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疗愈犬≠治疗犬!跨越语言被理解 解密你所不知道的治愈犬。(图/与狗相愈 - 疗愈犬心理工作室提供)

▲工作室目前有4只疗愈犬提供服务。(图/与狗相愈-疗愈犬心理工作室提供,下同)

记者阙雁琳/采访报导

身心的病痛除了吃药治病之外,也有许多辅导治疗的方法,其中一项动物辅助治疗是加入动物参与的一种疗愈方式,配合专业人员的引导,让需要帮助的个案获得心灵上的满足、甚至借由与动物的互动甚至能协助病患复健。台湾就有专门提供动辅治疗的工作室,借由疗愈犬作为媒介,再以疗愈师专业的介入,让服务对象得以获得行为和心灵上的改善。►即时接收毛毛军团讯息!快加宠物云Line

「与狗相愈-疗愈犬心理工作室」是一间由4只疗愈犬、2位疗愈师,以及1位生命教育课程讲师所组成的工作室,主要工作是依据服务对象的需求,透过疗愈师设计与运用,疗愈犬以提供陪伴、爱、接纳、信任等心理支持为基础,彼此默契搭配为每个服务对象提供心理专业协助。

请继续往下阅读...

由于工作室疗愈师的专长领域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含括一般生和特殊生,特殊生又以自闭症类群障碍、注意力不足过动症、选择性缄默症、发展迟缓为最多数。工作室会跟不同机构(如学校、非营利组织等)合作,开设动物辅助治疗体验活动,或是特定心理议题的团体。

▲▼专访/疗愈犬≠治疗犬!跨越语言被理解 解密你所不知道的治愈犬。(图/与狗相愈 - 疗愈犬心理工作室提供)

▲工作室有2位疗愈师,以及1位生命教育课程讲师。

工作室创办人吴思颖老师分享个案表示,其实很多时候人与人相处之间,容易因为各种因素出现隐形的隔阂,但动物却不一样,「牠们能做到一些人类所做不到的事情,透过语言以外的管道和我们沟通、对话。非常多个案都跟我们分享,虽然疗愈犬不会讲国语,我们也不会讲狗语,但他们却能透过疗愈犬的眼神,深深感受到被理解,『牠们好像真的听得懂我在说什么』。疗愈犬是很好的听众,因为牠们不插嘴、不评价,提供了人们情绪抒压很好的机会。」

吴思颖老师提到,目前在台推行动辅治疗的困境,由于台湾民众对于动物权的概念并不普及,很多人仍将动物视为附属品,难以理解治疗性动物从中能提供什么样的协助,「有些人则是将动物过度神化,以为只要跟狗玩一玩就能被疗愈,对于动辅治疗的理解过于简化,并想像疗愈犬有什么“特殊魔力”得以疗愈大家」。事实上一点也不神秘,一切都是奠基科学的基础和理论架构上,疗愈师在现场透过心理咨商专业的介入是造成服务对象改变的关键,疗愈师和疗愈犬,两个角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服务对象的改变、社会对动物价值的认同提升,就是我们最大的回馈!」

▲▼专访/疗愈犬≠治疗犬!跨越语言被理解 解密你所不知道的治愈犬。(图/与狗相愈 - 疗愈犬心理工作室提供)

▲许多服务对象透过和疗愈犬的互动,能够透过眼神感受到自己被理解。

疗愈犬个性稳定温和,需要经常与服务对象相处互动,那牠们会不会出现职业倦怠或身体上的负担?吴思颖老师表示,每只疗愈犬工作时数每天最多3小时,一周不超过4天,工作年限以10岁为基准,工作室会依每只狗的生心理状况进行个别评估,并以逐渐减少工作量、选择负担较少的工作等方式渐进式退休。「动物辅助治疗的过程中,除考量服务对象的福利,我们同时也要注重动物福利,透过疗愈师的介入,疗愈犬大部分时间都是相当享受于与人的互动之中的,像是吃吃零食、玩简单才艺、参与孩子伴家家酒的游戏等,因此疗愈犬于工作中的身心压力相对较小。」►ETtoday宠物云有IG了,来追踪我吧!

至于疗愈犬和一般常见的治疗犬有何差别?吴思颖老师则解释,「国外的治疗性动物(犬类)称为therapy dog,在国内依单位不同而有不同的称呼,如狗医生、治疗犬等等,而我们工作室则以疗愈犬作为统称。」治疗犬是透过病患和狗狗互动进行复健,并有动辅治疗师规划课程,饲主也会在一旁协助;疗愈犬主要是由疗愈师领导,透过个案与狗狗的互动,观察个案当时所表现出的情绪,进一步进行心理疗愈,同样是以动物作为媒介,突破原先人与人之间的限制。

►宠物云商城上线啦~满2000送200全馆免运

►我没有迟到,是时间迟到了!

【你可能也想看】

►治疗犬贝利9年助3000名病患! 送女童进手术室「门口坚定守护」

►专业毛孩疗愈病患! 10岁女童接受「动辅治疗」:牠就像我朋友

更多精彩影音:

相关文章