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之间,正式领取得来不易的大学毕业证书、接著也拿到了办的一波三折的签证、完全不会法文状态下飞去比利时打工度假(以下简称比打)已是两年前的事情了。

  在开始讲我选择比利时的动机之前,我先讲我在比利时期间,我发现会去那里打工度假的人整体上有几个特点:

  1. 年纪偏高(大概25以下就算小了): 去比打的人就我观察年纪低于25的,不多。有许多都是过去曾经在澳洲、英国待过的打工度假老鸟,这些国家已经毕业了之后,于是将申请条件相对简单的比利时列为再出发的选项;除此之外,也有许多人是英国一直抽不上最后在三十大关前冲比利时这个”会英语”就可以的欧洲国家———简单来说,比利时在打工度假这个层面来说是许多人的备胎,年纪几乎集中在28~30之间。同时,我也发现像比利时这样冷门的欧洲小国,比打群男女比例悬殊,女生远多于男。
  2. 男朋友在那边(不一定是比利时,也有在它上面但没有开放打工度假的荷兰)
  3. 过去曾在那里或附近国家交换学生

  反观像我这样跟比利时非亲非故、大学刚毕业、完全的打工度假菜鸟(同时也是职场菜鸟)去比利时的很少。前前后后,我最常被许多人问的问题不外乎就是:「为什么会想要去比利时啊?」坦白说比利时之于我也是个备胎,一开始我也是想去大家梦寐以求的英国,申请条件相对简单、欧洲地理位置优越的比利时则是我的第二志愿,加上基因天生反骨,觉得既然去不了英国,那就去个另类、相对冷门、台湾人没那么多的地方吧。只是我没来的及等、想尽快出发、觉得出国这件事越年轻去做越好,因此当时2016年尾,我也没等到2017的英打抽签申请办法下来就去办了第一轮的比利时打工签证的文件申请(结果申请完那些文件当晚办法就下来了哈哈哈)。

 

人生第一次租房在比利时

  落地比利时,头一件要处理的大事就是租房子。

我大学期间都住自己家里,完全没有租屋的经验,因此我人生第一场租屋洗礼就是在比利时这个对许多台湾人而言陌生的小国家。在布鲁塞尔期间我一共住过两个地方,因为我自己是希望可以住的让自己舒服一点,因此我租的房子跟多数台湾留学生、打工仔比起贵许多: 以布鲁塞尔平均来说,一个房间月租大概350~600欧之间,range很广,价格高低也代表居住的品质、也就是看你能够将就多少,超过500就算偏高了,押金则是1.5~2个月。而我前一个房租575(原价其实是595,因为前一个房客住一个月就退租,因此它把100价差退给我,让我等于每个月租575)、后面住500欧。但即使已经住的那么贵,我的租屋经验其实整体来说还是有很多的不顺心,前面真正住的时间最久的575欧这间来说,我经历了:

1.时间观念奇葩又难沟通的房东

6点来结果超过6点人还没出现、打手机也不接,直到6点半左右才忽然按门铃,这种状况非常多次,我很客气地跟他说请他下次如果会迟到麻烦跟我说一下,他却下巴抬高瞪大眼睛一副我欠他的模样跟我说: 「我说6点来意思是有可能620630640,若你不爽可以自己花钱想办法解决问题」

2.来自巴黎的难相处室友

垃圾分类跟我说连面包袋子也要丢塑胶回收,可是我在当地住更久的朋友说根本没这回事、有些事情明明可以直接用讲的却直接去找房东告状、明明他自己的问题,不爽我就故意在我房门外的厨房大声吹口哨。

3.电脑无法上网、最后半个月床睡得无法心安

快搬走的半个月我的木头床架崩塌,房东却手摸摸 (摸我的棉被)说那没事、木条放上去就好,但它已经松脱无法固定了,根本不能睡,或者说,根本无法睡得心安,有几晚我都是睡得胆战心惊,有一回半夜还是忽然惊醒、紧接著又塌陷。

  虽然住在这期间有很多很无言的经验,但花这么多的钱租这么贵的房间,大多时候还是觉得这个小窝优点还是不少: 不用爬楼梯、有自己的独立卫浴、空间大、生活机能方便(附近走路三分钟有两大超市)…并学会乐观的想: 当初会租下这个房间是一种缘份,既然都租了住了,就去想它好的地方。

