能是,我们是一个刚刚完成统一,且第一次完成统一的现代国家,因为这样才迫切需要设立一门通用语来进行互相交流。(即不考虑真实历史背景,但有两个前提,一是所有国家都是发源于同一种文明——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二是各个地区的经济水平跟现实里一样,假设里的这个大中华更像是欧盟的各个成员国),再假设我们虽然都用汉字但是彼此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别,然后假设之前这些国家的分界就恰好是各个方言区的分界,再假设各种语言相互之间的影响力是完全相同的(即不存在粤语的流行文化,吴语在古代的商业优势,官话的官方地位etc),最后还要把官话区拆开,西北一个区,西南一个区,江淮+冀鲁一个区,中原一个区,北京+东北+胶辽一个区。

好,可以开始yy了。。。

新华帝国成立啦!临时首都就在完成帝国统一事业的领袖的老巢(不假设,可以为帝国领土内任意一个前国家的国都),临时官方语言当然也就是那个城市的语言,被征服者用征服者的语言,是很自然很寻常的事,比如罗马帝国里的类似历史,还有阿拉伯帝国,近一点的日不落帝国,但也不是那么绝对,像蒙古帝国、满清王朝就是典型的反例,所以我们这里要分两种情况来看:

A:统一者来自经济文化很强势的地区,比如江浙一带的吴语区,比如珠三角的粤语区,比如四川盆地的西南官话区,还比如北京地区(北京在假设里的地位不会非常高,因为从来没有过作为大一统国家首都的经历),这样以来我们的官方语言就会有可能是上述任何一个地方的方言,久而久之,全国各地的人就都用这种语言作为彼此之间沟通的桥梁;

B:统一者来自比较贫穷偏僻的地区,不举例了,那ta要做的事情就是依附被征服地区的强势文化,势必迁都到一个更靠近帝国中心的地方,需要交通便捷,四通八达,比如武汉,比如郑州;或者选择所有国家当中经济文化最强的那个的首都,那便很有可能是苏州/上海or广州/深圳(在假设里深圳只设定为只属于粤语区内部的移民城市),当然,征服者肯定也会把自己的语言算作官方语言(对照元朝和清朝的蒙古语和满语),不过实际流通的肯定是首都的语言,所以其实和A的差别不大。

这两种情况的结果都是相同的,便是会设定一种通用语,以便交流,只是很可能不会是现实中的普通话了,有可能是粤语、吴语、四川话、武汉话、北京话、南京话,任何一种方言,在这种方言的基础上再融合各地的辞汇、特殊表达,进行人为改造,就会形成另一种「普通话」,但是这种语言的推广普及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在「普通话」的使用人数还非常少的情况下,我们是肯定需要肢体语言、翻译或者通过第三方语言作为桥梁的,文字也可以作为一种辅助工具,但跟民国时期以及建国初期还不一样的是,我的设定里面各个地方的文字也有一定的差异,虽然都是汉字,但没有共同的古籍,没有共同的传承,比如「我」字,就会根据各个地方的读音差异而演变出不同的字。

这里还存在一个变数因素,即帝国的语言政策的宽松度,虽然官方语言必不可少,但也不一定只能为一,我们也可以拥有多种官方语言,就像比利时跟瑞士那样,比较复杂,我了解不多就不多啰嗦了。

特殊情况:

C:统一者是个外国人,我们会用外语在作为官方语言来进行教育以及互相沟通吗?参考印度,是完全可能的。

大概如此,欢迎讨论


看过阿凡达吗?

辫子缠一块,方言口音无所谓甚至跨种族都无所谓


普通话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之前我们中国一统如何沟通。用求解


宏观的讲,随著人口流动与交流,根据方言难易以及经济中心的情况,各个方言区会自发形成一些通用语,其他方言也会渐渐向其靠近。比如广东广州话(作通用粤语),江南地区上海话,北方官话区也会进一步融合。微观的讲,若有需求,人们自然会去学外地方言。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