  最后要讲的是网路上很少人会讨论的退房事宜: 房子承租、签约是大事,网路上有很多教战攻略、经验分享,却很少有人分享他们的退房经验。当你租一个房子要退房所要处理的眉角其实是一言难尽的,在欧洲正常来说房客退房后会有大概两个月左右的评估期,房东会评估你住的这段期间让它的房子有多少折损、需要花多少钱去修护,评估看要从押金扣多少,有许多人在国外租房押金是没有完全拿回、甚至全数被扣押没收的也不是没有。而这个折损并非你故意去破坏、甚至你也不觉得那会是你的问题,但在欧洲租房的规则就是:「当初这个房子是怎么样租给你的、最后就是得怎么样还给我们」,即使你的房间本身就容易受潮、天花板那么高自然冒出灰尘、受潮发霉,这些都不是借口,你就是得想办法原样原貌地还给人家。最后,我的押金只拿回到了不到2/3。

经历了这次退房,我顿时明白在国外租房押金能够拿回多少,租房的日常保养是很大的关键,剩下的就是运气了,这个运气也包含了你的房东人怎么样。

 

大学毕业第一份工作在比利时

  因为自己不像大部分的人多少在台湾(或其他地方)都有至少一年的正职工作经历再去的比利时,只有学生时期断断续续的打工经验,而离最后一次固定聘雇的打工又是两年多以前的事,我的社会经验说少不少(过去我待过的打工地方也不是才一两个)、说多也没有很多,加上我自认我的社会学习能力比一般人慢很多,因此在布鲁塞尔我虽然很快就找到了免税店销售的工作,但却经历很长的徬徨与适应期。

  我的同事大部分都是台湾人,但是老板与主管是比利时人、跟他们沟通是用英语,而我英语程度普通,可是我的英听非常弱,考多益都是用一些技巧听关键字在猜答案,但真正现实生活与外国人应对,我经常需要听两次才听明白或是还是无法听懂,到了工作上,老板或主管许多次对我发号施令我常常无法立刻反应过来,这个时候都是我内心最糗、最崩溃的时候,同时我也很明显感觉同事们都对我这个总是无法进入状况的新人很无可奈何,总总因素让我上班头一个月每天都笑不出来。

后来有一天我决定直视这个问题,跟我主管以及老板面对面谈了快半小时,那天下午的对谈我至今难忘,气氛没有我原先所想的凝重、他们甚至对我谈笑风生,言词中让我感觉像我考了不及格,老师、父母依然对我说别太放在心上、你已经很棒了,并且相信未来我会进步、更好,谈话结束临走时,经理对我说「dont think too much」听到他在我面前对我说这句话,我顿时有股说不出的舒坦、欣慰。在那之后,我的工作状况也日渐好转,上班心情也明显越带正能量,加上同事其实都天使等级的友善,我有甚么做不对的、心态不正的都当面跟我说,说完也还是对我很好,对这份工作我最珍惜的就是在我不断给他们添麻烦的这段时间,不会刻意排挤、针对我。

这份工作第二优点就是因为事物繁杂,同时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在这里我们这些名为售货员的身分要做的事情除了推销以外其他甚么都要会做: 打价钱上安全扣、清洁扫厕所、处理delivery(处理运货跟签收)、结帐开退税单、拉团、记库存….免税店卖的商品很多样、品牌也不少,不同商品有不同的卖法跟整理方式,来这里上班前我是个超级不识货的土包子,对很多名牌都是很没有概念的,来这工作之后我才开始认识这么多品牌、也开始会去了解欧洲各国旅游伴手礼或必买物有哪些似曾相识的名牌logo。

 

语言是相对加分,但非绝对关键

  相信语言这个关键词是许多对打工度假踌躇不前的人心中最大的障碍。「我英文不好是不是只能在中餐馆端盘子?」「我不会 XX语可以去XX国家打工度假吗?」其实以我过来人的观点来看,这些问题就跟「英文不好可以去出国自助旅行吗?」「不会法文可以去巴黎玩吗?」「不会日文可以去日本玩吗?」这些问题一样「想太多」。当然,有当地语言能力多少都有加分,无论旅游还是打工度假都是,但也没有说你不会讲他们的话就生存不了的道理,重点在你是否有要出发、势在必行的决心,再来就是「运气」了。

  以打工度假来说,再找工作这件事情上,语言能力是加分条件,但非绝对的优势(而且个人认为这世界上其实很多事情不管到哪里,都很难讲、没有说一定怎么样)。在比利时以及其他非英语系开放打工度假的国家,真正会当地语言的”比打人”大概不超过一半,换句话说有很多人是不会当地语言、凭著一股热情傻劲儿而冲的(像是我),但是我观察下来绝大部分的人都待到最后,不但没有中途被打回票,甚至最后签证升级留下来的也不少(转工作签证、同居签证或结婚)。以我自己在那边的工作经验,其实我身边的同事会法文、不会法文的都有,甚至有从小移民来比利时的中国同事。甚至,我也遇到(或听说)有不少之前有学过法文的比打人,包括科班出身,去了那边最后也是在中国人底下做事、或是工作运也没有真的比较好的。用我自己经验看到、听到、遇到的例子,加上跟许多人交换心得后都有个结论: 踏出国门大家的起点其实都差不多。语言能力是很有利的工具,特别是在生活层面: 买东西、处理行政事务等等会很有帮助;但如果你只是去打工度假、短期体验的话,那真的不用太在意语言这件事上,因为比起语言能力,运气很多时候反而比较像是在主导你打工度假顺利与否的那个要素。

 

赚经验胜过赚钱

  虽然老板是比利时人,但我们老板娘是中国人,自然我们的店赚的都是亚洲旅行团客的生意。

  在工作接待团客期间,难免都会被问到我们的”来历”,中国游客普遍第一句是问: 「你是来这里念书唷?来多久了?」 但相比台湾客人,他们其实问完第一句就没有再多问;也许遇到自己人好奇心会更强烈,台湾游客都会问得很细,不乏有直接问我们薪水的。当他们略知我们的收入没有他们想像那么高时,都会露出「蛤?!?这样不够吧」夸张吃惊的反应跟表情,我当下疑惑明明在台湾工作所能存的根本远不及在这里每个月的盈余,为什么他们还认为这样不够(而且我说明明很够他们还要一副不看好的态度问:「但这边生活不是很不方便吗?」)后来同事跟我说,其实很多台湾人他们问这些是带著酸葡萄的心态,想探听我们是不是赚很多钱,如果没有他们预期的那么多就会摆出「哦?其实在国外工作也没甚么了不起的」姿态,很多人也不会去理解「体验生活胜过赚钱」这句话的意义。

  我不确定那些台湾人是否真的如我同事说的见识浅薄,但从那之后每当我同样被问来历、赚多少钱的问题时,我试著用圆融的方式回答,并且试著传达「赚经验胜过赚钱」的理念,希望让更多台湾人可以理解打工度假本质上真正的意义,是去海外体验一段跟台湾不一样的生活型态,并在这段生活与工作经验去发现一样有别于以往的价值观;面对文化冲击,用有别于以往的态度看这个世界所存在的差异。

而有些时候遇到同样问很多来历上的问题,但对方的问法不但不会让我感到冒失,反而是让我能感受到对方给予我踏出舒适圈的勇气肯定时,内心也会有说不出的感动。记得有一次,有位台湾阿姨问我来多久、在这可以待多久、怎么会想要来比利时..等等,最后一直称许「你怎么那么厉害」,同时还跟她身边的女儿说「以后要跟这位姐姐学习、像她这么勇敢」这位客人算是我工作期间难得能留给我美好且深刻印象的客人。我永远记得那天晚上在店里,那位阿姨对我频频的称赞,并现场用我的例子对她女儿鼓励将来也可以出国去打工度假,让我好害羞(笑),但更多的是感动还有荣幸我可以给现在的年轻人、家长,一个「出国打工度假很值得」的典范。

逼自己成长的比利时光

海外游学不管是念书还是打工度假,许多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不会表现在FB、IG上光鲜亮丽的美景美食照片但这段异乡生活绝对能逼自己成长。很多人直到现在聊起我的比利时打工度假仍然会对我说: 你好厉害、你实在是太勇敢了、你真的好独立..。坦白说,其实我没有外界想的那么独立、勇敢,在那边很多时候我都会因为孤单寂寞冷或其他因素的负面情绪在地铁、在自己的房间、在自家阳台上放声大哭。只是我每一回哭完,都是擦干眼泪继续面对明天、迎接下一个天亮;面对生活中不好的经验,也是把这些当作是经验让自己多学一课,比如租房子退房,我从此知道租房日常保养的重要、明白在外租屋的眉角,并且挑选甚么样的屋况适合自己———这些过程都造就今天我比以前更谨慎处事、更淡定面对生活难题。

回想两年前,我没有流利的法语能力、也没有甚么特殊专长,过去也没有其他海外打工度假经历,只是凭著一股勇往直前的热血与家人经济上的支持,把握当下去做我想做的事。最后,我把赚的钱都全部拿去旅游,最后身无分文地回台湾,因此我并没有赚所谓的一大桶金回家;我的比利时光说多采多姿其实也还好,甚至我觉得后来回台湾的一年,在台北的生活比在那边精采多了(但是我发现生活开销也没有比在那里少)但我依然觉得很值得! 从生活到工作的学习、收获,还有一切新奇有趣的所见所闻,让我了解原来台湾这块小小的宝岛之外的世界,存在著很多很多台湾人仍然不知道的事物,同时发现自己其实有无限潜能,而这些事物或潜能是我若没有来这趟打工度假,或许永远不会知道的。

而我想我本身最大的改变,应该就是从一个三餐老是在外的外食族,变成一个可以餐餐自行料理的厨娘、还练就能够卤出一锅美味卤肉的本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